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与临床研究
2020-04-08刘福华赵明明
刘福华 赵明明 曾 瑜
(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660;2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心率变异性分析是评价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的一项无创检测手段,是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用心率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及其药物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研究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为依那普利降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10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3.5±9.5)岁。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无心血管及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史。血压、血脂分析和心电图无异常,检查前2周内未用过任何药物。15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84例,女66例,平均年龄(54.6±10.8)岁。其诊断与分期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检查前1个月未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检查前2周停用β受体阻滞剂和胆碱能受体阻滞剂。每日1次晨服依那普利10 mg 10 d,用药前后各做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1.2 方法:心率功率分析采用美国Grand Pacific公司HOLTER4.0系统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MV、MV5及改良MaVF导联,对24 h窦性心率进行心率变异分析[2-5]。时域为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窦性心律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频域分析用快速傅立叶转换方法,心率谱密度单位MS2Hz。总频谱为<0.40 Hz,极低频为0.003~0.04 Hz,低频为0.04~0.15 Hz,高频为0.15~0.40 Hz。HRV分析的时间段包括24 h HRV,白昼为8Am~8Pm,夜晚为8 Pm~8 Am。
2 结果
原发高血压组用药前后与正常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的比较见表1。原发性高血压组用药前和用药后SDNN、SDANN、高频和总频、低频、低频、高频比值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以上指标在原发性高血压用药前后亦呈显著性变化(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用药前昼夜变化规律程度显著减小(表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依那普利治疗后心率变异损害均有改善和血压有效下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由(171±15)/(105±13)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135±12)mm Hg(P<0.05)。其昼夜变化规律程序亦显著增加(表2)。正常对照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间其年龄、性别、心率、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窦性心律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极低频均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当中具有重要意义[6-8]。交感神经对维持和调节正常血压起决定作用,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药物能有效地降低血压[9-10]。Singh等[11]对238例男性和250例女性患者随访4年后发病的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有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低频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降低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的早期甚至还没有发生高血压时就可能已经存在,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始动机制。正常人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后随着血压的明显增高,RR间期的变化明显,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肾上腺素后随着血压的增高,RR间期的变化不明显[12-13]。应用扩血管药物后,随着血压的降低,正常人心率明显加快,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加快不明显[14-15]。说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
临床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低频显著增加,迷走神经活性的高频减少,低频/高频比值增大,总频也高于正常人。SDNN和SDANN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植物神经昼夜变化规律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患者经依那普利治疗后,SDNN、SDANN和高频显著增加。表明依那普利使血管紧张素1转变为血管紧张素2受阻,血压下降。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醛固酮分泌,抑制组织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刺激前列腺素生成,使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迷走神经活性增强,改善了心率变异性,使之达到新的平衡。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发病后,其植物神经功能受损是持续的,并且与靶器官的损害相一致。因此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应选择既能有效降压,又能改善心率变异性的药物,使之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表1 原发性高血压组应用依那普利前后与正常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的比较(±s)
表1 原发性高血压组应用依那普利前后与正常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的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前比△P<0.05。SD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TP:总功率;LF:低频功率;HF:高频功率;LF/HF:低频/高频比值
表2 三组心率变异各指标的昼夜变化比较(±s)
表2 三组心率变异各指标的昼夜变化比较(±s)
注:组内夜晚与白昼比较*P<0.05,**P<0.01,***P<0.01;SD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TP:总功率;LF:低频功率;HF:高频功率;LF/HF:低频/高频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