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浮宫畅想

2020-04-07水纤纤

广西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维纳斯卢浮宫蒙娜丽莎

没到法国卢浮宫以前,在我的想象中,它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着气势恢宏的穹顶壁画,用金叶粉饰的墙壁和天花板,晶莹璀璨的水晶吊灯,以及用画毯覆盖的地板。我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应该起源于自己很喜欢17世纪欧洲女性繁复华丽的服饰,那些女子常常戴着夸张的帽子,拉着宽大的裙摆与王公贵族们在宫殿里共舞。

当我真正走入卢浮宫,才发现这座宫殿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它比不上凡尔赛宫的奢华,却是一座举世无双、文化底蕴很丰富的博物馆。你会被眼前的一切震慑到。这里有太多的历史、传奇、珍宝、文物,恍然间淡入淡出,稍不留神,你就会回到那个时代的瞬间。卢浮宫就像一本建筑史册,你可以窥视它从中世纪至今的蜕变。曾经帝王的府邸变成一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历经了多少沧桑往事与风云变幻,它既可以举办盛大的舞会,也会上演血腥的圣巴托罗缪惨案。从腓力二世到拿破仑三世,我们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众多历史名人为成就它而倾注的心血。据悉,18世纪的欧洲君主们喜欢将自己珍藏的艺术品展示于他人,这些展品初时只能给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们观看,后来才逐渐向民众开放。馆内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宝,每件艺术品都是人类历史和其丰富创造力的最佳体现。或许,这便是卢浮宫在人们心目中永远保持着极大魅力的地方吧。

卢浮宫秉承洛可可风格,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宫殿的飞檐异常华美,顶部高大的人形托寓雕塑、俘虏雕塑以及战利品雕塑一字排开,极富古典气息。一个个圆柱或半露壁柱清晰地界定了每根柱间的跨度,也为这座博物馆带来了无比的庄严和肃穆。

在希腊雕塑馆中,我走过沉睡的海尔玛佛狄忒雕像,走过塔尼斯的狮身人面像,走过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最终停留在断臂的维纳斯女神雕像前。维纳斯是古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她掌管人类的爱情、婚姻和生育。传说她生于海中,在三位时光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绝美的容颜所倾倒,纷纷向她求爱。当然,也包括众神之主宙斯,可他却遭到了维纳斯拒绝,不禁心生怨恨,遂把她嫁给了丑陋的火神赫斐斯塔司。在众神之中,其实维纳斯已有心仪之人,那便是战神阿瑞斯。两人互相爱慕,最终不顾宙斯的反对,生下了小爱神厄洛斯。维纳斯雕像相传发现于爱琴海的一座古墓遗址旁,是一尊完美的大理石雕塑。她美艳动人,身材匀称,衣衫滑落,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她的右臂之所以残缺,源于一个故事。希腊爱琴海米洛岛上的一位农民在挖土时无意中发掘了一尊美丽的神像,这便是维纳斯。这个消息正好传到了一艘法国军舰的舰长那里,他立即赶往现场,想买下这座雕像,可惜身上没有带够现金。结果,维纳斯雕像就被一位希腊商人买下了,并准备运往君士坦丁堡。眼见宝物就要失去,法国舰长很不甘心,便驱舰前去阻拦。双方发生了混战,结果使得维纳斯雕像的双臂在争执中被打碎。后来,米洛地方当局只好出面解决,由法国人花更多的钱买下雕像,贡献给法国国王。因此,维纳斯才被运到法国的卢浮宫。

