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0-04-07张敬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张敬尉

摘要:在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压力下,高中数学教学也在新时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升。新時期高中数学教学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新时期教育的特点,立足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积极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文章提出了新时期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052

新时期的教育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有效引导,根据新时期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保证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文章就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一、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观念中的偏差。新课改强调要注重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主要是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不足提出的改进策略,对当前教育有较强的指导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这一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忽视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进而导致课堂中学生自导自演等活动。虽然课堂氛围高涨但实际知识技能以及三维目标并没有实现。其次,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高中数学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广,且理论知识、数学公式等较多,为了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教师常以讲解例题,布置大量习题等方式,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大量的练习训练使学生逐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并且容易使学生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对策

1.数学文化滋养新的数学抽象教学模式

传统数学抽象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实例,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寻找数学元素,同时将与数学无关的部分排除,进而得到数学概念或规律等,这种方式体现了数学抽象的特征,也符合了其要义。但新时期下,以学生的角度来讲,其中则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侧重于对数学抽象过程的重视,而忽视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不仅需要接受教师的指导,同时还应受到数学自身的文化熏陶。

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将生活中的事物抽象成直线与平面的垂直,教师可以给借助教室两个墙面拐角处与地面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抽象:一是将两个墙面拐角处抽象为两个平面的相交处,即一根直线;二是将地面抽象成平面,最后思考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带着数学文化的视角进行数学抽象,则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教师先将立体几何的知识介绍给学生,特别是数学发展史、数学家对立体几何的研究历史等,直线与平面的垂直是其中比较简单的部分。让学生在数学史的学习中发现,立体几何知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过怎样的探究过程。通过这样的认识,学生很容易会对数学产生热情,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透过事物看本质,这同时也是数学抽象的本质。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首先应注重学生对数学深层次的理解教学,利用问题导学、任务驱动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同时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以及独创性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例如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设置独立思考的问题: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L的位置,如何过一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L的位置。设置合作学习问题:如何用直线倾斜角与已知的一个定点写出该直线的表达式,如何用直线上两点坐标求该直线斜率。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发挥学生探究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对直线斜率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他们才能更有效地理解直线方程的内涵。

其次利用数学表达演绎新的数学习题教学模式。习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不仅能有效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渗透数学思想,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抽象概括等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习题课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师生说题、课中学生说教师评以及课后整合说题内容等环节中做好充足的准备,设计出以学生说题为主的新型教学。例如直线与平面垂直教学后,可出示习题开展练习活动:一根旗杆AB高8米,其顶端为A,挂有两条长10米的绳子,拉紧绳子并将其下端放在地面上的两点(和旗杆脚不在同一直线上)C、D。问,如果这两点都和旗杆脚B的距离是6米,那么旗杆和地面垂直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将其进行数学抽象,并用语言将其表达。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习惯,逐步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使其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3.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同时也丰富了教学手段。高中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将数学理论知识直观再现,同时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获取的渠道以及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需求,通过对微课课件、多媒体技术、几何画板等方式的应用,借助互联网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知识全球化的当下,如何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话题。新一轮课改的实施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各种弊端,但在时代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双重压力下,高中数学教学中也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低、主体性不突出,缺乏创新思维等问题。这不仅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品质,注重学生思维以及能力的提升,实现教育改革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秦雪萍.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实验中学524100)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