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呵护心灵,启航人生

2020-04-07廖晓红

神州·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

廖晓红

摘要: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是一个需要付出汗水和心血的漫长过程,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中学生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都与学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他们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由学习引起的,例如:学生注意力差,不能专心看书,不能集中思考又或者智力正常,学习勤奋但效果不佳还会因为害怕考试而导致过度焦虑等等。如何辅助学生调控好以上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保证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呢?本文从激发动机、运用策略、摆脱焦虑这三方面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心理健康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很多学生的心理困扰都与学习密切相关。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呢?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愿学习”,懂得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念头,掌握树立正确信念、提供成功体验、科学给予奖罚等激发策略。其次,我们要让学生“会学习”,驾驭相应的学习策略和办法。最后,我们要让学生“会考试”,保持适度的考试焦虑,运用良好的应试技巧。

激发动机,促进学习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保持已引发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目的前进的一种内在过程或自我心理形态。它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所谓内部动机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身产生的愉悦和知足所引发的,是自主性的,没有外界前提参与。如:为了获得新的、有趣的知识而学习。而外部动机是由学习过程的外部要素诱发的,例如:为了得到父母、老师的奖赏又或者避免父母、老师的责罚而努力学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两种动机相互结合、相互转化,共同推动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激发两种动机,我们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树立正确信念

现在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动机缺乏,根源就在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丧失了理想,看不到学习的意义。因为信念和理想对动机有制约和调节作用,学生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提供成功体验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期待鲜花和掌声。有些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会跟着学习的成就感而不断得以增强,而有些学生则因长期的学习不顺利,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对知识失去好奇心、求知欲,以致“破罐子破摔”,所以,教师要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而对于这种在学习中很少体验成就感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筛选易难适合的作业,让他们从中获取成功体验,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完成对应的学习作业,从而提升他们学习动机。

科学给予奖罚

科学的奖励和惩罚,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确认或者否认的深化,从而加固和提高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奖罚,要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注意公正及时;以正面表扬和奖励为主,但教师不要过分依赖奖励,做到奖罚适度、適量、适时,奖之有度、罚之有理,讲究技巧。奖罚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多加表扬和鼓励,对经常接受表扬而持才傲物的学生,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如:对于比较“牛”(倔强)的学生,采取“顺毛撸”(哄教)的柔软式;对于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采取“见好就收”的点化式批评等等。

运用策略,提高效率

有的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不是因为他们学习不勤奋、动机不充足、智力不正常,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主要在于他们学习策略不当。例如: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没有形成系统知识结构,不会听课,不会复习,没能筛选重要考点信息……这些都妨碍了他们有效地学习。因此,我们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学习策略的辅导,使他们成为学会学习的人。那学习策略又是什么呢?学习策略是指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或者完成相应的的学习任务的方法的总称。下面介绍三种学习方法:

制定计划表

古人曰:“凡事预则成,否则败。”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可以让你在学海中游刃有余。

学习计划既要对长远进行规划,又要有近期安排。长远规划时间一般是一年或半年,近期安排则可具体到一周中每天的学习任务;计划内容不是空洞的“上课专心听课,按时完成作业”,而是具体到每周或每天要以什么为重点,完成什么任务,完成多少数量。

在制定学习计划的同时,又必须掌握如何利用时间的技巧。首先,我们必须系统安排学习时间。这要以学校作息时间表以及学生本班课程表为基础,有主次地、灵活地计划一周的学习任务,例如学习、生活、锻炼等事情。其次,我们应该高效运用最佳时间。如果我们根据自身的心理机制及身体状态去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就能更好地实现学习计划。例如,我们早上可背读语、英、史等文科知识点,下午则可做数理化练习题来巩固理科知识点,晚上就可以用来攻克自己薄弱科目等。最后,我们需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学生无论在校,还是在家,除了高效运用整块的时间学习,还要善于利用零散的时间记忆。如:我们可将各学科重点制作成小卡片,随身携带,在排长队等候或饭后睡前等零散时间拿出来看上几分钟,这肯定得到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只要我们坚持把时间的边角余料,积累起来善加利用,就能给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正所谓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结合读与背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学生只是简单地一遍一遍地重复冥记,这样会容易分心,使学习变得枯燥,不利于记忆。这时我们需要采用读背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读背是获得信息,积累知识最有用的方法,是强化记忆的手段。老师要让学生乐于读背,在读背中总体感知。在读背中积累知识,在读背中领悟感情,在读背中运用自如。只有经过读背,才不会让学过的知识像“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绘制思维图