可见,当年希腊雕塑对人体结构的研究已获得了出色的成就。维纳斯淡定、庄重的脸庞能让我回想起前几个世纪的艺术表现方式,但滑落于胯部仿佛要掉落的衣裙卻昭示着随后几个世纪风行一时的极富感官之美的雕塑风格。在古希腊文明中,艺术就是一种用来探索美与理想外形的方式,雕塑家试图通过雕塑来诠释古典时期最灵动的美,以及一种极富表现力和感官效果的全新元素。虽然古希腊的雕塑作品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是在世界的雕塑史上,欧洲的雕塑也是占据着不可撼动的领袖地位。其中以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和奥古斯特三位雕塑大师的作品称霸雕塑领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看到的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大卫”雕像,这尊雕像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类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因此,米开朗琪罗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我发现欧洲的许多建筑上也运用了雕塑的艺术,或许对于现代生活而言,急剧的变化和快节奏,以及杂乱无章的事物,令欧洲人在心理上更为接纳一种单纯的、简洁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把物体所占有的空间进行了新的塑造,以空间、时间来取代量感,也通过构成雕塑寻求一种建筑新型的表现形式,从而把雕塑要素与建筑要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默立于雕塑前,每一尊都能够令我浮想联翩。它们有的深沉,有的静谧,有的安详,有的风趣,全都缘于雕塑大师们精湛的技艺。雕像虽然是静止的,但在我的眼里,它们的脉搏却似乎在跳动,也有着温暖的体温。在这些负载着历史的塑像前,我感到任何语言都无力赞颂它们。

卢浮宫除了收藏雕塑,还有数不胜数的名画。它的绘画馆所收藏的珍贵画作是世界上各艺术馆所不能比拟的。馆内有一条长达三百米的华丽的画廊,有三分之二都是法国画家的作品,只有三分之一来自外国画家,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花园中的圣母》、米开朗琪罗的《奴隶》等。大画廊曾见证了拿破仑一世和玛丽·路易莎的婚礼,狭长的空间布局,光线柔和的拱顶天棚,一组组高大立柱支撑的拱门,都构成了今日独特的装饰元素。

法国画家马奈有两幅油画《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曾经引发了法兰西艺坛的广泛争议。画面上的女性裸体虽然柔美,但却似乎流露出对传统艺术的嘲讽。马奈没有成名之前,连续六年都出现在卢浮宫里观赏画师们的大作,他被一幅幅画作上那激情洋溢的华美色调、高雅的人物,以及粗犷奔放的人体的线条所倾倒。他心里升起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画有一天也能出现在卢浮宫内。他是一个敢于创新的画家,多年以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面对着爱德华的油画《卢浮宫门口的清晨》,我仿佛看到了数百年前的那一场宗教战争。卢浮宫内,前来参加婚礼的新教教徒们无一幸免,都被卫士们用长戟和榔头毫不留情地击杀。很多人都围在窗前观看屠杀的场景,数千名男人、女人和儿童就这样被残杀,血流成河。还有《委罗内塞加纳的婚礼》,堪称是藏品中面积最大的一幅画作。在加利利城的一场婚宴中,酒不够了,耶稣在六个水罐中灌满水,然后送到主人面前,后者惊奇地发现水已变成美酒,这也是耶稣完成的第一个圣迹。画中古风浓郁的布景、奢华的服装、精美的餐具,以及仆人和乐师都显示出这场婚礼的盛大和隆重。但是这幅画中也暗藏着玄机,画着耶稣的正上方,一名屠夫正在宰杀一只羔羊,而桌上所有人却开始吃餐后点了,这一幕其实正预示着耶稣的命运和他即将遭受的苦难,他是上帝的羔羊,为全人类赎罪的祭品。诸如此类的画作还有很多,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

这些名画也向人们启示着古典主义时期豪华却刻板的大幅肖像终于淡出视线,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个性化作品。艺术家们从此更注重对人物情感和性格的表达,以便能在作品中展示画中人物更真实的一面,能够展示出他们的所思所想,带我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最受人瞩目的名画自然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此时,很多人都围绕在《蒙娜丽莎》的画前,就像是在追捧一位明星。画像被一层厚重的玻璃罩着,享受着特别的保护。我穿越人群,只能远远地观望她。她秀美的脸上含着深沉、温和的微笑,那微笑很神秘,让你琢磨不透。时而你会觉得那笑容很温柔,令人陶醉;时而又觉得笑容里含着哀愁,略感凄楚;时而又觉得是揶揄之状,让人不可接近。更奇妙的地方在于,不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她那温和的目光总是注视和追随着你。达·芬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她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画法,把人物丰富的内心和美丽的外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透过画中人身后的凉廊,还能看到一派瑰丽的神奇幻景。

