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2020-04-07张春慧
摘要: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在长期的实践中表面研究性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提升高校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上有着较好的效果。故此,本文将阐述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并分析其利弊,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模式;历史教学;实施过程
前言
研究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重点体现在其“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从而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實践中,通过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进行独立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增强其创新意识以及动手能力,是推进素质人才战略完成的重要动力。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有序开展,首先教师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并以此来创设情境。通常来说,教师应当引出历史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并阐明相关的研究情况以及参考文献等,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渐渐提出重点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未知问题的探索热情,以正式确立研究的问题[1]。在对于问题的讨论阶段,教师通常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小组商讨研究方案以及研究手段等内容。
(二)实践体验环节
当进入实践体验环节时,重点需要把控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于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其二是对于所搜集的研究资料的进一步归纳和分析,总结出大概的结论方向。最后就是依据初步总结的结论方向以及所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交流。
(三)展示与考核环节
在成果的展示与考核环节,学生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在班级中进行展示与考核。其中展示的内容重点包含研究观点、创新点、所存不足以及技术分析等。当研究的成果展示完毕之后,就由班级的同学进行分析交流,指出不足或优点,最后再让每一位同学根据分析交流的结果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修缮。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充分尊重的,学生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但是这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就应当受到忽略,在组织教学活动、设置研究课题等重要环节中,教师必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从而更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利弊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优势
研究性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着力培养其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确有其独特的优势之处。
1、充分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但不可否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都承担着探索者的角色,这时候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唯一传播中,有时候教师也和学生一样处在一个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状态[2]。学生与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进行相互交流讨论,能够帮助教师直达学生的内心深处,挖掘学生身上的无限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朝着利于自身的方向健康发展。
2、更利于学生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根据自身的各种经验方法,将诸如理论、法则以及概念等内容的知识,以一种标准答案式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然后学生再对这些知识进行重复记忆。学生长期接受这样一种给予式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养成思维的惰性。而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自身的知识储备,对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思考,大胆提出质疑,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3]。再者,学生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撰写修缮以及报告,不仅能够锻炼其写作能力,更能锻炼其口头交流能力。最后,学生通过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以及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够显著提升其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
3、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问题。故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到科学劳动的艰苦所在,获取收获成功所必须的品质以及感悟收获成功时的喜悦。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助推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将我国青年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抱负的优秀人才提供重要动力。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弊端
1、难以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知识
对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为了培育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该中教学模式的缺陷,导致教师很难将学科的知识完整地传授给每一位学生,通常情况下学生只是对自己所选择的研究内容理解较透彻,但是不再自己研究范畴的专业内容就不太理解了[4]。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在讲义中加大对基础知识的投入,让学生们在充分了解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重点地研究相关问题。
2、教学环境受到约束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必须要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而通常来说,学生对于文献资料的查阅大多来自于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但就诸多学校的馆藏图书来看,是很难以满足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展开的,常常会出现几个学生用一本书的情况。除此之外,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有序开展还需要依赖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学生通过借助互联网查阅资料,应用计算机制作相关课件等,尤其是对于评论学生而言,缺乏必要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将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结语
研究性教学模式以其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与认可。本文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程序作了简要描述,并分析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弊端,相信定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尹琦.论高校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3)93-94.
[2]马建民,陆宁.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6(22):127-128.
[3]樊森.浅谈教学模式改革在高校历史专业课堂教学中的现状与困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2)69-69.
[4]尹琦.论高校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3).93-94
作者简介:
张春慧(1971-),女,山东泰安人,副教授,从事近代史与地方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