孔子教育思想窥探
2020-04-09黄榕文
黄榕文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纵观孔子几十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贯穿了下面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
孔子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春秋时期,政治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社会各阶层都处于动荡之中。孔子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依靠“志土仁人”们的不懈努力,而要造就一大批“志士仁人”,就必须在办学中坚持将道德培养放在首位,只有那些自身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是实现仁政德治的优秀人才。因此,他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并将德行置于各科之上。
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品行进行教育,培养出各种优秀人才。其中颜渊、仲弓、闵子骞、再伯牛四个学生德行修为最高;从事政治活动的就是冉有与季路两个弟子政绩比较出色;而有宰我和子貢思辨敏捷,擅长言语表达;喜欢研究古代诗词的就有子夏和子游。而专致于学术教育与传承的则有曾参、子夏、澹台灭明、商瞿等。
二、教育对象
在孔子之前的教育大权由官府和贵族所垄断,因此,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就是说学生不论其贫穷或富有,不管其地位的高低,什么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曾说:“不管是什么人,只要送来十条干肉作为入学拜师之礼,我都收他做学生进行教诲。”有教无类的历史意义,在于打破古代封建贵族与平民百姓的出身限制,任何人一律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将教育的对象扩大到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进而扩大了培养人才资源的社会基础,孔子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教育思想,正是他创办学校的初衷。
三、教育内容
孔子在教学的实践中发现,现行教材中的内容不但没有经过认真的加工整理,而且复杂零乱,处处渗透着着荒诞迷信的思想。于是,他对教材的内容作了重大修改,重新研究和整理了大量的古籍文献,选出《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籍,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排除了其中重巫、重祭的宗教鬼神文化的成分,注入了春秋时代人文主义的新精神,作为新的教科书。
到了晚年,孔子废寝忘食的释《易》、作《春秋》,形成了“天下为公”的政治思想,他把这种政治思想注入到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的事业中。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固然包括《诗》、《书》、《礼》、《乐》,但更为重要的则是《易》与《春秋》。孔子办学将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孔子的教育内容与之前的教育内容根本不同的地方。
四、教育方法
1.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水平是有高低的,所以在教育上应区别对待。他说“对于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可以跟他讨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智力水平的人,你就不可以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孔子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很了解。他说:“高柴愚直,曾参鲁钝,子张偏激,子路刚猛。”“颜回的道德学问很优秀,但也常为贫困苦恼。子贡不受命于官,私自经商盈利,可见他对市场行情的猜度多么准确。”
孔子还能根据学生办事风格的差异和对政治理解的不同,给出不一样的答复。如子夏、子路、仲弓、子张都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
孔子教育子夏说:“急于求成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顾及小利同样不能成就大事。”
他对子路就说:“自己先把工作做在百姓之前,然后才使百姓努力劳作。”
他教育仲弓说:“先让办事人员各司其职,原谅他人的小微过失,大胆任用优秀的人才。”
他对子张就说:“居于职位不要厌倦懈怠,实施政令要出于忠心。”
2.启发诱导
孔子认为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他说:“教育学生,不到他力求明白而又没能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的;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的。对他举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我就不再教育他了。”例如孟懿子问孔子怎么做才叫孝,孔子回答“不要违背礼节”。孟懿子没有再问下去,孔子也不往下讲了
后来,孔子又将此事告诉樊迟:“孟懿子问我什么叫孝?我只回答他‘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追问:“怎样做才不违背礼节?”孔子进一步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儿女要按照礼侍奉他们;如果父母去世后,我们就按照礼来安葬他们,按照礼祭祀他们。”孔子是看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给以详细教导。
3.教学相长
孔子主张在教学中师生应共同探讨,以利于师生间促进提高,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
子贡请教孔子:“贫困而不对人阿谀奉承,富贵而不骄傲自大,你觉得这种人怎样?”
孔子说:“做到这样已经算不错的人了。如果进一步做到穷而乐道,富贵而好礼就更优秀了。”
子贡又说:“《诗经》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不是这个道理?”
孔子说:“子贡呀!现在我可以与你探讨《诗经》了,因为告诉你这一层意思,你能进一步领会到另一层意思了。”
当子夏向孔子问《诗经》:“‘美好的笑容真动人啊,眼目的流转真妩媚啊,白净的脸上妆饰得真美丽啊。表达了什么意思?”
孔子回答他说:“就好像在白色的底子涂上色彩。”子夏由此而悟:“就是说礼形成于仁义之后吗?”
孔子很满意子夏的领悟,表扬他说:“你能够理解我的意思,还能举一反三,现在我可以与你一起学习《诗经》了。”
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的意见,孔子就批评说:颜回呀,他对我所讲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他这样对我是没有提高的。
4.师生平等教学民主
孔子主张:“当仁,不让于师。”陈亢想了解孔子对学生与他儿子的教育内容是否相同,就向他儿子孔鲤打听。“你从父亲那儿都学些什么?”“父亲只是教我熟读《诗》和《礼》就没有其他功课了。”知道孔子将自己和他的儿子同等对待,陈亢更加的敬佩老师。
当学生有惰性表现或做出祸害百姓的事时,孔子就会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宰予喜欢在白天睡觉而荒废学业,孔子批评他是“粪土之墙不可杇”“朽木不可雕”,要他振作精神,刻苦学习,追求上进。冉求在为季氏做官时,他搜刮民财,孔子见他损害老百姓,十分气愤地说:“这个人已经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都可打起鼓去声讨他!”
孔子在师生关系上主张民主平等,对学生平易近人,因此赢得学生们对他的敬爱,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师生之间也团结精诚患难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