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研究

2020-04-07张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体育锻炼预防措施

张斌

摘  要: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政府还提出“阳光体育”这一口号,鼓励学生多多加强体育锻炼。但是在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情况经常发生,对学生的健康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而且也损害了学校和老师的形象,因此,如何预防在体育锻炼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对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进行探究。

關键词:体育锻炼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c)-0104-02

在体育运动中,许多学生缺乏有关的运动知识,所以在锻炼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运动伤害,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还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运动损伤而言,预防更加重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同时做好关于运动知识的普及工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  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运动损伤是指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的特点有关。和运动相关的肌肉软组织损伤,都可以归为运动损伤的范畴。例如:擦伤、流鼻血、扭伤、挫伤、脱臼,等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加各种运动的人群也在不断的增加,如骑行、跑马拉松等各种运动随处可见,在这些运动过程中难免会有受伤的情况,所以将所有和运动相关的伤害以及以后影响运动能力的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相关的运动知识。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发生运动损伤之后,没有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得运动事故不断发生。其次,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有些学生未做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这会使得肌肉的伸缩能力欠佳,力量不能发挥到最佳,动作不协调等,这就大大增加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正式运动的内容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或者缺少专项准备活动也会造成运动事故。此外,学校的体育器材设备陈旧老化,或者器材固定不良、质量不好以及器材的重量和学生的年龄、体重不适应等,也会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2  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

2.1 严重性

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严重性。在体育运动中,虽然大多数的运动损伤是轻微的,但是也不排除发生较为严重的伤害,会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事故,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家长带来负担,而且对学校、老师也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

2.2 个体性

在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一般为个人,很少出现集体性运动损伤的现象,这和一般学校事故的差异比较大,在一般学校事故中,集体性事故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学校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个体性的存在,不管在进行项目训练还是在接触体育器材时,一般都是以个体为单位,即使在一个小团体中出现运动损伤,那么也是一个人受到了伤害,而不会所有人都发生运动损伤。

2.3 意外性

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大都具有意外性的特点,而故意伤害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由于学生、老师或者同学的疏忽过失,所以才导致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而故意伤害的例子很少见。一方面,对于体育老师而言,他们有责任教育、保护自己的学生,而且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比较强,所以体育教师不会存在故意伤害学生的想法和行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体育运动中存在一定的竞争对抗因素,所以学生避免不了会发生肢体接触,那么同学之间就可能会违背体育竞技的原则,从而给双方带来一定的身体伤害,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运动双方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造成的,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性,但是故意伤害对方的情况几乎不存在。由此可见,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大都是意外性的。

2.4 多样性

根据调查显示,在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中,例如篮球、羽毛球、跑步,等等,都会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学校开设的体育运动课程多种多样,这就造成了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无论是具有对抗性的羽毛球、排球等运动,还是不存在对抗性的跑步、健美操等运动,都有可能发生运动损伤。而每一个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造成的运动损伤的程度也不一样,由此可见,多样性是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又一重要特点。

3  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管理

体育器材的陈旧老化是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学校要定期的对体育设施进行检修工作,同时做好训练场所的清洁工作,对学校操场周边的建筑物也要进行检查,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尤其是在上课之前,体育老师一定要认真的对课上需要用到的器材进行检查,同时对学生的着装以及身上所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一定要在规定的地点进行。

3.2 做好处理运动损伤的紧急预案

有一些运动事故具有可预见性,所以,学校要根据这一类事故的特点,研究并且做出一个处理运动损伤的紧急预案。有些严重的运动损伤发生之后处理起来很困难,容易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慌乱,这时一个合理的紧急预案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体育运动前,学校要准备有关的物资,同时安排专业人士随时待命。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关于预防运动损伤的讲座,并且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关于自救的方法,让教师和学生多多了解一些关于急救方面的知识。

3.3 建立完善的体育运动教学体系

首先,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有关体育运动和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树立起牢固的防范意识。在训练之前还要做好准备活动,不仅要让躯干、肢体的大肌肉群和关节活动充分,还要注意到各个小关节的活动,从而防止肌肉和韧带出现损伤。其次,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必要的防护工作,利用好相关的安全设备,保护学生不受到伤害。如果一旦发生运动损伤,要马上停止运动,及时地采取救助措施,避免伤害进一步扩大。最后,在运动结束之后,要做好放松活动,舒缓肌肉,使得情绪逐渐恢复平静。通过实施这样一套完善的体育运动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地避免锻炼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进行探究,使人们了解到了预防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发生的重要性。因此,学生要重视对于运动知识的学习以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同时体育教师要做好处理运动损伤的紧急预案,进而做好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保证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原艳玲.高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恢复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7(8):11-12.

[2] 王立新,刘桂芳.学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恢复及避免方法[J].大观,2017(12):241.

[3] 陈朝龙.论高中学生篮球队的训练方法与技巧[J].运动,2017(3):128-129.

[4] 王东礼.基于损伤风险认知模型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4):145-147.

[5] 张绍环.中学生运动风险认知与损伤和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5):169.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体育锻炼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