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寨沟景区“8·8”震后崩塌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0-04-08陈又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危岩九寨沟灰岩

王 毅, 陈又麟, 余 业

(1.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61; 2.四川省地矿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眉山 620010)

2017年8月8日21:19:46,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33.20°N、103.82°E)发生里氏(Ms)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 km[1],川西、甘南大部及成都震感强烈。九寨沟景区距震中(比芒村)仅5 km,地震烈度为Ⅸ度[2],受其影响景区发育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则查洼沟、树正沟、荷叶沟以及扎如社区等景点和聚居点的安全。为尽快恢复九寨沟景区正常营业,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受景区管理局委托,笔者参与了景区则查哇沟中季节海至长海段(长约8.5 km)的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

通过已搜集的资料来看,目前对景区的地质构造、水位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开发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地质灾害,尤其是崩塌灾害的特征、成因、影响程度等研究较少,而“8·8”地震震后重建又急需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因此查明崩塌灾害的分布情况、研究其发育特征、破坏特征、发展趋势就显得尤为紧迫。依托笔者参与的“8·8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通过调查分析震后景区崩塌(危岩)规模、分布、运动堆积等特征,研究崩塌灾害的破坏特点、威胁范围,以及影响崩塌发育的主要因素,为后续治理工程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九寨沟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以高寒山地与峡谷为主,属白水河流域山地区,平均海拔3 000 m以上,相对高度差达2 000 m,呈南高北低之势。自南向北依次呈现冰川、岩溶甘谷及层湖叠瀑地貌景观。其中,则查洼沟、日则沟和树正沟在平面上呈“Y”形展布[3],形成一个完整的树枝状水系,九寨沟的“层湖叠瀑”、钙华景观主要分布在则查洼沟、日则沟和树正沟中。“8·8”地震后该段发育12处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其中崩塌灾害8处,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图1)。

图1 研究区地貌

研究区地处巴颜喀拉地块与西秦岭造山带摩天岭地块的结合部位(图2),其周边主要分布有塔藏断裂(F1)、虎牙断裂带(F2+F3)、雪山梁子断裂(F4)及岷江断裂带(F5+F6),断裂以脆性剪切形变为主导,表现为逆断层、正断层和平移断层。

研究区主要出露石炭系下统岷河组二段(Cm2)灰岩、白云质灰岩、偶夹燧石灰岩,岷河组一段(Cm1)灰岩、板岩、变质砂岩,泥盆系上统益哇沟组(DCy)灰岩、含燧石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岩层走向NW-SE,倾向SW,为正常层序产出,岩层倾角较陡。

九寨沟景区属于高原寒温带-亚寒带季风气候区,垂直分带特征明显,区内海拔2 380 m的九寨沟诺日朗附近年平均气温5.5 ℃,7月极端最高气温32.6 ℃,1月极端最低气温-20.2 ℃。5—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雨量大于70 mm,10月降雨明显减小,积雪期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最大积雪深度达150 mm,全年无霜期100 d左右。年日照时数为1 600 h,日平均气温大于10 ℃的累积温度为3 000~3 500 ℃,相对湿度为60%~70%;年平均降水量约705.2 mm。

图2 九寨沟景区周边地质构造纲要图[4]

2 崩塌灾害发育特征

2.1 “8·8”地震崩塌规模特征

则查哇沟中季节海至长海段“8·8”地震诱发规模相对较大的崩塌灾害共计8处(图3),主要分布于则查哇沟中、上季节海、长海两岸,其中左岸较多,对景点设施、栈道及景区公路损坏严重。本次地震诱发的崩塌堆积体总体积约17.8×104m3(表1),最大点约9.6×104m3,一般1×104~2×104m3,属小-中型,崩塌物最大粒径2 m。残余危岩体总体积约33×104m3,大于10×104m3的两处,1×104~10×104m3两处,其余小于1×104m3,岩性以灰岩为主,局部为板岩。最大的危岩单体约3.5 m3,一般为1~3 m3。

