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生态化学教学创新分析
2020-04-07谢金恒
摘要: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提出利于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生态化学的提出不仅保证了化学实验的安全性,还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生态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分析和研究十分必要,同时对现代化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态化学;创新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整体发展的最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态化学理念的教育十分重要,使其了解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有害的化学物质有哪些、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以及应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减少或者降低化学物质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伤害,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对其化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以促进其全面发展。比如,在做氯气制作实验时,由于氯气的气味刺激性较强并且有毒,还可以和碱以及其他金属产生化学反应。因此,在进行时需要利用氢氧化钠和多余的氯气进行化学反应,使其被完全吸收,减少由此带来的污染,避免危害生活环境。
一、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生态教学
生态化学不是存在于某一个单元里的具体内容,而是活在每一个知识点里的一种宽泛性概念。对高中生进行生态化学教学时,更多时候需要传递一种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兼具的化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环保的生态教学。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意在通过教学地点的改变、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教师授课内容的丰富等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格。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生态化学教学是教师进行创意化学教学的一个具体实践,对增强学生对生态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具有积极影响。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授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在教室和污水处理厂两个地方进行分步讲解。第一步是在教室里针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知识的具体讲解,先教授离子反应的本质,再教授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之后再讲解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练习与异同,让学生对基础概念有着精准清晰的把握。第二步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讲解——引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观看污水处理的过程,并对其中的第三步:离子交换法:利用固体的离子交换剂交换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污水处理这一步骤反复揣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具体实践。让学生从课本中来到实践中去,双向感悟,切身体会到生态化学带给民众生活的巨大福祉。
二、巧用视频游戏加深学生理解
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针对具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高中理科学生。在生态化学的创新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针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化学知识框架的构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用视频、游戏无疑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加分项。视频可以模拟很多学生不能亲身实践的真实场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游戏可以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引导学生重新定义化学,发现身边的生态化学,利用所学知识回馈生态环境,用行动践行生态化学。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授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时,课堂就可以设计先导视频与趣味游戏两个环节,增强教师授课的层次性。教师需要提前一天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第四章进行预习,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视频,并在视频播放前告诉学生会在视频播放后进行趣味游戏——有奖提问,视频内容包含可回收资源与不可回收资源的区别、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以及如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在视频播放后,教师可就视频中播放的知识点与课本中需要掌握的重难点结合进行提问。比如,如何对煤资源进行保护、如何合理利用海水资源等。教师利用游戏、视频等教学形式对生态化学的进行教学创新,让学生在视频中感受沧海桑田,在游戏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个人体悟,从而加深对生态化学的理解。
三、在微课堂中体悟生态化学
基于生态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贴近的具体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課堂的形式让学生阐述自己身边的生态化学。实践源于发现,就像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永远不可能可能真正了解美一样,没有发现生态化学的学生不可能去模仿、去实践。微课堂是培养学生找寻身边的生态化学、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的最佳途径。微课堂可以作为一种固定形式,教师在每节课之前安排好学生做与生态化学相关内容的讲解。教师在高中化学课上利用微课堂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授关注营养与平衡时,就可以考虑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一个为时5分钟的微课堂展示,要求学生自己准备PPT,学生授课内容应包括关于糖类、蛋白质的基础知识讲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通过什么食物摄入这些物质的,如何健康饮食可以维持营养平衡以及关于食物垃圾的处理等问题。这里就可以结合最近热门的垃圾分类,对厨余垃圾如何分类进行简单的讲解。还可以拓展知识,利用学过的化学反应,对垃圾进行简单的第一步处理。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既不会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讲,也不会增加学生的课程负担。对学生深入了解生态化学,对教师加强课堂创新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生态化学教学不仅是实现新时期高中化学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主要措施,也是打破高中生固定思维模式以及纠正高中生不良思考习惯的重要途径,对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形成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高中教师在进行生态化学教学时需要加强创新精神,注重对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培养。通过持久的、健康的引导使学生具备生态化学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彭光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25).
[2]兰兵.高中化学实验中生态化学理念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12):176.
作者简介:
谢金恒,女,广西桂平人,广西桂平市第五中学助理讲师,从事中学化学教育7年,主要致力于中学生高效学习化学学科创新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