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决策中的应用与完善探讨
2020-04-07唐玉英
唐玉英
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承担着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的成败以及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本文在简要阐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各阶段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可行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优化措施,以为投资决策提供全面、客观、可靠的参考依据。
投资活动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始终伴随着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可行性研究作为项目投资决策前的重要环节,在项目投资和拟建设前,如何多角度、全方位地对项目相关的市场、社会、法律、经济、技术、生态、风险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系统的调研、预测、分析、论证和评估,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保证企业投资成功、获取长远利益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可行性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项目投资和项目拟建设前的一项普遍性工作,但实践中由于可行性论证的理论系统及工作过程仍存在一些不完善处,使得项目可行性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依然较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作为投资决策辅助职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优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以避免盲目投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讨。
一、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决策中的应用
项目投资活动普遍具有投资数额大、涉及范围广、投资周期长、工程内容多、风险因素大等特点,实践中,鉴于投资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因此项目可行性研究针对的是多因素和多目标的系统,且不同门类的投资项目涉及的研究内容也有所不同,如房屋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可行性研究大致涵盖项目概况分析、建设的理由、建设的必要性分析、需求分析、建设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选址和用地面积的初步研究、场址选择及建设方案比选、建设条件初步分析、建设进度初步安排、招标方案、风险管理方案、项目运作方案、总投资估算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预测等。由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较为繁杂,这就使得整个研究分析过程同样十分复杂,需要在较长时期内不断地进行由浅入深的、不断深化的分析研究、评价和决策,进而全面、系统地预见投资活动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利与不利、成功与失败、主流与支流、成绩与问题等种种情况,从而为项目选择最佳方案和最优决策夯实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按照工作的由浅入深,大致可分为机会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及评估与决策阶段这四大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①机会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为项目设想阶段,主要是进行鉴别投资方向、寻求最佳投资机会、提出建设项目投资方向建议等,从而为初步选择投资项目提供基础依据;②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为项目初选阶段,主要工作为确定项目的初步可行性以及对项目投资活动全过程中涉及到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选型、资金筹措、风险因素、盈利能力等核心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调查研究,从而确定是否值得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可行性研究;③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为项目拟定阶段,工作重点是对各种拟定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建设方案进行对比论证、对财务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预测评价以及确定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等,进而以此为基础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④机会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为项目评估阶段,主要工作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研判,对项目是否可行及对最优方案做出最终决策。
二、当前可行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论证依据不充分,论证内容不完整
我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严格规定,投资项目的可研报告必须全面、真实地反映拟建项目的所有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必須综合考虑到项目投资全过程中可能影响到项目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证论证依据充分,论证内容完整。实践中,由于投资活动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下,可行性研究分析的论证依据不充分、论证内容不完整的现象尤为普遍,有调查显示,论证依据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缺乏详尽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则分析、详尽的行业规范分析、详尽的国家宏观政策分析以及详尽的建设条件分析这四大方面,而论证内容不完整则主要表现在缺乏建设必要性有效性分析、项目建设基本条件全面性分析、有效技术可行性分析、比选方案分析、真实可行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可操作的环境影响和治理分析、有效社会评价和社会效益分析这六大方面。以上种种情况,直接导致可研报告质量较差,参考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
(二)研究深度不够,重点不突出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给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这就要求其必须达到一定的研究深度,同时突出重点内容。然实践中,当前相当一部分单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如需求分析粗糙、风险性因素分析趋于形式化、节能降耗分析缺少具体数据和依据、方案选择单一缺乏多方案论证和比选、项目投资估算不细致估算标准及依据不科学、财务分析来源不真实评价指标和方法片面,等等,导致所编制的可研报告虽然篇幅长内容多,但实质性的可用内容严重不足。以上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可研报告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可研报告作为投资辅助决策的职能,不能给评估者的有效评估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完善可研报告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资料和信息收集,深入调查研究
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是否充分、编制内容是否完整,是保证可研报告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的重要前提,也是从根本上提升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进行编制工作时应加强资料和信息收集,深入调查研究,多角度、多层级、全方位地收集与项目相关的、有效的、可靠的基础资料,保证所获得的基础资料的广度性和深度性。同时,数据或资料的不准确同样会造成可行性分析的重大误差,削弱其质量,因此还要做好资料的核实与识别工作,通过去伪存真获取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在保证资料的全面性的基础上,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以满足编制工作的需要。同样以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例,如项目概况分析需要搜集的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名称、类别、总建筑面积、所处位置、工期要求、概预算等,而项目建设的理由则需要搜集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及专项规划、相关政策、资源规划布局、社会与市场需求、现状及问题、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当前,国内市场在信息搜集方面透明度依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搜集工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便利,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除了借助以往的电视、报刊、政府统计部门等渠道以外,还可以借助SCI、SSCI、SCIE、CNKI、万方、维普等网络资源建立可行性研究数据库,完成对所需资料的挖掘、收集、获取以及更进一步的梳理、总结、筛选和处理,进而有效促进可研报告质量的完善和提升。
(二)注重研究深度,突出重点内容
我国《工程类别及等级》将工程项目划分为房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程等不同的十四大类,这些不同门类的工程项目在各方面均有其固有的行业特点,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在内容、指标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则详细地对不同类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内容、深度方面做了规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严格根据不同门类、属性的项目特点按照文件中的规定进行落实,对核心内容进行侧重研究,切实做到有主有次、重点突出、深度适合。同样以房屋建筑工程投资为例,实践中很多该类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风险评估方面形式化问题明显,其后果轻则导致所投资项目建成后没有市场产品严重积压,重则导致项目失败企业损失惨重,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我们应将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可能遇到的决策风险、贷款风险、市场销售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等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深入、重点的分析,尽可能做到数据可靠、论证严密、深度和广度适当,以帮助整个项目投资活动做出明智的决定,选出最佳的投资方案。
总之,实践中一个项目无论其投资主体是政府还是企业,在投资全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的任何一项选择和决定一旦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投资项目失败或是项目建成后产值低效益差,给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要切实减少投资风险,实现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在进行投资活动前从项目总体的角度出发,做好全面、透彻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全面、客观、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有效保证投资项目实现“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建设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者单位:广西富腾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