思维图是借助图表来分析问题、理清思路,能帮助学生们明晰和外化他们的思考过程。思维图包含8种图形:括号图、桥形图、单泡图、圆圈图、双泡图、流程图、复杂流程图和树形图。我们现在拿括号图和圆形图做例子吧:

括号图,括号左侧是事物的名称或者图形,括号里面则是物体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分析、理解一个物体整体和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习者建立对事物全面客观的认识和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如: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命的世界》中分析生物的特征。我们可以用括号图老让我们更快、更好地熟知、理解其特征,具体操作如下:

圆形图,它有两个圆圈,在里的小圈是中心主题(需要描述的对象),而在外的大圈里写的是与这个中心主题相关的细节或者特点。即在圆圈中间,可利用数字,图像,词语或别的符号又或者是象征物等等来阐述你尝试了解或着定义的事物,在外面的那个大圆圈,则可写上或者画出和主题相干的信息点。圆形图主要用于列举和中心词有关的各种事物、细节和特征或者把这个中心主题展开来联想,拓宽思维广度。它还可以学习和记忆某一概念或知识点。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作者简介,我们可以这样绘图:

摆脱焦虑,悦纳考试

学生最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而学习过程中,考试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是用考试成绩评价老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班中所处状态,甚至决定学生以后的升学方向。因此,考试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出于以上因素的影响,在备考及应考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考试的预想,出现发愁、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状况,这就是考试焦虑。摆脱考试焦虑,我认为可从四方面入手:

自信训练法

考试焦虑者在考试前老是不自觉地出现如:“我还未复习好呀!怎么办?”“如果考差了,父母会不会骂?老师会不会批评?”“谁谁谁考得可能都比我好”等消极的自我暗示。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客观的知识和存在的事实来驳斥那些不正确认知的成份,指出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例如:针对怀疑自己可还未复习好的消极念头,我们可以这样和自己辩论:“这种怀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上课我非常认真地听老师讲授知识点,按时完成作业,无论从预习—听课—复习等,我都能按照要求积极准备,只要我认真考试、淡定做题,完全没问题!确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重新为自己树立新的自我形象,用正确的认知取代错误的认知。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不但可以帮助自己克服考试焦虑,而且还可以挖掘自身的优点,树立自信心态,从而做到悦纳考试。

调息放松法

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自然站立,两脚左右分开,间隔与肩同宽,双肩自然下垂于两侧,两眼微闭,然后做缓慢的深呼吸,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一呼一吸,一呼一吸……动作如此循环持续几分钟即可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应试技巧法

1.考前复习。学生可先根据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立足整体把握,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复习、抓住关键、分清主次、突破重难点。最后,进行综合性练习,以此熟悉各种考试题型,掌握题型的特点以及答题要求,并利用仿真模拟试卷进行适应性训练。

2.臨场应试。基本答题技巧三十六字:“通读试卷、控制时间、认真审题、先易后难、细心答题、书写清晰、卷面整洁、仔细检查、查漏补缺”。意外情况处理三十六字:“给予积极暗示、转移消极注意、学会自我放松、回忆成功经验、联想不同角度、寻找相关线索。”

3.考后调整。首先,考完之后,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宣泄紧张情绪,如睡觉、运动、看电影、找朋友聊天或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如果在得知考试结果不尽人意时,要学会自我安慰、自我宣泄,尽快走出受挫的心境。其次,要客观评价自己的成绩和在同学中的位置,找出自己得胜或失利的原因,把关于今次考试的失利归究于努力,而不是能力,对自己今后学习重新定位,重建期望,使自己精神百倍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去。最后,对考卷进行分析和总结,因为考卷可以客观地反映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在总结试卷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改正错题,方便今后复习时查看。接着分析失分原因,看看是因审题、原理、思路还是粗心等,从而找到自己的主要问题,以便今后改进。紧接就是分析答对的题目,以便加深对题目的印象或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法。

以上是我从激发动机、运用策略、摆脱焦虑三方面帮助中学生解决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但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只是冰山一角。只有真正理解并贯彻了“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理念,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取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学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5:P58.

[2]罗品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教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6:P16.

猜你喜欢

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