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的画家朋友圈
2020-04-07本刊综合
本刊综合
“为谁来补破河山,腕底烟云未等闲。收拾雄心归淡泊,时时曳杖款荆关。”这首诗是何香凝先生的挚友柳亚子在1934年于其画作《为谁来补破河山》上的题诗,反映了何香凝当时坚定的革命信念,也回顾了她近百年的革命人生与艺术经历。
2020年12月18日至2021年2月28日,由何香凝美术馆与北京画院共同策划的“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展在北京画院展出,希望借助两个专业机构的藏品及学术力量,共同推进何香凝艺术及近代美术史相关个案的研究。通过展览,观众从作品及历史文献的观看和阅读中,感受艺术的优雅及历史的真切感。
何香凝(1878—1972年),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何香凝往往以其与丈夫廖仲恺革命斗士的身份为人熟知。这或许是由于其政治上的影响力过于强大,乃至遮掩住了她艺术家身份的光芒;亦或许是其较为复杂和充满气魄的绘画风格,让她难以被归类——2004年7月出版的《中国名画家全集——何香凝》,是迄今为止极少有关何香凝绘画艺术的专著。但无论如何不应该忘记的是,除却何香凝的政治影响,其艺术家的身份始终是贯穿其生命的重要线索,就如著名画家张仃曾在接受专访时所言:何香凝一生投身于美术。
而对于这位在1972年9月1日以94岁高龄去世的老人来讲,如果我们将目光仔细地投入何香凝一生的创作细节中,会更为震撼地发现,她学画之原因、之过程、之变化、之风格、之结果,无不与时代的历程一一对照,而她所经历的种种风云变幻,和她自身面对一切苦难时的勇敢与激情,无不体现在她不同时期的画作中。在历次的革命浪涛中,何香凝的画风以及内涵,也经历着厚重岁月的千锤百炼——当代艺术最为关注社会当下,并与之发生关联。而在一百年前,何香凝同样在社会巨变前选择通过不断的社会及艺术实践介入其中。同时,她也并没有沉迷于艺术语言上的古板推进,她画作的每一处变化,无不应和着时代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古稀之年的何香凝仍然完成了不少巨幅画作,她经常邀约众多国画名家联手作画,这些合作画也因此具有了国画博览的意味。人们从中不仅可以感受何香凝愈老弥坚的凝重画风,还可以观赏到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众多名家的不同笔调和艺术风格。
在何香凝横跨60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她的艺术创作与其革命人生紧密关联,并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面貌。60多年来,何香凝往来于各地,也因此与不同社会团体(“南社”“寒之友社”等)、地域(上海、南京、杭州、北京等)的艺术家存在着广泛的交游,并为后人留下一批精心绘制的“合作画”。此批作品如同近代美术史当中其他“集体创作”行为(如“西北写生”“井冈山系列”“东北写生”“东欧写生”等),可视为新中国美术史中“集体创作”的一份珍贵历史记忆。
20世纪初,何香凝与丈夫廖仲恺东渡日本求学,寻求新知,她于1908年入读女子美术学校的高等科学绘画,同时向端馆紫川、田中赖章学习,《狮》《虎》恰是早期难得的精品。何香凝之子廖承志曾说:“她这个时期的画,都离不开她师傅的格调和画风……其特点是保持着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喜爱明艳色彩,形象生动。”1911年辛亥革命,何香凝随之归国,与民族、国家共命运,她的绘画创作活动也始终联结着其革命理想与人格精神。绘画的风格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步转向古典水墨的审美;创作的题材除延续狮、虎等动物形象之外,古典山水及“君子”题材成为创作主体,如《松·竹·梅》(1928年)、《山水》(1929年)、《松·菊》(1931年)、《青山瀑布》(1934年)、《绿梅》(1943年)、《冰雪暖于棉》(1951年)等是其不同时期的代表。陈毅题跋的《高松立海隅》(1960年)则是他82岁时所作。诚如郭沫若1954年的跋文:“革命乃高度之藝术,先生之革命事业之艺术活动,会而为一,非偶然也。”此次展出的这26件何香凝独立创作精品既体现出先生松柏般的人格精神,也是近代百年历史的见证。
1949年,作为近代重要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何香凝应党中央的邀请,同众多滞留香港的民主爱国人士自香港北上,参与国家建设各个方面的事务,如人民政协、宪法草拟、侨务工作等。晚年何香凝政务之余,安稳的生活为其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从而形成创作生涯的另一高峰期,且与上海、杭州、南京、北京等不同地区的艺术家有广泛的切磋、合作,如杭州潘天寿、南京傅抱石、上海贺天健,及北京地区的叶恭绰、溥松窗、胡佩衡、溥雪斋、汪慎生等。其中,先生与北京画坛的交流尤其广泛,以何香凝美术馆馆藏作品统计所得,达到20多位艺术家。放置于艺术史的上下文,此时“集体创作”的合作画其视觉意义已然有别于古典时代的诗书画“雅集”,一如收藏于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和平颂》巨幅创作,“集体创作”的行为既是艺术交流,同时也呈现出艺术处在崭新时代的社会价值。此次展出11件何香凝与北京画坛艺术家合作精品。
何香凝、汪慎生、叶恭绰、王雪涛作《枫鸟》(20世纪50年代,何香凝美术馆 藏)
20世纪的北京画坛与海派、岭南派等,无疑是近代地域绘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北京画坛因其地理政治的缘故,似乎尤显复杂。各种艺术思潮及艺术理念并存伫立:古典文人画价值体系的延续,如溥儒、黄宾虹等;留学归来的金城、陈师曾以社团及研究会的方式形成崭新的绘画趣味和学术系统;留法的徐悲鸿(国画改良)、吴法鼎、李毅士等;近代美术教育的建立以及20世纪中期开始的新国画运动。纷繁的艺术史线索共同描绘出近代美术变革的历史景象。何香凝所交往、所合作者恰是北京画坛不可或缺的艺术家,他们之中或是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或是新时代艺术样式的创造者。此次展览甄选出19位自20世纪初即活跃北京画坛的艺术家,共计28件精品,试图以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描绘出近代北京画坛的格局,也将何香凝晚年的艺术创作纳入近现代美术变革思潮的研究之中。
此外,展览也辅以相关的历史文献呈现,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关何香凝革命、人生、艺术的历史图片及实物文献;二是摄影家牛畏予所拍摄的包括何香凝在内的9位艺术家肖像作品,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拍摄于20世纪中期,既是时代的艺术品,也是艺术家们珍贵的视觉史料。从摄影史的角度,摄影作品呈现的拍摄艺术可以阐述出国家、时代对“艺术家”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