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员父子
2020-04-07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13期
《幸得诸君慰平生》故园风雨前/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我以前看见我爸跟我爷爷的通信,经常诧异他们总是从蓉沪两地的天气谈起,仿佛不谈天气就不会开头了。我爷爷是老派文人,跟亲儿子说话都要追求一种公允的口气,好象言论不仅要传家,还要传世似的。我爸更过分,唯恐他父亲不知道他继承得很好,钢笔字都要模拟毛笔的笔触,在天气的描写上更力求翔实,恨不得附上一张水彩画——所以他们的信我从不看第一段。还笑话他们是“气象员父子”。我长大以后,心态忽然发生了变化,不太记得是怎么开始的,大概是从我爷爷去世了,我们整理他的旧信开始。我一封一封地专挑第一段,還结合着我爸的看:
——上海今年出不了梅雨了,后弄地低,一条路淹掉,都没办法去小菜场。
——成都好像全年都是梅雨,即便不下雨也不出太阳,幸好我们吃食堂。
——广播里讲有台风,晒台上的花盆都搬下来了,又晴了,但近期也不敢再摆上去。
——今天早上天终于放晴,刚把褥单拿出去又阴了,到傍晚肯定有雨,我有经验了。
——今年冷煞,一盆水泡年糕,忘在窗台上,结冰了。
——成都不太冷,但下雨潮湿,路面泥土很厚,我的胶鞋每只都有三斤重。
看了二十几封往来的信,我才发现,以前跳过的第一段,最好看。爷爷提供家乡的空气安抚我爸的思念,我爸描述异乡的生活告慰爷爷的担忧。外人看着是东拉西扯,但默契就揣在寒暄里。我有时看着会笑,有时看着居然还会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