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影响
2020-04-08慕彦
慕 彦
(丹东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有时为了提高床位利用率,加快周转率,患者术后未拔出双“J”管就出院,虽然缩短了住院时间,但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因此,带管患者在出院后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观察目的是探讨整体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的行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排除复杂多发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及伴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携带双“J”管出院。观察组43例,男∶女=29∶14,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为(51.2±9.9)岁;对照组43例,男∶女=27∶16,年龄37~63岁,平均年龄为(50.8±10.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选用口头嘱咐的形式教育患者,按时电话通知患者回医院拔管。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干预,具体如下。①建立整体护理小组:整体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负责建立,并完善具体培训和教育工作,保证服务流程规范化、科学化。将订制的带管出院温馨提示卡附于门诊病历醒目位置,指导患者认真阅读温馨提示卡内容,如患者存不懂之处及时解答。②健康教育患者:在出院时护理小组负责人对患者的出院嘱托认真讲解,主要内容包括预见性护理可能并发症以及各种注意事项。a.肉眼血尿的护理方式:若排尿时发现颜色发红,患者需要大量饮水稀释尿液,去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b.腰肿胀的护理方式:患者携带着双“J”管可能会出现腰肿胀和疼痛,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避免憋尿,保持尿道畅通,定期捶打腰部。c.双“J”管移位的护理方法:告知患者尽量避免体力运动。d.膀胱刺激症护理方式:平素多食用蔬菜、水果,尽量勿憋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当出现尿痛、尿频和尿急时,需要多饮水。③加强护患联系:鼓励患者主动联系护理小组,随时告知自身情况。患者出院4周后,安排电话随访员进行随访,主要对可能的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将结果登记到随访本中,提醒患者按时回院拔除双“J”管。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组间的对比。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组内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生并发症情况:出院后4周进行随访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发生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发生并发症情况对比
2.2 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7例,满意12例,满意度90.7%,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9例,满意13例,满意度74.4%,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是由于肾结石和碎石降落导致。中青年发病率高,发病时疼痛明显,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输尿管结石术后放置双‘J’管既可做内引流又可做内支架,具有双重作用的优点。随着医疗技术、护理技术的发展,患者行输尿管结石术后的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逐渐缩短,患者多携带双‘J’管出院,导致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偏高,给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
传统的常规护理仅注重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出院后就不能及时跟踪、观察指导患者术后的恢复,导致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3]。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并不是为出院后患者提供长期直接护理,而是注重帮助患者及家属获得自我护理的能力,个体化指导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等,目的在于使出院患者出院后恢复期获得有效、持续的指导,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避免出现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导致再住院的情况。通过对患者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整体护理小组的建立,保证护理服务规范、流程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统一性,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护理满意度高,提示整体护理干预可减少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