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与人工的最佳平衡
——解读京都威斯汀都酒店庭院景观设计

2020-04-09

园林 2020年2期
关键词:威斯汀庭园造园

黄 玄

日本酒店庭院是日本园林在现代都市景观的重要应用,其设计理念和空间营造都有着独特的日式园林魅力。文章以著名的京都威斯汀都酒店庭院为例,介绍了酒店内两座被纳入京都文化财产(名胜)名录的庭院——葵殿庭园和佳水园庭园,解读造园手法、赏析四季景致、探索精细化管理体系,以此来分析日本山地宾馆景观如何将自然山林与都市生活相融合。这有助于对园林中“自然”与“人工”两种关系的认知,避免将两者割裂开来,从而打造因地制宜、巧夺天工、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作品,取得“人工”与“自然”的最佳平衡。

日本园林;酒店景观;庭院设计;造园手法

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颇深,它们一脉相承,却又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常有人将中日园林进行比较,认为日本园林是“自然中的人工”,中国园林是“人工中的自然”[1],这种高度概括的结论在许多中日园林的案例中都能证实,但仅以此描述中日园林未免有失偏颇,京都威斯汀都酒店的庭院就将两个特性巧妙结合,体现了园林中“自然”与“人工”的绝妙关系。

1. 位于京都华顶山的京都威斯汀都酒店( 图片来源:京都威斯汀都酒店官网)

2. 佳水园庭院入口

威斯汀都酒店(The Westin Miyako Kyoto)位于京都东山片区、南禅寺附近、华顶山后山腰上,拥有12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最能代表京都的酒店之一,包括英国女王、王子等众多名士及国宾级人物都曾下榻于此(图1),可一览京都市内外景色的地理位置,是著名建筑家村野藤吾设计建造的饭店。其比酒店历史更悠久的日式庭院在如今发达而竞争激烈的京都旅游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里不仅是一个单纯的酒店设施,还是京都市的古迹名胜。而酒店中与华顶山山林紧密相连的两座京都市市级名胜庭园,更是在沉淀了百年之后历久弥新,让每位入住的旅客,都能透过这古朴的庭院揭开京都的神秘面纱,一睹“千年古都”的芳容。

1 传承——都酒店庭院的历史

京都威斯汀都酒店(简称都酒店)于明治23年(1890年)诞生,前身是为配合天皇等贵宾出席的琵琶湖疏水竣工会而开园的“吉水园”。都酒店保留了若干个古典庭园,其中以两座备受业内人士赞誉的、被纳入京都文化财产(名胜)名录的庭院——葵殿庭园、佳水园庭园最为著名。在经历过岁月的洗礼之后,两座百年庭院仍能焕发光彩,并反映出日本最高造园水平,这离不开两代造园大师的鬼斧神工与一个家族企业的工匠传承。

1.1 两代造园大师的鬼斧神工

葵殿庭园、佳水园庭园分别出自第七代小川治兵卫及其儿子——小川保太郎(白杨)之手。第七代小川治兵卫(1860~1933年),人们也称他为“植治”,是日本明治时期最伟大的造园师之一,他在造园方面拥有深厚的造诣,东京的旧古河邸庭园、大阪的庆泽园和京都的平安神宫、无邻庵庭园等国家指定名胜都是他的代表作[2],对后来池泉庭园影响颇深。由植治担当设计的葵殿庭园建造始于昭和8年(1933年),造园工作直到植治逝世前夕都还在进行,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作品。佳水园庭园建造于大正15年(1926年),由第七代植治的儿子——小川保太郎(白杨)设计建造。白杨擅长于石造品的配置、置石等庭园中的石景创作,佳水园庭院在继承了植治技术的同时,又洋溢着与其不同的白杨式庭园风格。可惜的是,白杨英年早逝于庭园建成的昭和元年(1926年)。两座庭院汇集了两代人高超的造园技艺,同时也陪他们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因此更具有纪念意义。

1.2 一个家族企业的工匠传承

“日本庭院是没有完成时间的,因为庭园是有生命的。作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时刻变化着的生命体——庭园,我们会将它的美不断培育下去。为了永远的平和,匠人的精神力与技艺的磨练也是永远的。”

以上一段话摘自“植彌加藤造园株式会社”的经营理念,该公司创业于嘉永元年(1848年)。自第一代(今第八代)的加藤吉兵卫担任大本山南禅寺的御用庭师以来,一直在京都洛东的鹿谷一带从事造园工作,以“让传统的造园技法代代相传、开拓创新”为使命。公司自平成25年(2013年)起,以保持都酒店庭园原风貌为目的,进行了包含筑山、园路等方面的庭园整体性修理,并从事庭院的养护打理工作。

