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0-04-08吴品非
吴品非
(沈阳市妇婴医院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11)
宫颈上皮内瘤变简称为CIN,是一组同宫颈浸润癌关系密切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其临床表现一般无显著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会出现白带带血、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及宫颈肥大、糜烂、充血等慢性宫颈炎表现[1]。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主要是对其进行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但是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创新治疗方法,用以提高治疗效果,逐渐成为当下乃至未来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此研究主要探讨了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现将详细研究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本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实施,所有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的全部过程,签署了同意参与研究书。
选择自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经过筛选共收集到10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病患,年龄在25~70岁,平均年龄(39.2±4.6)岁,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组间具备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较高;②术前没有内外科合并症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③检测结果为阳性;④病例资料完整。
1.2 方法[2]:对甲组患者进行普通电刀锥切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所示: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后取膀胱结石位,使用扩阴器充分暴露宫颈,涂碘染色,向宫颈筋膜内注射稀释后的肾上腺素盐水,使之形成水垫。之后,于碘不上色区域外半厘米左右做环形切口,环形切口要以宫颈管为中心使之呈现出竖立状,同时,向内倾斜30°,逐步朝深处切入,均匀切除宫颈,需要注意的是,在切除时要减少和切除标本的接触,必要时可以边切除边进行电凝止血。最后在确认宫颈口畅通后,将凡士林油砂卷放入阴道内用以压迫宫颈,保留导尿管。
对乙组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所示:在常规消毒后应用三角形电切环型号,使之能够围绕碘不着色区域外半厘米左右逆时针或顺时针切除相关组织。如果出现出血的状况,使用电凝止血或者碘仿砂条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3]:①随访,但出现部分患者失仿的现象;②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锥高、切缘情况、病灶残留情况、术后复发率、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证明差异显著,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对比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显示组间差异较小,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锥高和切缘情况、病灶残留情况比较:对比手术锥高、切缘情况、病灶残留情况,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锥高、切缘情况、病灶残留情况统计对比表
2.3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对比术后复发率显示甲组更优,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统计对比表
2.4 两组患者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情况比较:对比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情况,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情况统计对比表
3 讨论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结果显示,近些年来,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有朝着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伴随着近些年来广大女性朋友对更高质量医学水平的追求,落后的全子宫切除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患者对生活水平的追求和生殖系统完整的重视[4]。
考虑到传统冷刀锥切术在术后会有很大的概率出现各种并发症,在当下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少,所以,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应运而出,其与冷刀锥切术相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低等众多优势,但即便这样,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能够彻底代替冷刀锥切术依然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汤木莲[5-6]的研究认为,两种治疗方法病变复发率无显著差别。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普通电刀锥切术开始在国内尝试使用,以期望在达到冷刀锥切术切割深度的同时也达到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一样的简单易行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甲组锥切标本高度、术后病灶残留率、术后病变复发率、术后高普通电刀锥切术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率均优于乙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乙组宫颈内口切缘高于甲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应用普通电刀锥切术或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开展治疗,二者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是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法比较而言,普通电刀锥切术在复发率、标本大小等方面均具有优势,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