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研究
2020-04-07赵靖华
摘 要:语文是高考必考科目且分值高,其中作文占据高考语文试卷半壁江山,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怎样才能教好作文,让学生流畅地表达所见所想,进而喜欢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论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紧接着从实用性与创新性两方面论述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意见,希望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实用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4-0064-02
近年来的高中语文作文多以材料作文为主,要求学生分析文本,提取关键词,把握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创作出符合要求的作文。这十分考验学生的审题能力,一旦离题作文分数将会与别人拉开很大距离,影响高考成绩。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靠平时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从旁指点,引导学生写作。当前的作文教学模式太过功利化,与新课改要求不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推动作文教学朝着实用性与创新性方向发展,不要只关注学生的作文成绩,而要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真实性,只注重应试
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完全围绕高考作文展开。教师给定各种话题的写作模板,为学生收集大量的名人事迹和名言名句,让学生背下来,印在脑子里,之后根据写作要求选定合适的内容加以拼接。而教师选定的这些话语大都辞藻华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出学生的文学素养,但细读之下,全是泛泛而谈,空话套话,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文字中体现不出真情实感。这违背了作文的本意,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的文学创造性。
2.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
很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学生记录的方法,即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材料,明确立意角度,紧接着让学生自己写一篇作文,或者选取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优点,便于学生日后模仿。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无法达到师生双向交流的效果,仍然是教师单方面灌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外,作文评价方式单一,教师以自己的想法为标准去评判全班同学的作文,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教师有时可能无法理解学生的思想,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会形成片面评价。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策略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体现在教师通过讲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写作要求,以及各种文体写作格式规范,准确把握得分点,提高写作效率,避免无用功。教师在运用实用性策略时要注意把握好尺寸,避免学生过于依赖写作模板,降低创造性。
1.扩大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好比修房子,房子需要打好地基,作文也需要,而作文的地基就是平时积累的知识,阅读量越大,积累的知识越丰富,地基就越牢固。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不断扩大阅读量,写作时才能产生灵感,有话可写,有感而发。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仅要靠教师的指导,更要靠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水平,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扩大阅读量。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向学生不断强调广泛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书籍,不能因为高中课程紧张、学业繁忙就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心思想,提升自我阅读能力。課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文学名著,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阅读。网络信息手段越来越先进,教师要利用这一优势,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作文公众号,或者在QQ群、微信群里转发一些优秀文章,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手机,学会碎片化学习。
2.教授写作技巧
要将实用性原则贯穿于作文教学过程,意味着教师要将写作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写作。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要仔细阅读写作材料,细细品味字词背后的含义,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学会寻找关键词,把握关键点。其次,要正确立意。立意就是要确定文章写作的中心思想,立意要准确,不要偏题,这样才能保证得分。高考阅卷时,每位教师要面对很多试卷,很容易产生疲倦感,而立意新颖有助于吸引阅卷老师眼球。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平时多加练习,学习从不同角度立意。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各自看法,让学生从其他人的发言中获得启示。最后,注意正文的展开。教师的重点在于教授文章布局战略,告诉学生如何将素材详略安排得当,而不是写作素材的输送。作文阅卷时教师可能是一眼而过,考生要尽可能地把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逻辑分明,首尾呼应,能吸引人。教师还应教授不同文体的写作格式,不要只教授材料作文这一种,要全面撒网,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愈来愈重视教学创新。高中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多元的,作文恰恰需要这种特质,因此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这种优势,创新作文教学方式。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所写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缺乏联系,激不起学生的写作激情。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拓宽学生写作思路。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指导学生从细微处寻找写作素材。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定某个观察对象,然后仔细观察,寻找其特殊之处、最引人注意的地方。这样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写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教师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在发散性思维中找到创新点。
2.创新作文评价方式
评价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依据,以往学生写、教师一人评的方式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要改进评价方式,构建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学互评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人的看法都可能不同,这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多方面收集修改意见,而且阅读别人的作品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但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因为学生水平毕竟有限,方法也可能不当。教师要从旁指点,告诉学生如何评价作文,从哪些方面评,好作文的标准有哪些。教师还可以制作一张评价考核表,标明考核项目,如立意准确度、行文流程度、错别字数量等,让学生分项打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写作弱点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师将学生纳入到评价过程中来,能让学生意识到不是写完就结束了,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改出来的,不知道如何修改文章的人是永远不会进步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如何教授作文,怎样才能教好作文,让学生流畅地表达所见所想,进而喜欢写作,不再害怕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实践证明,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作文教学,将实用性与创新性融入到作文教学过程中。实用性与创造性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教师切忌顾此失彼,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二者平衡,指导学生创作出优秀作文。
参考文献:
[1]雷秀玲.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19(10).
[2]杨倩,龙世华.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初探[J].教育导刊,2019(05).
[3]毛团结.反思高中作文教学的缺失探寻提升作文能力的方法[J].科教文汇,2019(05).
[4]程丹.高中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资源的利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5(12).
[5]杨培明.高中作文教学的语境变迁与视觉美学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
[6]张士建.用生活教育理论破解高中作文教学难题[J].江苏教育研究,2012(31).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bility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Zhao Jinghua
(No.1 Middle School of Jing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Jingyuan 730699, China)
Abstract: Chinese is a compulsory subjec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ith high score, and composition accounts for half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apers, which is always a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in Chinese teaching. How to teach composition well, let students express what they see and think fluently, and then like writing,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Chinese teachers.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from two aspects of practicability and innovation, hoping to help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writing ability; practicability; innovation
作者簡介:赵靖华(1981-),女,甘肃靖远人,一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