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外的春天

2020-04-08梁容若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春风

梁容若

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哪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田鼠、黄羊,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喧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草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气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美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珍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呼和浩特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粗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原野里到处是栽山药(马铃薯)、种油麦、浇青菜的人。太阳越来越有力量,接近中午,晒得人汗津津的,大家把白板皮短袄一脱,就赤体当阳,充分吸收一下紫外线。不是“早穿皮袄午穿纱”,乃是不折不扣的“太阳当衣天当瓦”。

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的,胖油油的,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獸率舞”。

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呼和浩特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退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我愿借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海晏河清,万家腾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选自《深山书简》,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有删改)

本文描写了塞外春天迷人的景色。作者以春天给万事万物带来的变化写开来,紧紧围绕对塞外春天的歌颂,将生机盎然的画面展现给大家。

文章第三段描写的是黄河解冻的壮观场面。作者抓住解冻时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典型画面—大大小小的冰凌堆成冰坝、黄水中金色鲤鱼跳跃、彻底解冻后的岸边无数船儿等着下河,刻画出解冻时的气势。文中运用排比和比拟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塞外“嬉春图”。作者连续用了十几个“有的”句式,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牛羊驼马们像人一样“散步”“说家常”,角色上还有“正生”“丑角”的分配,其中“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把动物们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猜你喜欢

春风
春风吹
你看见春风了吗
春风画画
春风将送你们归来
春风沉醉的夜晚
春风早知道
春风
画春风
我眼中的春风
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