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学生化学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审题问题及有效措施
2020-04-07舒月桥
舒月桥
摘要:化学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所以从学生接触化学这门学科起,就要打下良好的根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审题能力愈发的重要。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它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居于首要的位置。审题越是深入,题目中被开发、利用的信息越多,对问题情景的掌控越清晰,选择的思维起点就越准确,确定的方法就越简捷。
关键词:高中化学;审题问题;有效措施
引言:
化学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学科。学好化学,有利于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下,中学化学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答题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基础知识不会灵活运用,不能很好的审清题意等。审题就是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析、转移的过程,任何科学、巧妙的解题方法均来源于对题目的透彻审视。因此,如何处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审题问题是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教学问题
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所以,学好化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当前的中学化学课堂中,比较常见的是老师一股脑地灌送知识,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等学生消化反應这些知识。类似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化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并且,部分老师因为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大量的布置作业、练习题,而忽略了孩子们真正的兴趣和化学真正的魅力[1]。
二、脱离教学困境的途径
针对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审题能力。所以,在新的教学情势下,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整合题目中的条件信息
化学题目中对解题有关键作用的条件,有些可以直接判断,还有一些则需要仔细加以整合。这一过程需要抓住易忽略的条件,正确排除干扰项、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等。
例如,往200ml 0.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 L
有学生这样解答:据题意写出方程,2Br-+Cl2=Br2+2CI-,50%Br-被氧化,即0.02molBr-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224L。这种解法的学生在审题时忽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强者优先规律:此题中Fe2+和Br-都是还原性比Cl-强的离子,所以它们都能被Cl2氧化,但由于Fe2+的还原性比Br-的强。所以Cl2先氧化完Fe2+后再氧化Br-,所以应该这样计算:0.02 mol Fe2+先被完全氧化消耗0.01mol Cl2;然后0.04 mol的Br-再被氧化50%又消耗0.01mol Cl2。所以消耗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 L。
所以在做题过程中,不管是题中的什么条件,都不能忽视。同时对一些干扰条件、做题陷阱要做到正确的排除,还要深层次的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并且要用自己的语言将解答的过程表达出来。学生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从教材当中学到的知识、实验中出现的神奇现象、审题过程中自己的思考等等,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后经过学习使自己的化学水平进步[2]。而且还要把把题中所用到的一些公式总结起来,例如有:对于可逆反应,(1)各物质的改变量之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等等。
(二)回归知识点
在做题时要时刻把握知识点,这类题型主要有概念型和原理型。其中概念型题目的设计源于有关的化学基本概念,因此,只有深刻挖掘概念的内涵,才可确切把握住问题的核心,洞察问题所述情境的实质,从而为正确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原理型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概念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题型,要做好这类问题,关键是审清原理、审清题意。
例如:恒温、恒容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如果按起始物质的量为0.6mol A、0.3mol B和1.4molC充人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值为___。
此题涉及了等效平衡的两种情况:①恒温恒容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的类型,其判断方法是把不同投料方式按照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折算到方程式的同一边,若相同则为同一平衡状态。此题当x=2时就是这种情况。②恒温恒容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类型,其判断方法是把不同投料方式按照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折算到方程式的同一边,对应成比例则为同一平衡状态。此题当x=3时就是这种情况。由此可知此题答案为2或者3。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本题涉及有两种情况的等效平衡,不能遗漏[3]。
(三)抓住关键词,谨防陷阱
一些题目的已知条件有一定的隐蔽性,解答的关键是捕捉题目中的关键词,审题时要做到边读边仔细思考,对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应特别注意,使本来若明若暗的条件、所求或相互转化关系变得明朗化,从而缩短解题时间。
例如,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0-12 mol/L,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Mg2+B. NO3-C. SO32-D. HCO3-
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的常见题型,这种题中常出现“可能”、“一定不能”、“一定能”等字眼,一定要分析清楚。由题意知此题是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所以该题正确答案为D。一定要注意挖掘隐蔽反应,跳出“陷阱”。同时在做题时也要注意一些题中会出现“全部”、“所有”、“绝大部分”、“没有”,类似于这样的字眼,一定要杜绝这些陷阱。
结束语:
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而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必须依靠解题者在读题的过程中认真审题而获得。因此,审题过程不仅仅是整理和分析题目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科素质和能力的一种体现。正因为如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才是值得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张秀锋.高中化学影响学生审题能力的因素浅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8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