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课中的教学用语和对特殊新生的因材施教

2020-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同学老师孩子

杨 钰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天津300308)

在学校任教期间,笔者教过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所有学段,对同事们和学生有很深的感情。

暑假结束后,新学期的我工作任务是一年级一个班,三年级两个班,加上七年级八年级一共13 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以及成为二年级12 班的配班老师。

下面从两个方面分享近期遇到的挑战,一个是教师用语,一个是特殊学生特殊对待。新学期的工作生活是痛并快乐着的,很久没有教低段的我,每次上一年级的课都要接受40 多张小嘴的提问,有时会心慌。小学生和中学生不一样,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有巨大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求知欲,提出的问题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好多时候要把一个小的知识点给他们掰开揉碎了讲解,比如有一次上课时我说“线条交错在一起”,有孩子就问“交错”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就像手掌冲不同的方向重叠在一起,他就顿悟了,说:“哦,就是交叉呀”。你看,交错,交叉,一字之差就超出了孩子平时的词汇量。所以我对课堂用词也进行了简化调整。

教师给的指令一定要简明、具体、直接,方便学生执行。决不能以隐晦、暗示的方式表达教师的要求,不然会被无视,或者被连环提问,因为低龄的特点是听不懂复杂的词汇。比如让把剪子放好,放在哪儿?放书桌里、还是放小柜门里、还是放笔袋里,一定要说明白了,不然会有一大群拿着剪子的孩子问我剪子要放在哪儿。在这场混乱中,如果有“123 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这样的口令能控制局面最好,说“安静、坐下”效果其次,安静的站那儿等他们自觉安静下来是不可能的,用愤怒的眼神或说反话的方式真的会被无视,大孩子才能看明白老师的眼神,才能听懂“说,继续说,使劲说”的含义,一年级大部分孩子不能明白这些,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对他们说话时要简明、具体、直接。

第二要分享的是特殊学生要特殊对待,因材施教。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几个特别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闭。我们面对这样的学生怎么办?他们有的沟通很困难,有的自言自语,满教室乱窜,甚至影响其他学生上课。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个人的方法是首先调整心态,不要和对方较劲,因为这类学生的大多数行为不是故意要针对老师和同学的。其次是降低要求,不强求他的进度、节奏和其他同学一样。

举个例子,某个有自闭特征的学生小A,上课时不会好好坐着的,也绝不会正儿八经去画个画儿,于是这一节课我要时不时根据他的行为作出不同的反应。当他离开座位四处游荡时,我走过去假装要坐他的座位:“这个小凳子好舒服呀,哪个小孩儿不要了,我就坐这儿了。”他会立刻回来坐一会儿,但不搭理我。过一会儿,坐不住了拿起彩笔在墙上乱画,我拧了一块抹布让他自己擦干净,彩笔画在墙上不好擦,他用力擦了很久,开始自言自语,说:“怎么擦不掉”

我问他累不累,他居然回答“很累”。我接着说:“你擦不掉的东西,打扫卫生的阿姨要蹲在这里擦很久,手擦得又累又疼,你这就是给人添麻烦了,以后还往墙上画吗?”其实我没指望他能回答我,被他无视才是常态,但那个时候他回应我说:“以后不会了”。我有点儿感动,也暂时把他的话当真了,墙上那块污渍我替他擦了大部分,剩下一点儿让他自己处理干净。

那节课他没再继续画,过了几天,我再去上美术课,新一轮的斗智斗勇开始了。

这次小A 在地上乱涂,我又拿来了抹布让他擦掉他的杰作。接下来我给其他人进行作业辅导时,他开始在教室前后来回蹦,还揪女同学头发,我的方式是先处理小纠纷,批评肇事者,安抚女同学,然后要给肇事者找点活儿让他忙起来。我在让他临摹画黑板上的范画,他问:“那是鸟吗?”我回答:“孩子,那是鸡,你能画一只吗?”他又说:“那是鸟,是鸟。”我决定附和他一下,就说:“那你能画一只鸟吗?”他不回答我,只是坐下开始画。这样他又安静了很久,我的课堂内容可以继续。课后,他仍然不上交他的绘画作业本,只是给我看了一下他画完的小鸟,虽然没有涂色,但这是小A 在我课上第一次认真画的画。

