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应用与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策略研究

2020-04-08陈园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4期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优化

陈园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量向质转变,追求更高品质的农产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生活采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也为农产品电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商品化率不足、物流成本高,优质农产品无法送到更多人的餐桌上。在信息技术应用下,如何从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着手,打造高效、先进的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实现信息流、资金链、物流深度融合,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信息技术应用与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策略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产品;电商;优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4.081

[中图分类号]F323.7;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4-0-02

1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

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农产品由农田到餐桌的过程,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主要由农户、农产品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构成,整个供应链环节复杂,涉及单个主体多,使农产品流通效率低,结合农产品易腐烂、不便于运输的特点,低效的流通率会造成农产品大量额外损耗,从而增加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不利于优化农产品供应链。

1.1   经营模式单一,标准化程度低

在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地大部分在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主体以家庭农户或者小型农场为主。生产主体的市场经营理念单一,电商意识淡薄,不易形成规模化生产和管理的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单一的经营模式不利于突出农产品特色,只能满足终端消费者食用的需求,难以形成农产品与销售者之间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而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受到生产规模和经营模式的限制,无法实现品牌化、标准化,不能达到电子商务的采购、运输、销售标准,导致大部分具有地域性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无法在电商平台上“合规”销售,只能经过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转包,进而使特色农产品品质下降,无法发挥农产品的本身价值。

1.2   供应链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化程度低

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传递尤为重要。信息通畅能够提高供应链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程度低,建设缓慢,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企业不能做到信息共享,且农产品从生产到配送的诸多环节中,只有节点的上、下游企业能够获取信息,这样一来,导致供应链中企业信息不对称,极易出现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现象,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损耗成本、运输成本。另外,企业信息流通问题会在终端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使生产方无法获取真实的市场反馈,生产方不能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难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可能因为供应链中的其他问题导致优质产品得不到预期的市场反馈,进而使供应链企业不能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让农产品滞留在生产基地。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度低

在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上,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没有纳入法律范畴,对农产品的品质划分没有做到细分化,人们倡导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没有明确的鉴定标准,这样导致市场中的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度低,导致农产品电商需要投入大量的宣传费用,以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认知,进而提高优质农产品销量,促进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不断优化。

1.4   冷链物流设施不足、物流发展存在障碍

农产品具有保存时间短、储存难度大的特点,长距离的运输对冷链物流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果蔬、奶制品、肉制品和水产品等领域。不同类型农产品对储存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对物流运输的环境要求也有所区别,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普遍不足,电商农产品主要采用自营式运输方式,而为中小电商企业和农户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导致农产品网销困难。我国冷链物流运输大多依靠车辆运输,而这些车辆大部分来自海运冷藏集装箱,制冷技术和工艺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电商零售农产品的运输需求,缺乏专业的制冷车厢技术和温控设施,无法为容易腐坏、保鲜期短的农产品提供很好的保障。在冷库建设方面,我国的冷库建设不均衡,在东部发达地区的省份,冷库已接近饱和,冷库资源一定程度上供大于求;而在中西部地区,冷库数量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供不应求,导致电商农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限制了电商农产品供应链发展。

2     信息技术应用与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策略

2.1   优化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准时、高效地将高品质的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需要相关电商企业在生产端制定农产品规模化的生产、加工、包装管理体系,在运输端构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在终端构建客商服务体系,并利用信息技术将这3个体系进行完美融合,以形成完善的电商农产品供应链。在生产端,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建立农业生产标准,结合农产品的种植情况、克重、品种、外观等细分量化,制定清晰的等级划分,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每批次产品进行追踪溯源处理,从农产品源头入手,提升产品的标准化,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产品质量。在物流运输端,实行“防损耗”“保时效”的措施,利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把握不同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搬运要求,让农产品在最合适的环境中运输、配送,保障农产品在运输中的新鲜度,降低不必要的运输损耗;根据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共享性,时刻跟踪农产品运输轨迹,有效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从而保障农产品配送时效。在终端,综合收集处理农产品生产、销售、配送、市场反馈、客户体验度等数据,其中,客户体验度主要集中在生鲜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售后体验、配送时效性、性价比方面。通过消费者服务体验能够判断不同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和流通性,再结合农产品生产、配送、销售等信息,利用大數据信息技术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便于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及时查漏补缺,完善供应链运作体系,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生产和销售计划,避免出现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现象。

2.2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营销模式

电商农产品能够快速抢占实体经济份额,除了价格优势,更重要的是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性更容易制造传播热点,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农产品的地域优势和特色,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构建动态监控体系,让消费者走入农产品原产地,切实看到农产品从种植到生产的各个阶段,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打消消费者的购买顾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直播功能,针对应季农产品,在田园进行农产品直播销售,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程度和购买体验度。此外,针对高端消费者,可以构建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使消费者在手机APP实现全程监控,打造无化肥、无污染的高端农产品营销模式,从种植到配送实现全程跟踪,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农产品需求。

2.3   建设农产品冷链网络体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产品信息的透明化、溯源化逐渐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另外,网络体系的逐渐完善让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越来越透明,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农产品的动态监控成为可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开心”。想要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网络体系,一方面,要打破农产品冷链网络的瓶颈,延展到各个特色农产品产地。结合不同区域农产品的产量、产值、产品特殊性,针对性地建设区域配送中心,形成相对集中的网络体系,加快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冷链物流速度。另外,加强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与现代电商平台冷链物流的融合,弥补断层,形成无缝衔接的冷链网络。

3     结 语

目前,我国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我国农产品电商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完善供应链体系,更新管理模式,让电商农产品供应链向系统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熊政力.农村电商物流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思考[J].科技风,2020(18):141-142.

[2]郭秀花.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用户行为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6):98-99.

[3]刘遗志.实现农产品产销供应链健康稳定持续发展[N].贵州日报,2020-06-17.

[4]林莉.互联网时代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20(6):139-141.

[5]王宏智,隋大伟.“互联网+”下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0):36-38.

[6]冷霄汉,戴安然.关系和信任:电商主导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研究

[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15-124.

[7]杨旭,李竣.信息技术应用与生鲜电商供应链优化:基于县域生鲜电商配送案例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20(5):121-128.

[8]王法.電子商务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8):33-34.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电商优化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商下乡潮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