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现代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2020-04-08贺玮
贺 玮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221000)
一、引言
人物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表现题材,“形象”一词在图像学中是广义的文化概念,“既包括人也包括物的视觉相貌。在民族、文化、政治、哲学、宗教的心理关照下,使艺术呈现出或隐蔽着某种寓意和意义,因而成为可以解读的内涵,使人们对作品的境界和价值作出判断。”近现代中国画中描绘大量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是在当时社会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完成的,反映了当时大众的生活状态和观念意识,以及画家对人民生活处境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
人物形象在百年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封建社会,人民的形象是强权统治下的顺服的臣民,长期处于受剥削压迫的毫无自由权利的地位。经过无数革命起义,到近现代的解放、新中国成立,人民的地位和生存的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逐渐从封闭自守的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现代人精神文明的启发下,人民得以完全自由和解放。所以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的变化,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真实写照。
二、近现代初到解放前的继承与革新
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唐代,是工笔的形式,经过一代代画家们的努力逐步形成并成熟,并逐渐走向艺术表现上的高峰,今天我们看到晋朝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以及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是古代的巨制。南宋梁楷代表作《泼墨仙人图》,其强调“以形写神”,明代陈洪绶《戏婴图》,在人物画上的创造性更多,造型古拙,画面具有装饰意味。清代的“扬州画派”即“扬州八怪”,讲求创新和书法用笔,清末的大画家任伯年是肖像画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酸寒尉像》能突破程式,对人物神态的刻画,具有高度的艺术造诣。
近现代初是由传统走向现代,封闭走向开放的转折点,是中国走向现代政治文明、融入世界的开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西文化发生前所未有的碰撞与融合,以西方古典绘画“改良中国画”的运动风起云涌,康有为,陈独秀,鲁迅等一批爱国激进人士,提倡以西方科学手法改良中国画之弊端,教育家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积极推动国画的改革,徐悲鸿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将写生、解剖、透视学引入中国画。画家蒋兆和以劳苦大众真实生活为题材,运用西方素描画法结合中国画笔墨造型,是近现代第一位写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画家。《流民图》在现代中国画坛上树立了崇高的地位,真实再现了当时底层人民的悲苦生活和精神面貌,蒋兆和的悲悯情怀让人感动。
近现代前半叶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相比以往呈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启蒙救亡成为主题。先进的国人向西方学习,心系国家社会之安危,负改良之志。画家们奔走呼号,拿起手中的画笔,与民族命运共呼吸,以生动形象的绘画语言鼓舞人民去争取抗战胜利。
第二,画法上突破程式。用毛笔以线造型的写实方式,结合西方写实主义造型观、光影入画,使人物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更真实逼真。
第三,把苦难与孤愤投入艺术里。画家多关注底层人民疾苦,如蒋兆和的《流民图》、沈逸千的《漠北牧羊女》、陈师曾的《北京风俗》等系列,这些形象寄托着画家整个民族的忧患意识,以及对底层贫苦大众的同情,在人民大众形象的塑造上增加了情感厚度,真实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的生存状态。
三、新时期文艺政策下人物形象的转换
1942 年5 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核心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讲话中特别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号召中国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延安时期主要以木刻版画,连环画为主,印刷方便,老百姓看得懂,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曾导致了中国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直到1955 年,为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创新中国画,培养当时国家所迫切需要的礼赞工农兵形象的画家,当时一批具备良好造型基础和中国画传统修养的年轻教师,为响应时代号召,投身到水墨画的改良与实践中去,他们的代表作品有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叶浅予的《中华民族大团结》,黄胄的《新疆维族舞》、周昌谷的《两个羊羔》、费新我的《苏州市容》等。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中国画陷入了一个低谷。文革阻断了一切,无数的青年画家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成长机会,造成了知识人才的断层。
总结这一时期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主要特点有:
第一,人民大众形象多以革命者姿态出现,具有正义性。表达了受压迫者积极投身革命后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以及解放后,人民作为劳动者、作为国家主人的精神饱满形象。
第二,少数民族题材成新风。解放前少数民族盛行农奴制,尤其是妇女地位极其低下。解放后很多画家选择刻画少数民族人民的形象,象征着新中国的多个民族团结、稳定、平等、繁荣的景象。
第三,配合政治的需要,人物脸谱化。文革时期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了单一性,审美标准“红光亮”,陷入了脸谱化的程式中。
四、改革开放后的自我觉醒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各行各业进行了拨乱反正,国家进入新的转折时期,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世界的文化和艺术铺天盖地纷纷涌入中国,画家们的思想进一步得以解放,于是兴起了新的美术思潮——八五浪潮,政治宽松的社会环境,为艺术家们的播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一定意义上,从1970 年代末期以来直至1990 年代末期长达二十年时间中,中国艺术界尤其是当代艺术界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文化自信心的寻找、建立的过程,在西方各个流派,各家学说中寻找可为中国借鉴的资源,这样的情形也使“新潮美术”更加具有现代主义的突性和开放性。这时期的画家更多关注身边的事物,课堂写生、社会青年、农民工等题材,有了更多形式趣味的追求。
如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是这时期最典型的写实主义绘画创作,周思聪这幅作品,是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开创的“中西融合”派写意人物画的又一次复苏和兴起。无论从主题、语言以及构图等方面上,更贴切现实生活,更注重人性的表达。同时期还有唐勇力的《敦煌之梦》、何家英的《街道主任》和杨力舟的《黄河在咆哮》、王有政的《悄悄话》、郭全忠的《万语千言》、赵益堂和张明堂的《考试》以及王天胜的《生命之舟》等。
在这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有影响力的作品, 主要人物形象特点有:
第一,审美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更注重个体精神。不断有画家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丢掉对西方素描为基础的写实主义的依赖,高大上题材也不是唯一的选择,从表现语言和手法到绘画材料选择也不再单一。
第二,革新精神使人物具有了全新的面貌。这时期的人物画创作已经进入追求纯粹绘画语言的时代,读者很难从作品中读出画家的好恶,作品多是创作者有感而发,纯粹为艺术而创作。
五、现代的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程度增强, 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语境也发生很大转变,许多画家亲身体验,感受到了真实的西方艺术,以及他们发达的互联网和多媒体艺术,开始与西方交流学习,整个社会生活充满了多元化。从西方野兽派和马提斯到毕加索和立体派,从超现实主义、达利、波洛克,到波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社会对各种艺术形式审美包容接纳度明显提高,在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下,题材和表现语言的演变越来越具有现代性,艺术创作愈发难以定义。这时期的画家们不在为艺术而艺术,思想与艺术相连接,他们大胆实验,荒诞批判,随心所欲,为了拓宽自己的精神视野,去探索生命中更多的未知世界。如画家周京新的《水浒组画》,田黎明的《雪山土》、王天胜的《生命之舟》、张晓刚的《大家庭》以及袁武的《抗联战士》等。
六、结语
从这段漫长历程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和中国近现代历史境况是一脉相承、相互关联的。人民是历史的直接参与者,亦是中国社会变革的缔造者,解放后的人物形象塑造反映的是日渐开明,平等自由的社会。人们的形象作为时代的音符,跳跃在中国社会变迁的乐章里,谱写着人民对新时代的赞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个好的画家要长期背负强烈使命感,更要勇于探索,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自觉把自己生命融进作品,画家需要像蒋兆和先生那样具有悲悯情怀,也需要像黄宾虹那样具有民族特色,同时,更要勇于探索,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博采众长,只有深深地与人民共呼吸同命运,才能画出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