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赛艇专业运动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20-04-07杜芳玲高国荣
杜芳玲 高国荣
摘 要:在我国,竞技体育非常特殊,最早实行了世界上独有的举国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因素显得尤其重要,认为“三分训练,七分管理”。随着社会发展,现行体制、机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有着独特优势,并为中国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金牌总数世界第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世界诸多国家已开始学习我国的举国体制。
关键词:关键词 赛艇 专业运动队 运动队管理
中图分类号:G8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c)-0221-02
1 专业运动队管理现状
1.1 专业运动队
专业运动队是指我国为了实现竞技体育的突破,立于世界之林,为国家荣誉、民族气概,通过竞技体育的引领作用实现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专业运动队分国家队、省队、市队以及业余体校。运动队从最初只有教练员、运动员、领队到2008奥运会备战周期的复合型团队,逐步变得更为科学。随着近年来协会实体化改革浪潮,运动队实体虽没有大的变化,但管理和参赛、训练都随着发生了重大变化。
1.2 运动队管理
王凯珍教授研究了我国各项目国家队的管理,先后实行过3种管理模式。从时间上划分,1985年前一般实行领队负责制,1985年后多数实行的是主(总)教练负责制,部分项目(如排球)从2001年开始实行队委会制度。3种管理模式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第一种强调领队的政治领导作用;第二种突出主教练业务上的全面指挥权;第三种队委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更重视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整合全队资源。
1.3 精细化管理
竞技体育的训练水平提高本质上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和训练方面雖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但竞技体育的训练不是加工厂的标准,这个行业培养的是特殊人才,需要有特殊的管理,要灵活运用,精细化的管理在尊重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要随着项目、人员、环境、社会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才能更加精细,更加能够使用发展需求,才能不被淘汰。
2 运动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2.1 体制、机制问题及对策
鲍明晓教授认为:举国体制在我国的语境下特指政府设定一个重大发展目标,并利用行政权力调动一切资源、整合多方力量,推动并达成目标实现的工作方式和运作机制。在国际体坛,由于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不直接主导和主控体育发展,我国由政府组织领导并推动的体育发展方式也就被指称为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它的基本内涵是,以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争创优异运动成绩为目标,以国家队建设为龙头、省级专业队为中坚,地(市、县)业余体校为支撑,以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统筹计分为调节标杆,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和运行方式。随着我国体育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快速提升和支撑体育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举国体制在当下的运行中也确实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体制运行效率递减,聚合和协同的能力薄弱,制约市场与社会参与,多元综合功能发挥不畅。但不管机制如何运作,不能偏离竞技体育的本职,只要是出于为成绩考虑就能服众,采用了公平公正的评定标准,就能合理的运行,一旦出现私心,运行就会有偏差。
2.2 行政领导与专业人员的关系问题及对策
刘平教授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二元领导发生的冲突进行了研究探讨,认为我国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是由领队、教练、运动员三方主体组成的体育团队,在管理模式上属于二元领导模型,领导层为以领队为行政领导和以教练为技术领导组成的二元领导结构,是引发内部冲突的主要管理机制因素;教练员与运动员沟通不足、教练员和运动员学习能力不足、运动员价值观和认知水平低、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本分配制度不健全等,是引发运动队内部冲突的主要原因。各队伍应设总教练,建立全国统一的训练体系、模式。行政领导没有必要专研训练,管理训练,由总教练负责,行政领导管训练会带来很多的、很难调和的矛盾。围绕训练出成绩的团队建设根据项目需求,以总教练需要来建设。需要行内顶尖教练,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2.3 政策的延续性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多数竞技体育项目是从西方引进的,项目的发展规律、训练规律等均处于学习发展阶段,应善于学习引进西方的理念。很多项目发展越缓慢,出现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行政领导在经常变,教练也在经常变,相应的政策出台也就频繁。出台的相应政策也应经过深入研究,不能换一届领导就“为了新而新”进行改革创新,不仅违背项目发展规律,而且对项目发展有破坏。竞技体育的成才需要时间,需要尊重10000h法则,需要持续4~6年的专业训练,需要继承发扬好的经验及理论。
2.4 各专业领域人员的系统性发展问题及对策
不管是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其实均需要相关知识和技能,管理人员同样需要管理技术来开展工作,也可称为管理艺术。我国2004年、2008年的奥运会备战周期培养出了很多的专业人才,很多有功人员转岗位,同时转了项目。国外一些科研专家,终身在研究一个项目,到了快退休的年龄才出了经典的成果。所以,各专业人员想提高真正的水平就必须坚持,从管理层面上重点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职业管理者、教练员、科研人员均应发扬工匠精神,做出高精尖的成绩。
2.5 行业专业化体系建设问题及对策
任何行业必须有独特的专业发展体系,不管是人才培养,行业标准,还是行业操守,均应有发展的体系,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有行业的领军人物,重点研究系统性的建设问题,不管会竞赛改革,还是训练标准建设问题,还是市场化运作问题,均应真正研究分析,逐步建立,而不是推倒重来。现在的训练发展,需要有一个业内专家来整合多方力量,有效运转,不是这新那不新的问题。
3 结语
中国的竞技体育改革在全面展开,相应的运动队管理也应快速做出调整,积极适应,要更多深入研究,否则,我国的奥运会金牌排名可能会再次下滑。改革是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在实现运动队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上,必须要处理好以下问题:举国体制的机制运行问题、行政领导与专业人员的关系问题、政策的延续性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各专业领域人员的系统性发展问题;行业专业化体系建设;评估体系的标准问题。
参考文献
[1] SOTIRIADOU P,BOSSCHER V D,著.高水平竞技体育管理[M].田慧主,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
[2] 田野.从美英日奥运备战模式展望中国运动员2020东京奥运会前景[J].体育文化导刊,2018,10(10):1-6.
[3] 史康成.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J].体育科学,2004,24(12):7-10.
[4] 体育管理制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N].北京青年报, 2005-02-04.
[5] 张云芳.谈运动队管理的领导艺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96.
[6] 杨树安.新时期运动队的领队工作[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0(2):6-8.
[7] 治学.我国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构想[J].体育文史, 2000(6):7-9.
[8] 王凯珍,雷厉,潘志深,等.国家队管理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29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