达·芬奇的命运犹如彩虹一般绚丽多彩。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惊涛骇浪,但他对艺术却犹如无底的海洋深处般平静。他曾经在米兰经受了破灭之苦,目睹了自己的创作被毁于一旦,还饱尝了种种计划落空之痛,就连他家乡佛罗伦萨也并不承认他的才智。达·芬奇一生中画了许多人体骨髂的图形,他也是第一个具体描绘脊骨双S形态的人。他研究骨盆和骶骨的倾斜度,认为骶骨不仅非单一形态,而且是由五个椎骨所组成。达·芬奇之所以能有卓越的成就,与他绘画时喜欢表现人体骨髂的形态有着很大的关系。达·芬奇忘不了那几十幅动了笔却没有完成的画作,他们都是自己未曾面世的孩子。外表平静的他,只有上帝才知道,他内心藏着怎样一团烈焰。

但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达·芬奇画了蒙娜丽莎,她是佛罗伦萨一个商人的妻子。商人弗朗西斯科·戴尔乔孔多很欣赏达·芬奇的画,并推荐自己的妻子做了他的模特。为了让他更好地发挥创作,弗朗西斯科还选择了回避。可这位衣着朴素、举止端庄的夫人却在这位画家面前滑下披肩,酥胸半露,呈四分之三的角度侧坐。達·芬奇被眼前这位夫人敏锐的眼神和神秘的微笑所吸引了,觉得她这一抹微笑的后面隐藏着一颗颤动而深沉的心,体现了一位养尊处优的名媛泰然恬静的内心世界。因此,这一短暂即逝的表情就此被永恒定格在了达·芬奇的画笔之下,纵然世界变化多端,艺术却能将刹那间的美好凝固。

据说,当达·芬奇完成这幅伟大的画作之后,他欣喜若狂,赞赏不已。他觉得蒙娜丽莎的眼神是一座不小的迷宫,这便是上帝赋予人的眼睛的特殊意义。他当时根本不知道,在下一秒钟,眨眼之后的蒙娜丽莎会怎么想?是笑,还是哭?是发怒,还是依旧春风满面?他觉得蒙娜丽莎身上创造出了人的复杂无比、细腻无比的心理肖像。后来,达·芬奇在《眼赞》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呀,你是上帝创造的一切事物中最杰出的一件!怎样的赞誉才能表达出你的高尚?怎样的民族、怎样的语言才能描绘出你的真实的动作?我把它播撒到如此高深、如此广阔的推论中去又有怎样的裨益?通过眼睛什么不能干呀?

在这幅肖像画中,只要你专注地看着蒙娜丽莎的双眸,就会因她那能够看透,并同情你的弱点的眼神而感到局促不安了。她把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那么尖锐,那么深刻,就像把自己的全部经验,自己的整个聪明才智都倾进画中去了,就像达·芬奇看待的世界一样。我们还可以从这幅肖像中找出画家所经受过的生活风暴的一点痕迹,乍看去,这幅画表面上画的似乎是静谧与和谐的王国,但其实就像冷却了的熔岩和灰烬层底下潜藏着滚沸的岩浆的火山一样。因此,很多人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非常神秘,甚至有成千上万的书描写过这一微笑。达·芬奇也很喜欢《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随身携带了几十年,直到最后这幅画被卖给了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才公开亮相,并且从此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

走出卢浮宫,天空中飘荡着小雨。整个巴黎,被温柔的雨包围着,宛若披上了一件轻盈的纱。我的耳边,仿佛萦绕着达·芬奇在书中写下的一句话:皇上、公爵知多少,可有谁去怀念他们,穷困之人又有多少,他们一贫如洗,但却因精神高尚而深感充实!

责任编辑   韦 露

→ 水纤纤 曾用笔名似水纤纤。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理事。咪咕数媒公司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西南六省作家班学员。作品散见于《红豆》《南国博览》等。有作品收录在《邕城诗韵》《中国家风·教子版》。已出版《凤凰纪事》《一代女御厨》《七招唤醒女神气质》。

猜你喜欢

维纳斯卢浮宫蒙娜丽莎
千姿百态维纳斯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蒙娜丽莎”
当代维纳斯的诞生
蒙娜丽莎说
“犯傻”的卢浮宫
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
著名雕像背后的故事
揭开卢浮宫的赚钱秘密
“维纳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