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0-04-08张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校医在校学生在校生

张静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 医务室,北京)

0 引言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传播速度较快、易被感染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思想观念的开放,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艾滋病的传染性强,可直接影响到各年龄段的人群,其中因在校学生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且思想不成熟,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使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2]。由于艾滋病具有治疗难、预后差以及危害性大等特点,使得临床对艾滋病的预防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校学生也应该加强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3]。在校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基础上,方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概率。然而近期有学者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在校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了解甚微。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我校1700 名在校生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在校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校1700 名学生纳入至本次研究,1700 名学生中初中生600 人,其中男320 人,女280 人;年龄12~15 岁,平均(13.45±1.23)岁;1700 名学生中高中生1100 人,其中男560 人,女540 人;年龄15~18 岁,平均(16.45±1.36)岁。

1.2 方法

所有学生均接受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由我校校医组成的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组织,由校医向在校学生详细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并且详细解释问卷调查表的内容以及填写方式,并在学生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开展问卷调查活动。问卷调查表由本校校医共同制作完成,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具体内容为:(1)艾滋病是由什么病毒进行传播的;(2)是否能够通过外表来判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艾滋病是否具有传染性;(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5)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病毒;(6)无保证或无安全性的输血或者注射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病毒;(7)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病毒;(8)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是否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9)暴露前、暴露后有无预防药物阻断;(10)是否了解艾滋病的检测途径等[4]。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在校学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计算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表的成绩,总计100 分,知晓(60 分及以上),不知晓(60 分以下);(2)分析影响在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的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 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校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通过统计可知,在校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4.71%(1100/1700),其中高中生知晓率高于初中生,男生高于女生,本地户籍远高于外地户籍,高等收入家庭高于中低等收入家庭(P<0.05),具体见表1。

表1 在校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2.2 在校(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表1 中有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预防知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家庭收入、家庭所在地是影响在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P<0.05),详见表2。

表2 在校(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艾滋病是目前临床上危害性极大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后期可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的衰竭而导致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5]。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对性行为的发生率逐渐低龄化,再加上部分地区毒品的渗入,增加了中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性[6]。所以,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防止艾滋病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7]。

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了在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校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原因可能是自身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学校对艾滋病知识宣教力度不够,对艾滋病相关预防工作关注度不高,使得学生对疾病知识的来源较窄,从而导致在校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低[8]。本次研究还发现,高中生的知晓率高于初中生,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说明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原因可能是高中生接受教育程度较高,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习途径增多[9]。本地户籍学生的知晓率高于外地户籍的学生,原因可能是本地户籍学生对周围环境熟悉,拓宽了学习途径。高等收入家庭学生的知晓率远高于中低等学生,原因可能是高等收入家庭更加注重健康教育,家长可能会主动向子女普及疾病知识,从而提高了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10]。

综上所述,当前在校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在校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认识。

猜你喜欢

校医在校学生在校生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基于药学类在校生社会实践调查的人才供求探讨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会计实践能力培养对策探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华东交通大学在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陶革新、徐玉东、李家和作品
浅谈校医在高中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校医对职校生的行为习惯的影响
校医皮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