图3 研究区崩塌灾害点分布

表1 中季节海至长海段崩塌灾害规模特征

注:崩塌堆积体体积仅为“8·8”地震时及震后至本次调查期间的统计值。

2.2 崩塌(危岩)分布特征

则查哇沟两岸更是重峦叠嶂、山峰(脊)与沟谷(槽)交错分布,相对高差较大。“8·8”地震崩塌主要来自则查哇沟两岸山体,有的直接坠落在景区公路、栈道或水体景观,有的则沿沟槽滚动聚集,形成破坏力较大的崩塌流,或停留在沟槽内成为泥石流的物源。

调查的8处崩塌灾害点共发育危岩36处。其中,7#点最多(7处),一般3~4处。危岩分布海拔高程范围2 805~3 478 m(表2),至坡脚的相对高差6.5~525 m。其中,分布于坡脚(0~50 m)的低位危岩相对较少,仅7处,占危岩总数的19%(图4、图5);相对高差50~300 m是危岩的主要分布高程,总数的62%,大于300 m的高位崩塌亦占据较大比重(达到17%),可见研究区多以中、高位崩塌为主。就崩塌物的分布来看,低位崩塌一般直接坠落至坡脚公路、栈道等平坦位置,多为单一的落石掉块,因高差较小,具备的势能小,主要造成接触范围内公路、栈道的破坏,呈点状破坏,危害性较小。而中、高位崩塌脱离母岩后,沿重力方向进入临近沟槽,沿沟槽滚动、跳跃,与其他进入沟道的崩塌物汇合(“归槽效应”),动能进一步增大,加之本身势能较大,同时还裹挟沟槽两侧松散物质,惯性增大,形成破坏力极强的“崩塌流”,冲出沟口后迅速散开,呈面状或带状破坏,常造成沟口公路、栈道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连续破坏,是九寨沟景区震后次生地质灾害中威胁最大的灾害。残留在沟道内的松散堆积体,则可能成为泥石流的物源[5],在降雨作用下以泥石流形式冲出沟道,形成链式灾害,危害尤甚。

表2 中季节海至长海段危岩分布高程统计

注:W1、W2、W3、W4、W5、W6、W7均为危岩编号。

图4 危岩数量的相对高程分布

图5 危岩数量的相对高程百分数

2.3 危岩(带)变形破坏特征

研究区出露的基岩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板岩,以灰岩为主。受该区NW-SE向构造行迹影响,岩层产状大体为260°~281°∠50°~61°(局部受小型褶皱、断层影响可能出现变化),倾角较陡。此外,该区还发育四组结构面(表3)。其中,结构面①、④为该区的优势结构面(可能为共轭结构面),其余两组发育程度皆有岸别差异,且仅在部分崩塌点比较发育。

表3 岩土结构面统计

在则查哇沟左岸虽然岩层反倾坡内,有利于斜坡稳定,但①、④结构面组合迹线倾向坡外,为不利组合[6],将岩体(灰岩)切割成块状,出现坠落或倾倒破坏。同时,由于①、④结构面为该区主要发育的结构面,这也成为左岸崩塌明显多于右岸的原因之一(图6)。而右岸岩体破坏则主要受岩层控制,当临空面坡度较大时,岩层缓倾坡外,加之结构面切割,岩石块体可能出现滑移或坠落破坏(图7)。岩石脱离母体后沿重力放下发生翻滚、跳跃,尤其是中、高位崩塌,较大的势能转化为强大的动能,所到之处破坏力极强,砸坏树木、破坏景区公路及原被动防护网等(表4、图8~图11)。

