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淮地区弱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2020-04-08松家余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性生育期农艺性状

松家余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稻茬麦品种,特进行了12个弱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豪麦13、宁麦24、浩麦1号、扬25、苏麦10号、扬麦13抗性优良,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可在江淮稻茬麦区扩大示范种植,逐步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弱筋小麦;生育期;抗性;农艺性状;产量;江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4-002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江淮稻茬麦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但单产年度间差异较大。为了及时准确地筛选出适合稻茬麦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于2018—2019年引进并开展部分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徐集村某种植大户责任田进行,试验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16°19′42″、北纬31°39′58″,海拔41.76 m,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中籼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12个,分别为宁麦24、苏麦10、皖麦606、乐麦608、浩麦1号、豪麦13、扬麦13、徽麦101、皖垦麦076、扬辐麦5号、扬麦25、扬麦20。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2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扬麦20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3.34 m2。重复间预留走道40 cm。

1.4    试验过程

播前施用45%小麦专用肥(15-15-15)400 kg/hm2作基肥,2018年11月1日播种,基本苗300万株/hm2,播后芽前用丁草胺3 kg/hm2兑水750 kg/hm2喷施封闭除草。12月13日中耕培土1次。2019年2月15日追施尿素75 kg/hm2,2月17日用阔莠克0.9 kg/hm2兑水750 kg/hm2喷施防治小麦阔叶杂草[1]。3月8日清沟1次。4月20日用80%多菌灵粉剂3.0 kg/hm2+蚜虫净1.5 kg/hm2兑水750 kg/hm2喷施预防小麦赤霉病及小麦蚜虫。4月25日喷施1%磷酸二氢钾溶液预防干热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1.5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201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雨水偏少、土壤墒情利于小麦播种出苗;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温度较适宜,土壤湿度适中;2019年1月中旬至3月初出现了连续阴雨天气,土壤湿度大,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稻茬麦出现了叶片黄化现象;3月中旬至小麦成熟降雨偏少,土壤湿度低,小麦灌浆结实生长加快;赤霉病总体上轻发或零星发生[2-3]。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知,参试小麦品种生育期变幅为203~212 d,皖垦麦076、乐麦608、皖麦606表现较迟熟,其余表现早中熟。

2.2    抗性

从表1可知,2018—2019年度参试品种未发生倒伏;未发生明显冻害;小麦病虫害属轻发年份,发病率低,严重度较低,但品种间赤霉病、纹枯病发生存在一定差异,豪麦13、宁麦24、浩麦1号、扬麦25、苏麦10号等赤霉病表现轻发或零星发生;皖垦麦076、乐麦608表现中等发生。

2.3    主要農艺性状

从表2可知,有效穗数以乐麦608、扬麦20最少,为450.0万穗/hm2,苏麦10号最多,达到547.5万穗/hm2。穗粒数宁麦24、扬辐麦5号较多,分别为39.2、39.4粒;皖垦麦076、乐麦608较少,分别为34.6、35.5粒。千粒重扬辐麦5号最重,为41.5 g;乐麦608、皖垦麦076较轻,分别为38.6、38.7 g。株高宁麦24较矮,为80.4 cm;扬辐麦5号、浩麦1号较高,分别为90.5、91.2 cm。

2.4    产量

从表2可知,小麦品种产量变幅为5 457.3~6 506.7 kg/hm2,经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极差法(LSR-SSR)测验[4-5],品种间存在差异。有7个品种较CK增产,增幅5.21%~10.29%,豪麦13增幅最大,乐麦608产量最低。在α=0.05水平下,豪麦13、宁麦24、浩麦1号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扬麦13、苏麦10号、扬麦25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在α=0.01水平下,扬麦25、浩麦1号、宁麦24、豪麦13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苏麦10号、扬麦13、扬辐麦5号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3    品种简述

(1)豪麦13。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2016年皖审,品种春性,产量6 506.7 kg/h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10.29%,有效穗535.3万穗/hm2,穗粒数37.6粒,千粒重40.3 g,株高85.5 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4 d,较对照早4 d,赤霉病零星发生,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2)宁麦2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2015年皖审,品种春性,产量6 454.3.3 kg/h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9.40%,有效穗540.0万穗/hm2,穗粒数39.2粒,千粒重39.7 g,株高80.8 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5 d,较对照早3 d,赤霉病零星发生,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3)浩麦1号。福建超大现代种业有限公司选育,2013年国审,品种春性,产量6 409.3 kg/h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8.64%,有效穗495.0万穗/hm2,穗粒数38.4粒,千粒重40.5 g,株高91.2 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3 d,较对照早5 d,赤霉病零星发生,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4)扬麦25。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16年国审,品种春性,产量6 349.3 kg/h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7.62%,有效穗515.5万穗/hm2,穗粒数37.7粒,千粒重39.2 g,株高87.4 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4 d,较对照早4 d,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5)苏麦10号。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2016年皖审,品种春性,产量6 311.8 kg/h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6.99%,有效穗547.5万穗/hm2,穗粒数38.5粒,千粒重39.8 g,株高81.9 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9 d,较对照迟1 d,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6)扬麦13。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2014年国审,品种春性,产量6 259.4 kg/h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6.10%,有效穗数532.5万穗/hm2,穗粒数38.2粒,千粒重40.2 g,株高85.7 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8 d,与对照相当,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4    结论

通过2018—2019年度部分新品种对比试验,综合比较品种间产量、生育期、抗性等农艺性状,建议豪麦13、宁麥24、浩麦1号、扬25、苏麦10号、扬麦13在江淮稻茬麦区扩大示范种植,逐步加以推广应用[6]。

5    参考文献

[1] 刘礼明.江淮稻茬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49.

[2] 李斌,李成,张赛.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J].农业科技通讯,2007(6):59-60.

[3] 孙春海,蒋国泽,戴娟.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J].农技服务,2007(8):15-16.

[4] 吴岩松.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7):43-45.

[5] 周海幸,管怀锦,储开金.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82-83.

[6] 黄慧明,吴进祥,何良辉,等.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8(2):52-54.

猜你喜欢

抗性生育期农艺性状
人体肠道中特定抗生素抗性基因累积可能导致糖尿病风险上升
生育期对徐紫薯8号品质及结薯性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Bt抗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甘肃省南瓜白粉病菌对己唑醇抗性诱导及抗性菌株生物学性状研究
辣椒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比较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