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角色定位

2020-04-08石欢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辅导员满意度

文/石欢

一、调查数据分析

(一)调查情况概括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18份,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共31个题目,单选28个,多选2个,自填题目1个。从问卷题目类型可以归为:个人基本信息类、个人就业意愿类、对学校提供就业服务满意度类。调查对象覆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九个专业。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关注就业时间分析。从学生关注就业的时间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从学生入学伊始到毕业,每个阶段都有学生开始关注就业,占比从大一到大四依次是7%、15%、53%、25%,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大三开始关注就业,且关注就业时间不受性别、政治面貌以及是否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2.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分析。从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选择工作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行业前景,其次是薪资水平。学生开始关注就业的时间不同,在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在大一大二开始关注就业的学生在选择工作时首要考虑的是薪资水平,而大三大四才开始关注就业的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更多关注的是就业前景。

3.就业观分析。学生就业观是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体现,它直接影响学生择业行为的产生与结果。在受调查的学生中,一半学生接受“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约24%的学生选择不就业继续深造,只有4%的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本次调查也对受调查男女生的就业观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男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而女生更倾向于“不就业,继续深造”。

4.对专业认知分析。在专业认知分析方面,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未来就业情况普遍并不是很自信,5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未来就业情况一般;3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未来就业前景较好;8%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较无前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的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态度最为乐观,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本专业未来就业前景态度最不乐观。

5.就业形势分析。总体来看,大多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有29%的学生对就业形势持理性态度,认为整体就业形势正常;仅有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6.就业行业分析。调查显示,国有企业是他们的首选目标,37%的学生希望能进入国企工作,15%的学生希望进入民企,13%的学生选择其他。在男、女生对行业选择差异时发现,虽然大家的首要选择都是国有企业,但男生其次选择民营企业的居多,而大部分女生选择了其他[1]。

7.就业城市选择与原因分析。调查发现,39%的学生倾向于东部沿海城市,34%的学生对于就业城市没有特别偏好,剩下25%的学生选择留在中部城市,只有1%的学生考虑去西部地区就业。针对于工作区域的选择,本调查基于对以上就业区域进行细分,挖掘学生选择背后隐藏的原因。无论选择在何处就业的学生,影响其选择的首要因素都是其自身在该区域就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除此以外,还有部分选择东部沿海城市生活条件较好。由此可见,机会与生活条件是决定学生选择在东部沿海城市就业的原因。

8.获取求职信息的渠道分析。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受调查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主要为:校园招聘会、各类网站招聘信息、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等。

9.求职中竞争实力与素质能力分析。受调查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认为,最具竞争实力的是专业技能、实习经历、考试证书/技能认证,最后是学习成绩[2]。在当今时代,对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凭文凭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企业在用人时将会综合权衡。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依次看重毕业生的沟通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团队合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策划和组织能力等。可见,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3]。

10.对学校提供就业服务满意度分析。在对学校14项就业相关的满意度分析中,受调查学生对辅导员开展的以就业指导主题的周日晚点评满意度最高,而对其他13所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内容满意度一般。具体各项满意度分析如下表。

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应当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由此可见,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当主要扮演以下三种角色。

表一 对学校提供就业服务满意度分析表

(一)做思想上的引导者

辅导员应当利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为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将思想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调查显示,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更看重未来发展的机遇,而不是仅仅狭隘于薪资水平,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就业价值观。但对于就业行业的选择,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引导学生做理智分析,减少学生对于基层就业和民营企业的误解与偏见。调查表明,国企是学生就业意愿最强的方向,但现实中其招聘要求高,对于高校学生尤其是民办高校学生来说,想要达到标准存在一定难度,且国企吸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有限。辅导员应当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民营企业就业,避免因此错过最佳就业时期导致就业困难现象的发生。

(二)做生涯上的监督者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学生入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便开始了。因此,辅导员应该革新就业指导观念,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形式上不应该停留于理论教育,辅导时间不能集中安排在毕业前的大四阶段。辅导员应当有的放矢开展指导,引导学生制定以兴趣爱好为基点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督促其按步骤不断实现大学生涯规划的不同阶段。在学生大一时,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利用晚点评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不断挖掘个人潜力。在学生大二时,辅导员应当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其不断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其职业生涯道理走得更具个性化。在学生大三时,辅导员要增强学生就业素质,通过晚点评对学生进行类似如何找工作、如何应聘面试等问题,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学生在对就业有提前认知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把握大三这黄金时期查漏补缺。在学生大四阶段,辅导员更多的应当是以加强学生求职相关实操练习与就业前的心理辅导为工作重点,帮助学生进行学生与社会身份之间角色转变。

(三)做信息上的提供者

大部分辅导员都容易忽视对处于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培养始终,辅导员应当从低年级抓起,并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建立动态就业信息系统,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掌握最新就业政策,提供最准确的就业信息。辅导员在就业信息收集过程中,重点留意学生关注的择业因素:就业前景与薪资待遇。留意他们关注的行业动态,为学生提供顺畅的就业信息渠道,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择业决策。另外,辅导员应当时时关注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动,对学生解读相关就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三、结语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与优缺点,能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这为就业指导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意识地、不厌其烦地鼓励学生将在校学习到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辅导员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