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然哲学观理念下的日本度假酒店庭院设计
——以广岛神石高原酒店之东林苑为例

2020-04-09

园林 2020年2期
关键词:哲学观茶室园林

黄 欢

东晋以来,以“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原则为特征的自然哲学流派在日本经过将近两千年的吸收、融合,创新成为独具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的园林风格。在现今的酒店景观打造上,依然坚守传统文化,将自然主义园林流派中对自然美的膜拜应用到极致。本文以神石高原酒店的内庭东林苑为例,从庭院选址、酒店主体的外向性、“一池三山”的格局、建筑理念、植物造景等方面阐述了自然哲学观对日本园林的影响。

度假酒店;庭院;自然哲学;自然主义园林

1 酒店的起源及度假酒店的特征

酒店Hotel一词来源于法语,原意是指贵族在乡间招待贵宾的别墅。酒店的发展沿革在经历了产生于18世纪前的客栈时期、19世纪初的豪华酒店时期、20世纪初至二战期间的商业酒店时期以及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酒店时期后,现如今随着黄金旅游世纪的到来,度假酒店开始成为旅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度假酒店,顾名思义是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要对象,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及游玩等多种服务功能的酒店[1]。与一般的城市酒店不同,度假酒店大多建在滨海、山野、森林、峡谷、乡村、湖泊、温泉等风景区附近,向游客传递当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因此,因地制宜地营造场地环境、打造有主题脉络的度假氛围,尊重自然、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传承文化与传统园林相结合是度假酒店景观打造的重点。

1. 广岛神石高原酒店

2. 客房与庭园由小山丘阻隔

2 自然哲学观及对日本园林的影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自然哲学是指人类思考所面对的自然界而形成的哲学思想。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

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观中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在自然主义园林流派中表现为“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观、“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

日本园林起源于中国,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古老、持续最久的园林设计传统,其自然写意山水园林的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2]。东晋以来,儒学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天人合一”,使得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于自然,这种以“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原则为特征的自然哲学流派奠定了自然写意山水园林的基础,开创了融意境、韵味和自然于一体的园林艺术,并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空间美学意识,对后世江南园林以及日本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儒家典籍在应神天皇十六年(285年、西晋)经由朝鲜百济传入日本,随后佛教、禅宗等文化也相继引入,及至明治时期和近现代,日本更是把禅宗文化发扬到了极致。在造园艺术上,相继兴起的汉代“一池三山”、唐宋山水园以及枯山水庭、茶庭都是基于自然哲学思想的自然主义园林流派,这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且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受此地理环境影响,整个日本民族自古崇尚“物哀、凝固、枯寂之美”。自然主义园林流派在日本经过将近两千年的吸收、融合,尤其是受儒家中庸之道与《易经》中“天人合一”思想影响,将池泉园、枯山水、茶庭等园林形式进一步结合在一起[3],创新成为独具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的园林风格。

3 日本的酒店园林

日本的酒店园林形成初期受欧美影响至深,但是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到极致的国家,尤其是园林文化,其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即使是在商业高度发达的现代,尽管国土面积狭小,很多酒店在园林景观打造上依旧坚守传统文化,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将日式园林美学中对自然美的膜拜应用到极致。神石高原酒店之东林苑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

4 自然哲学观在东林苑的应用

东林苑即是隐藏在广岛神石高原酒店内庭中的庭园,属于度假酒店庭院。位于广岛县神石町海拔600 m高原之上的神石高原酒店(图1)隶属于日本常石造船集团公司,以前是作为集团公司对员工的福利机构和以企业研修为主的附属机构,2017年才开始对外营业,因此各大酒店预订平台的点击率并不高,在流量经济时代可以说是默默无闻。也正是因为养在深闺人不识,笔者前后两次入住考察,都得到了酒店贵宾级别的待遇,尤其是第二次造访,酒店特别安排了园艺匠人进行详细讲解,并将四座茶室悉数开放供参观交流,才有缘得见除非重大活动才会开放的三笑轩和远山庵内部。