日本属于灾害多发国家,植彌加藤公司运用传统技法对寺院庭院、别庄庭院、公共庭院进行修缮及养护管理,参与神社、寺院的镇守林的灾后复旧、养护等工作。南禅寺、无邻庵、对龙山庄等日本全国重点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是他们所养护的庭院。一家拥有170年历史的企业,养护着两座120年的庭院,应该没什么比这更能体现日本园林的匠心与传承了,真正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正因有了他们的努力,都酒店的庭院才能在一个世纪之后仍以最佳状态展示在游人面前。

2 自然中的人工——葵殿庭院

2.1 庭院与山林的完美结合

京都威斯汀都酒店位于华顶山后山腰上,可俯瞰京都古城,饱览这座日本迷人古都的壮美景观;而都酒店仿佛从大山里“长”出来的一般,与郁郁葱葱的山林融为一体,这样的山地宾馆营造无疑是对设计师的一次考验,要处理好自然山林与都市生活的关系实属不易。

葵殿庭院位于酒店南侧的山林之间,是一座由三段瀑布构成的雄伟回游式庭院,像是嵌在山林里的一颗明珠,不由心生向往。从山腰处拾级而上,漫步园中,徜徉山间,可静静享受自然的清新与惬意。沿着曲折的山路向上走,隐约听到瀑布落水的声音;一阵微风袭来,带着流水与泥土的味道,三座形态各异的瀑布就展现在眼前,欣喜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纯粹的自然景象,让人仿佛忘了自己还身处都市酒店里。

2.2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植治建造庭院的特点是把握自然风景主义的动向,并将典型的传统技法融入其中[3],能够很好地处理瀑布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使之和谐。植治将葵殿庭院中的水景与自然山地紧密结合,借自然之势,从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引水入园,利用山势高差做成形态奔放的瀑布、潺潺流动的跌水、静谧平和的泉池,营造出多样的水声环境,将各种形态的“水”演绎得恰如其分,相似的手法在他另一作品——无邻庵庭园中也有所体现[4]。植治将原始尺度的自然风景在庭院内予以了再现,庭院内的视觉与听觉空间的尺度得以一致,可以更为自然地享受声音所带来的愉悦。

通过叠石控制水势,在水池中设计堆砌层次分明的石头,漂亮的条纹石、迷人的小石桥都很有分寸地布置于庭院中。庭院中一点点的“人工的痕迹”也被“藏”得很好,如在山路边,有一处用竹子围成的“矮盒子”,里面铺面卵石,原是用来遮挡窨井盖之用;一些竹木材料的坐凳、形似竹子的扶手、竹与树枝扎成的挡墙,都与这自然山林融为一体,没有一处让人感觉突兀。

葵殿庭院将自然中的“人工感”降到最低,三座瀑布给人一种大自然鬼斧所为的错觉,与《园冶》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念不谋而合,它虽然只是一个小空间,但是内含着联系京都与滋贺的广阔风景,表达了日本民族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美学观,虽身在都市之中,但却对自然充满向往,将都市生活融入山地林间,这也是现代人内心的渴望。

3 人工中的自然——佳水园庭院

3.1 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

佳水园庭院作为日式独栋客房附属庭院,位于酒店北侧的山腰平地上(图2)。佳水园庭院的入口是一扇被青苔覆盖的古朴房门,踏上充满岁月感的石台阶,映入眼帘的是右侧巨大的裸露岩石,让人惊叹之余不由得想,这巨石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所为?佳水园庭院以古建围合下的大面积砂石、草坪为主体,只有这块山岩自原场地保留下来,成为庭院中心主景观。设计师用植物、流水巧妙地在山石上作画,凿岩引水(图3),相地栽树。看那山涧旁的五针松,好似黄山上的迎客松一般,欢迎着游客们的到来。整座山体采用日本园林的缩景手法,特意选择了尺度较小的植物,利用近大远小的原理,起到拉长视觉景深的作用,类似的做法在日本足立美术馆的白砂青松庭也能看到;山体遵循“高远”的画理,适当留白,有悬崖峭壁,也有山谷沟壑,阳光下峰石肌理分明,远远望去像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图4)。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有“日本庭院第一”称号的足立美术馆庭园,该庭园秉承的“庭园就是一幅画”的创园理念与佳水园的“中国山水画”不谋而合,以借景的方式将真山水借入园中,使整个庭园虽然看起来小巧玲珑,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5]。

