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准则的理论结构及其治理功能研究
2020-04-07禹舜棋
禹舜棋
摘要:政府会计准则以政府会计目标作为逻辑的起点,通过对各理论要素的搭建,使财务管理得以科学、规范地实施,并在核算程序、核算模式、负债内涵和范围等层面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本文就政府会计准则的理论结构会计的目标及会计的要素、会计的计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政府会计准则的过程治理、绩效治理、风险治理及信息质量的功能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结构;治理功能
为推动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财政部先后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存货》等准则,其执行效果和效率备受各方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政府会计主体的管理者应站在新时期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自身的财务管理,以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方式促進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并驱动各项工作的上档升级。
一、政府会计准则的理论结构
(一)会计的目标、对象和假设
政府会计的目标在实现公共委托责任的同时,兼顾决策的相关性,双目标的导向下也就决定了政府会计体系应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所构成。从政府会计的对象而言,其中的政府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报告的使用着提供政府对应的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政府的财务状况情况[1]。这一方式与先前的会计预决算模式有着实质性的进步。政府会计的基本设定在某种程度上参照了企业会计标准的设定的假设,使其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经验情境”的特征,这将使得政府会计的主体在处理事项时能够较为合理地作出假设和推断,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
(二)会计要素及会计确认
政府预算会计的要素暴露的预算收入、支出与结余,在政府会计准则下符合确认条件的项目将被纳入到“政府决算报表”。这些要素与我国长期实行的政府预决算会计体系中的内容基本相同,主要用来反应预算会计的信息。政府会计准则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了政府财务会计要素的部分,在对这些要素的发掘中也充分借鉴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定义和规则,将政府财务氛围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及费用五个要素,可以从定义、划分标准、确认条件、计量属性、计量原则和列报归属等角度进行深入理解[2]。
(三)会计记录与会计计量
会计记录与会计计量是政府会计准则的两个重要的环节。会计记账以借贷记账法为基础,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及编制报告的过程将更为地规范和详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政府资产和政府负债的计量更为地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资产计价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促使政府会计主体能够弹性务实地依据计量的属性和计量的规则展开工作。
(四)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政府预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作为最终载体,即是政府会计主体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政府会计框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会计准则对其组成的机构和编制的基础进行了说明,并就编制过程中以混淆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如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等。政府会计报告体系的内涵也最终决定了其将作为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下的主要成果。
二、政府会计准则的治理功能
(一)过程治理——重构会计标准及核算程序
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将重构我国政府会计的标准体系和核算程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政府治理过程的“可视化”。政府会计准则有力的打破了在地方政府财政实践中的“软约束”,开创性的实现了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行的方式,在内涵上和外延上实现了重构。政府会计准则下从程序上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四个环节新的设定,实现了财务管理的闭环。而这一体系也被形象地称为“用两条腿走路”,将为政府的会计核算的过程性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3]。
(二)绩效治理——确立“3+5”的核算模式
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在适度分离的基本框架内实现了对应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大子系统的搭建。政府会计准则下的预算会计子系统涵盖了预算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的三大要素;政府会计准则下的财务会计子系统涵盖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及费用五个要素。“3+5”的核算模式的确立,使得政府资产、负债和成本运行能够较好地得到反映,同时,也可为政府绩效体系的搭建提供支点,将有助于开启以公众价值为基础的绩效治理模式的全面开启。
(三)风险治理——界定政府负债内涵和范围
地方政府的发展进程中,债务问题开始突显出来,举债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区域经济指标,但字这一进程中以极易衍生政府的债务的风险,一段时间以来,因在地方债务层面缺乏统一的口径及地方债务的计算方法,导致在对地方债务的计算结果上呈现出来较大的差异。就这一问题的成因而言,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未能针对地方债务的内涵和范围建立起统一的政府负债核算标准而导致。因此,政府会计准则的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负债内涵和范围及其确认条件、计量属性等予以明确的规定[4]。
(四)信息治理——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信息化改革的深入,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以提升,基本可以满足财务管理要求。而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也在更大程度对财务信息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会计的分录、财务报表及记账方式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又一轮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应对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或重新引入新的财务管理系统,以全面适应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下贯通系统内部的总账、预算、网报流程,从而推动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成为推动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利器。政府会计主体应积极顺应这一改革的要求,积极谋求新的财务管理策略,以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方式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也对财会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事业单位内部需在模式、程序等多层次的推动的同时,强化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对政府会计准则的学习和理解,多渠道的推动下,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各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岳丹琪. 基于制度理论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J]. 中国民商,2019,(9):209.
[2]李建发,张津津,张国清,赵军营. 基于制度理论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J]. 会计研究,2017,(2):3-13.
[3]郭荣芳. 基于制度理论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9,(11):145.
[4]陈劲松. 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中的政府会计功能研究[J]. 会计之友,2014,(3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