3. 一座绝美的日式园林藏于高坡之下

4. 从双忘亭俯瞰全园

4.1 自然哲学观体现在东林苑选址上

酒店内的日本庭园“东林苑”是著名造园师中根金作的作品。酒店主楼建在西侧地势高处,客房全部面向东、西方向,与庭园由小型的山丘阻隔(图2),保证了客房的相对宁静和私密以及清晨、黄昏的绝美景致。酒店南侧的花园餐厅,落地玻璃窗朝向西面的四国和濑户内海,户外也细心设置了可供欣赏夕阳和濑户内海的座椅,这就使得外在环境成为设计的主体和主要观赏对象,而本该作为主体的酒店建筑本身则退居其次成为载体[4]。

如非特别指引,住客也绝不会想到,高坡之下还藏着一座绝美的日式园林(图3),这也是整个酒店景观设计的精妙之处。

东林苑以山阳道连绵起伏的群山为背景,极好地隐藏在低处的谷地之中。园内地势北高南低,占地面积33万 m2,北面“双忘亭”占据制高点,可俯瞰全园(图4),南面人工湖的水源来自天然雨水和自来水补给,使用自循环净化系统保持水质,这是中根金作三十年前的作品。园内包括“双忘亭”在内的四栋茶室,重现了日本茶道各流派的特色,由日本茶室宗师及著名建筑家中村昌生监督修建。从造园风格上来说,东林苑是池泉园、筑山庭、茶庭、文人园等多种风格的综合体。

4.2 自然哲学观体现在总体格局上

日本园林深受中国汉唐文化浸染,东林苑也不例外,园内“一池三山”的格局便是受中国汉代仙境传说的影响,南侧人工湖起名为“西湖”,湖上三岛分别为蓬莱、方丈、瀛洲,就连湖边的堤坝也命名为西湖堤(图5)。园内一十八景皆有出处,虎溪瀑、三笑轩、修静桥、渊明桥、瑟远桥、虎溪桥、庐山,皆是围绕“虎溪三笑”的佛门传说而得。说的是庐山东林寺主持慧远大师潜心研究佛法,立誓“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访,三人谈得投机,慧远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直到后山的老虎发出吼叫,三人才相视大笑而别。这个“虎溪三笑”的故事,反映了儒、释、道三家相互交融的一面,为历代名士所欣赏,被中根金作先生拿来造园,也是深刻反映了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造诣之深。“指心水”则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指心恋母”的典故。而茶室建筑内造型迥异的窗洞,更是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框景手法如出一辙。

4.3 自然哲学观体现在建筑小品上

园内四座建筑皆为茶室,风格同为体现自然至上的建筑理念的草庵风式,但形态迥异,屋顶材质也不尽相同,且各自有茶庭围合,重现了日本茶道各流派的特色:“远山庵”仿建了千家流派的“今日庵”,并将“又隐席”复原重建;“双忘亭”复原修建了小掘远州的“锁之间”及松花堂内的“闲云轩”;“三笑轩”内的“猿面席”则是战国时代武士织田家居城清州城内原有茶室的一部分迁移并加以改建而来的织布流派。

自然哲学理念所追求的纯粹极简之美和神道教中崇尚自然的单纯形态一脉相承,这在四座茶室中也可见一斑。四座建筑中面积最大的秀岺轩占地百余平方米,横亘于园子入口一侧,门外自然质朴的条石铺地,一株垂枝老樱作为对景,门两侧以竹为篱,清晨的光线可以恰到好处地透过根根竹篱间隙洒落地板,构成美妙的光影铺地(图6)。内部设有茶室和宴会厅对外开放,尽管如此,为了让客人更好地体验茶道,室内遵循传统、无一应多余之物,就连空调也是隐蔽地设于泥墙之内。