这样将自然的真山作为园子主体在日本园林中是较为少见的,佳水园庭院完美保留、展现了自然山石之美,并将坐观式园林与回游式园林相结合,游人既可以坐在建筑里静静欣赏园内风景,也可以沿着汀步走近山岩(图5),一探造园师的鬼斧神工。细细观赏这幅“立体山水画”,每次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造园师白杨最擅长庭园中的石景创作,可以想象他当初在看到这样一块天然“宝石”时内心的激动之情:在岩石中部凿出一条蜿蜒的凹槽,引山上之水,形成细流,经过嶙峋山石,流到岩石脚下“铺”好的“河床”中,“河流”蜿蜒向下,深远悠长,让人看不到尽头(图6);将大山大水微缩成景,细腻的流水与硬朗的石块看似“性格迥异”,实则互为衬托、最是般配;再通过锦绣杜鹃、映山红、五针松、黑松、苔藓、蕨类等不同植物柔化山体表面,模仿自然岩壁景观,丰富石体色彩,使其更具层次感。

3. 凿岩形成的山涧成为山体的点睛之笔(林小峰 摄)

4. 佳水园庭院巨石主景观像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林小峰 摄)

3.2 用人工手法营造自然意境

日本园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质是吸引人的第一印象,而真正打动内心的还要数它的极致做工与工匠精神。白杨用出神入化的园林技法将山石融入人工庭院中,营造出潇洒、恬静的自然景观意境。庭院一侧有一棵高约8 m、冠幅直径约10 m的鸡爪槭,春季青翠欲滴,秋季红艳满树,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有一种纯粹之美。这样的鸡爪槭在日本园林中经常可以见到,需要精心养护、用心修剪才能形成这样的美景。透过起居室洁净的落地玻璃可清晰观赏园内景色,巨石在光影的勾勒下,巍峨挺拔,山石上的客房也成为画面中的一景,给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联想(图7);起居室外还伸展出一个木平台,可看作简易的广缘或月见台,坐在这里,听风铃叮咚,赏四时美景,是繁忙都市生活与自在山石流水的对话,好不惬意!此情此景,表达了设计师对景物的深切感悟与再现能力,是能走进每位赏景人心里的桃花源。

1959年庭院中心复制了京都古刹醍醐寺三宝院里的白砂图案,改造仍强调庭院中心的巨石,只是在场地中增加了形状酷似日本清酒瓶子和瓶盖的微型草坡,颇具现代感,赋予岩石中的流水一个新“源头”,仿佛是酒瓶子打翻了而流出,而砂石、草坡也为园子增添了一层枯山水的园林色彩。佳水园将此酒瓶形态抽象成它特有的标志图案,这个图样在佳水园入口、佳水园客房的钥匙牌,甚至入户地毯上都能看到,而图样上的“佳水园”三个字是由醍醐寺的住持大师麻生文雄所提。当旅客拿到这样的钥匙牌,住进这样古色古香的客房,欣赏着窗外的庭院美景时,日式园林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对他产生影响。

4 结语

京都威斯汀都酒店的庭院虽咫尺天地,但意味无穷,能够让每位下榻于此的旅客感受到古城京都的文化与友好。庭院巧于因借,善于收纳远山近水,小中见大,将自然山林与都市生活相融合,在此能尽享春季的樱花、夏季的杜鹃、秋季的槭树、冬季的雪景,是日本山地宾馆景观的典型。

5. 佳水园庭院的汀步伸向山体主景(林小峰 摄)

6. 具有深远意境的溪流端景

7.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林小峰 摄)

园林,又被称为第二自然,是“人工”与“自然”有机结合的产物。都酒店的两座庭院分别根据自身所处位置,打造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一座是依山引水的自然山林回游式庭院,一座是借石入园的人工造景观赏式客房别院,两者都将“人工”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可见在设计或品评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大可不必将两种手法割裂开来,不必拘泥于七分“人工”三分“自然”或六分“自然”四分“人工”的比例划分,应以场地现状为依托,因地制宜,“佳则收之,俗则屏之”,最终取得“人工”与“自然”的最佳平衡。

猜你喜欢

威斯汀庭园造园
壹 造园·纳瑞集祥
里巷庭园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威斯汀花漾樱花下午茶 愉悦倾满心底 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
日本庭园的物象与心境
剧本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在威斯汀,找寻年夜饭的味道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