回顾这个过程,我们有问有答有交流。哪怕他从来没叫过我老师,没有叫过同学的名字,没有对周围人的称呼,说话时也不看向别人的脸。可能有的人会想这只是个淘气孩子,算不上自闭吧。而我刚刚举的例子只是成功交流的一个小案例,只是稍微好点儿的一面,只是日常的冰山一角,更多时候小A 没有回应,他在自己那个小世界里难以对外界产生共鸣与碰撞,更多行为是老师们制止无效的。这样的孩子我尽量不刺激他,除非他想跳起来探索空调电线,我会严厉地制止他。其余时候放平心态,降低要求。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特殊学生是小T,小T 的父母积极地给他请了帮助他康复的陪读老师。但短期内效果还是不太明显,他多次在课堂上直接将小便尿在自己裤子里,偶尔去卫生间上厕所,却往小便池里扔杂物堵住下水。午餐时,将自己餐盘里的肉吃完,再去放置餐盘的箱子翻找其他学生吃完的餐盘,希望能找到剩下的肉。在楼道里活动时,屡次双手撑在二楼的护栏上想将身体探出去,或者趁去厕所的空档跨区活动,他不止一次想独自跑到别的年级去玩耍,被护导老师发现后送回来。各科老师们对他的课堂评价也不佳,因为他无法正常上完一节课,还严重影响周围的同学。有一次小T 向我走来,对我说屁股疼,让我给他看看,被我拒绝,我告知了班主任,请班主任联系家长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屁股是否受伤需要处理。照顾这样的孩子会很累,很多时候甚至会失去耐心,但是作为教师,心里要有谱,知道小T 的日常行为有各种突发性,他和小A 的情况不一样,他辱骂同学,他破坏公物,他把自己至于危险之中等等,但凡遇到和他有关的事更需要冷静处理,犯错了该说就说,教育的次数远超一个有普通学习能力的学生。但不能因为对方是弱势群体就一味纵容忍让,纵容次数多了,他反而会变本加厉。

有的老师担心这类孩子的特殊行为会成为不好的榜样,被别的孩子效仿,如果真遇到有孩子问:为什么他能下座位,我为什么不能?这类问题,老师们心里应该明白,不能回答:他有什么什么病,你别跟他比。出于对孩子个人隐私和自尊心的保护,都不能透露孩子的疾病状况。那怎么说才委婉一些呢?我曾经这样回答:他还没有适应学校生活,但你已经适应得很好了,你还能给他做个好的榜样,对不对?这个回答收到的效果比较好,没有学生再较劲。当然我相信各位老师一定还有各种各样的好方法,我们可以相互交流,以更好的心态去应对各种突发问题。

我每年都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而这种特殊学生出于父母的种种心态,被送进公立学校。症状轻的孩子,有些不与人交流,有些大小便失禁,有些满教室乱窜,捉弄或弄伤同学,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常规。症状严重的孩子,父母也更加辛苦,甚至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给孩子请假治疗。只有极少数有能力继续学习。

有个孩子到校第一天缩在墙角发出嗤嗤的声音,老师们轮流和他沟通,他始终无法说出姓名。直到家长出面,单独和孩子对话了十多分钟,孩子才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姓名。接着又陷入僵局,他先是自顾自的乱涂乱画,口中念念有词,但发音模糊不清,当有人靠近,这个小孩立刻如惊弓之鸟一般跳起朝着教室另一头狂奔,途中跌跌撞撞拨乱了很多桌子椅子。没人敢刺激他,大家尝试安抚他,让他平静下来。可惜无果,他继续逃窜到教室外的楼梯处,并将自己的身体藏在楼梯最低处台阶的夹角,双臂抱胸特别可怜。唤他出来,无回应。他的妈妈连哄带骂用了多种方法最后崩溃大哭,孩子才慢慢从台阶下爬出来。

看到这些情况,老师们内心是很替他们难过的,我们曾不止一次地聚在一起讨论过这类学生是否适合在公立学校与普通孩子一同学习,很显然,一般公立学校并不具备相应的设备和师资条件来帮助他们康复,而特殊学校收费昂贵,这是导致学生家长对特殊教育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第二,有的家长寄希望于让普通孩子同化自己的孩子,希望在学生的社交圈子里促进自闭儿童恢复正常,这个思想方向肯定是错误的。病理性的问题最好坚持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而不能寄希望于“别人同化”“不药而愈”,那样反而耽误了孩子,可能会错过康复时机。

从外界环境来说,当特殊学生周围全是低龄儿童时,这些年幼的同学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会相对宽容,并尽力忍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开始明白这位同学的生理疾病,也明白等不到与自己曾付出的那些忍让相等的回应时,自闭孩子在正常孩子的社交圈里未必能再收到同情、隐忍、和宽容,部分青少年的直截了当的恶毒会彻底泯灭各位家长的幻想,最终受伤的还是这些特殊的孩子。

当然我也见过小学阶段自闭的孩子经过父母的不懈努力有所改善,以致到初中时行为已经与大多数孩子无异,虽然学习能力仍旧有所滞后,可是总体情况相较于小学阶段已经有巨大的进步。

最后,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客观环境,我们都尊重家长的的选择,来到学校就是我校的学生,如何做才能不影响他们的病情,如果家长已经坚持送孩子去进行康复训练,那么在校期间教师如何配合其治疗,是所有人都需要关注的事情。

猜你喜欢

同学老师孩子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