园东南侧的远山庵,出自禅语“远山无限碧沉沉”。形容一望无际的山峦被层层绿色覆盖,身临此景,可感受与天地合一的忘我境界。所在的茶庭质朴自然,庭院内无一株开花植物,而是使用常绿灌木和苔藓代表无色、“静寂”之美,拙朴的踏脚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地上的矮松和灌木暗示茂密森林,手洗钵由整块天然石料打凿而成、联想清冽山泉,厚重的织布灯笼表达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围,竹篱制作的矮墙与外界隔绝使构图达到纯粹的视觉效果,更加使得东林苑成为一座沉浸在幽静自然中的禅意栖居圣地(图7)。踏脚石按照客人进入茶室的动线排布,一端经由厕所、手洗钵到达茶室内室,而另一端则延伸至切换空间的茅葺房顶门,分叉处则由绳索绑扎起来的石块摆放于此,叫做“止步石”,提示客人洗手净身之后进入茶室便不能再走回头路,这也是日本人富有义理精神的严格自律的秩序观念。

“双忘”位于园内至高处,亦是出自禅语“心境双忘,乃是真法”。意指在生死、善恶之中抛却凡尘俗事,达到忘我境界。双忘亭建筑采用部分挑空的设计形式,寓意建筑临崖而建,体现了设计师的别具匠心(图8)。内部使用原木素色和自然纹理,没有任何涂料,除榻榻米、泥墙和用于借室外之景的窗洞,空无一物。于双忘亭内外,或立或坐,无论是静观西湖,还是畅想旧时于“锁之间”饮茶看书,确有让人进入无我境界的意境,就连轩内的一扇窗,框出的一抹红都有无限遐想。

园内三岛由四座桥(图9)连接,造型迥异、跨岛驾溪,可赏景,亦自成景,同时象征心境。修静是朴素的土桥;瑟远与渊明一拱一平,作为推进视线前行的焦点,使用木桥造景;虎溪则为料石造石桥,架于山涧,水流湍急,表现山中深景。

4.4 自然哲学观体现在植物造景上

5. 一池三山的布局

6. 秀岺轩

7. 远山庵所在的茶庭

8. 双忘亭

9. 园内三岛的四座桥

10. 指心水

11. 主楼内杜鹃盛开的白砂石庭

日本民族自古崇拜自然,奉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灵,“爱草木,喜自然”的自然观一直贯穿日本人的生活[3]。东林苑内“一池三山”的自然山水园格局与日本人的自然哲学观紧密相连,园内自然味浓郁,植物造景是园内的主要元素,建筑只是作为点缀且相距甚远,铺地也没有中国现代园林中复杂考究的各种铺装材料,除进出茶庭处有些自然汀步和条石,基本都是渗水的碎石、道渣,隐蔽处的散策道则长满苔藓。园内植物多以自然形态为主,少许点缀人工造型的黑松、杜鹃。秋天,指心水(图10)任由红叶铺满,带着落寞的寂寥,美得叫人心碎。溪边林缘,大吴风草的翠和满地落红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初夏时分的东林苑,绿水青山常在,满园杜鹃花红遍野灿烂。之前湮没在一众秋色中的四照花开出满树轻盈洁白的花朵,主楼所在的白砂石庭(图11),也因着如花毯般的杜鹃盛放而不再那么的寂寥。正如日本禅僧大师枡野俊明所说的:“庭园是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居地。作庭即修行,步步是道场”[5]。

5 结语

日本园林受自然哲学观的影响来源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无一不是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中长期摸索、发展形成的。代表日本小说创作最巅峰的平安时代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创造了日式浪漫的“物哀”思想,表现之一“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叶渭渠),这也是现代日本度假酒店庭院设计中把对自然美的膜拜应用到极致的精神特质,且无法复制。世界大同化的今天,度假酒店庭院设计如何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并蓄的演化和创新,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和场景需求的作品,是园林工作者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哲学观茶室园林
清代园林初探
息心茶室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超越之维——从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的比较谈起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阐释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