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08陈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监护室脑出血肺部

陈峰

(山西省晋中市中医医院 重症医学科,山西 晋中)

0 引言

脑血管意外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二大致死原因,因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正不断上升,而脑出血作为脑血管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相当严重,患者常于重症监护室中对其进行监护,伴有肢体或语言障碍,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导致肺部感染[1]。为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给予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以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针对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17 年1 月至2019 年9 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90 例,所有患者都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通过随机法分为45 例对照组(常规护理)与45 例试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女性20 例,男性25 例,年龄为45~83 岁,平均(56.41±3.38)岁;试验组女性19 例,男性26 例,年龄为46~85 岁,平均(57.60±3.5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的监察,基本药物服用,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针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状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等。

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如下。

(1)病情监测,给予患者基本的体征测量,包括温度、心率、血压及呼吸等,并将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趋于正常,同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取得的效果,以及有无产生不良反应,对身体状况进行评价[3]。

(2)药物护理,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后,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避免患者因药物治疗产生不适,即使患者有不适感,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生,可采取换药措施,同时遵听医嘱服用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影响患者的病情。

(3)呼吸道护理,由于患者长期躺于病床极易产生咯痰现象,为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应给予患者咳痰护理,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为患者讲解如何正确咳痰,怎样有效将痰排出,并告知患者如何自我护理呼吸道,对于暂时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要对患者是否存在痰液现象进行判断,若存在痰液,应采取正确吸痰的方式将痰液吸出[4],同时在吸痰时要注意口腔卫生。

(4)无菌护理,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现象,应对患者实行严格的无菌处理,保持病房的通风情况,定期消毒灭菌,护理人员也要避免将病菌带入重症病房,应注意护理时的清洁卫生,佩戴一次性口罩与灭菌手套[5]。

(5)心理护理,由于重症监护的患者本身身体就很脆弱,再加上周围环境与人物的影响,难免会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消除内心的恐惧感。患者也可以通过向家属或护理人员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调节自己的情绪。

(6)饮食护理,帮助患者进食,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高、盐味重的食物以及油炸食品,要多吃一些纤维素含量较高或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适当吃一些含蛋白质的食物和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豆类制品、樱桃、柠檬、橙子等,每天还要饮用适量的水,同时要提醒患者服用药物,按时按量进行服用。

1.3 疗效标准

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事件以及住院的天数,观察患者肺部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与住院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肺部感染与住院情况对比[n(%),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肺部感染与住院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住院时间(d)试验组 45 7(15.6) 10.23±0.34对照组 45 16(35.6) 24.41±1.08 χ2/t 4.731 84.011 P 0.030 0.00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对比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组间比较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对比[n(%)]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指的是脑实质内产生的出血现象,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就算存活,存在肢体、语言或神经障碍的几率依然很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6]。脑出血的致病因素较多且复杂,通常与患者的年龄、生活习惯、家族遗传史、精神状态或有高血压病史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血压突然升高,情绪波动较大或剧烈运动都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诱因[7]。

脑出血发病突然,且病情发展较迅速,当患者伴有头痛恶心、出现意识障碍、语言不利、肢体障碍或发生癫痫等症状,都有可能是脑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8]。临床上针对脑出血患者常采用钻孔引流术或开颅手术,对于轻微出血患者可保守治疗,但出血较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并于重症监护室中监护,但这个过程中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影响患者的预后[9]。因此,为预防ICU 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多方面的护理,包括:环境、病情、药物、呼吸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护理,加强了患者的生命监测,并针对产生的不良事件及时处理,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正确咳痰,合理进行呼吸,给予患者心理抚慰,提高治疗的信心[10]。本文中试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与不良事件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加速患者病情的康复。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减少不良事件,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监护室脑出血肺部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