图6 左岸岩体结构面赤平投影

图7 右岸岩体结构面赤平投影

图8 1#崩塌点景区公路受损

图9 1#崩塌点斜坡下部树木被折断

表4 中季节海至长海段崩塌灾害灾情结果统计

图10 2#崩塌点沟槽下游被动防护网大面积破坏

图11 3#崩塌点墙顶钢轨栅栏被破坏

3 崩塌灾害影响因素

3.1 地形地貌

研究区为中高山-高山狭谷地貌,地形起伏大,高耸的山峰坡度陡,临空条件较好,应力相对集中,为岩体的变形提供了空间和力学条件[7]。岩体临空卸荷,应力释放,而后斜坡体内岩层应力重新调整,产生向临空方向的拉裂和变形,随着变形时间增长,张裂隙逐渐向深部扩展,以致岩体从上至下形成破碎(破裂岩体)-较破碎(块裂岩体)-较完整(基岩)的分布规律。随着风化、侵蚀等地质作用的进一步加剧,应力加剧调整积累,拉张裂隙进一步扩张,并逐步向深部发展,从而完成整个裂隙面的贯通。

中、高位的危岩脱离母岩后具备较高的势能,先沿重力方向进入附近的沟槽,在沟谷中跳跃、翻滚,铲刮和裹挟沟床及两岸松散物质,同时汇聚该沟流域内的其他崩塌物[8-9],形成“崩塌流”(图12),具备强大的破坏力和冲击能,造成沟口建(构)筑物大面积破坏。

图12 2#崩塌点高位崩塌“归槽效应”

3.2 岩性与岩体结构

研究区出露基岩为灰岩,属硬质岩,受则查洼沟断层、夏莫向斜、卡真背斜影响,岩体较破碎,岩体除岩层外,还发育2~3组结构面,间距较大,延伸较长,往往成为岩体薄弱环节。在重力、风化、冻融、植物根劈作用等长期作用下,沿着结构面发生破裂并不断发展,岩体完整性降低,相互组合切割,从而形成潜在崩塌体。岩层及结构面组合方式主要两种:在则查哇沟左岸,其中一组陡倾结构面(结构面④)与坡向一致,形成控制性结构面,其他结构面及岩层切割岩体呈块状,易产生坠落、倾倒式崩塌;在右岸岩层则成为主控结构面,其他两组结构面组合形成楔形体,顺坡向且倾角较小,这样易产生滑移式破坏[10]。在斜坡崩塌破坏时同时对下伏岩体起了牵引松动作用,在坡体上形成了新的不稳定块体或危石,斜坡局部发生崩塌破坏后,危岩带后缘坡体临空,再次发生卸荷变形,形成循环性崩塌破坏。

3.3 地震与断裂

第四纪以来,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历史上发生多次强烈地震。1976年8月16日22:00与松潘、平武交界的勿角、马家发生7.2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灾祸。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映秀镇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中距九寨沟县250 km,受特大地震影响,九寨沟地质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2017年“8·8”地震九寨沟景区据震中仅5 km,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虎牙断裂带北支-夏莫断裂[4]。夏莫断裂是一条隐伏断裂(图1),形成于印支期,断面倾角可达70°~80°,属高角度逆走滑断裂。夏莫断裂呈NW走向,北与岷江断裂斜接,向西南经夏莫与阿卓开断裂相接,长约70 km,其间经过九寨天堂-震中-五花海-则查哇沟(下季节海),即研究区有发震断裂经过,地震烈度为Ⅸ度,破坏力极强。

4 结论

(1)受“8·8”地震影响,九寨沟景区(则查哇沟)中-小型崩塌灾害发育。其中,低位崩塌呈点状破坏,危害较小;中、高位崩塌因“归槽效应”,常呈面状(或带状)破坏,破坏力极强,危害较大,后续治理工程的被动拦挡措施位于冲沟沟口时,应予以加强。

(2)九寨沟景区为中高山-高山狭谷地貌,岩石以硬质岩为主,受多组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组合,具备发生崩塌的内在条件。“8·8”地震烈度为Ⅸ度,破坏力极强,且发震构造经过景区,震中距景区仅5 km,是崩塌灾害发育的主要诱因。

猜你喜欢

危岩九寨沟灰岩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勘查中的应用
危岩集合体激振特性试验研究
湖南省天然饰面用灰岩(大理石)资源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某高速公路边坡危岩调查和稳定性评估
己亥秋日九寨沟采风得句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赴九寨沟道上(外四首)
题九寨沟(外五首)
震后九寨沟纵览(外四首)
高密度电法在灰岩地区探测岩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