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要素”的课程再设计策略
2020-04-07曹红燕
【摘要】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存在诸多隐性要素,这些要素对课程的实施、课程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情绪、缄默知识、隐喻思维、模仿行为是四种重要的隐性要素。为使这些要素能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实施,在环境营造、学程设计、对话机制的建立、课程资源的挖掘等方面应予以关注并给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情绪;缄默知识;隐喻思维;模仿行为;课程再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0-0067-03
【作者简介】曹红燕,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小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高级教师。
课程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施,一般意义上都指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科结构、教学形式、课程制度等诸多可见可感可操作的要素。然而,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脑科学、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对课程的审视,除了关注这些显性要素外,还应该关注相当一部分原本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的“隐性要素”。这一部分“隐性要素”真实存在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且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或干扰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实施中“隐性要素”的剖析
1.情绪。
脑科学家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于1994年提出:情绪对于决策尤其是社会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并进一步证实,情绪是推理的一个组成部分。[1]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绪并非只是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的基本体验,它对学习兴趣及思维的激发与推动,对认知活动的推进,对学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良好的情绪体验,是陶冶情感,磨炼意志,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高效思维的内隐高级动力,其功能与意义不容忽略。
2.缄默知识。
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它依存于学习者隐含的经验直觉中,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的知识类型。缄默知识不同于课程中的显性知识,它无法被量化与书面化,它的内隐性决定了它具有浓重的个人倾向。在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中,缄默知识远远大于显性知识,是组成一个人知识结构的重要板块,也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重要成果。
3.隐喻思维。
隐喻思维是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式。通过隐喻思维,学习者超越事物的外在属性与事物间差异性,直接抵达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另一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正是由于隐喻思维的运用,学习者才能够有意识地建构熟悉与不熟悉、具象与抽象等事物或观念之间的关联,使理解成为可能。”[2]隐喻思维不是复制式地重现,而是新的元素介入并产生作用后的经验集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隐喻思维是重要的思维方式,能帮助学习者跨界域探究,促进学习者经验的习得、理解的达成与意识的发展。
4.模仿行为。
示范、模仿,是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模仿始于观察他人,对学习者自身形成则是从审视到改进,再到审视的螺旋上升的不断循环。模仿是一种本能,它既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终身存在的一种能力。模仿既存在有意识模仿和无意识模仿之分,也有低层次的行为习惯的模仿和高层次的思维方式的内在模仿。在课程实施中,随着学习者模仿的主动性、自动化及模仿内涵的加深,学习者就能成功习得技能,适应文化。
二、基于“隐性要素”的课程再设计策略
(一)调动积极情绪体验,环境营造应兼顾物质与人文
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方位的促进。课程实施的场景中,良好的物质环境承載着育人理念,同时对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常所说的物质环境,大到学校富有特色的建筑、宜人美丽的自然环境、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生动活泼的游戏场所,小到适宜美观的教室布置、安宁休闲的阅读角、正能量的标语、宣传画……它们都是无声的语言,能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向上。
人文环境在课程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促进学生产生积极情绪。人文环境广义上指课程制度、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一系列的软性的文化氛围,狭义上指师生、生生、课程范围内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交往模式和人际关系。学习过程是学生与他人进行的双向交流,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交往模式,有助于学生悦纳自身与他人,全情投入学习。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适时鼓励启发学生,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与心理沟通融洽,学生的情绪体验处于深层次的愉悦状态,课程中的人文熏陶、认知教育、审美浸润等目标才能得以高质量实现。
(二)基于缄默知识的特性,学程设计应科学而丰富
1.基于缄默知识的默会性,学程应具有体验性。
缄默知识最基本的特性即默会性,不可言传,无法形式化,但其内在本质逻辑自洽,学生的个体理智、个体认知、个体技能与其紧密联结。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无法通过言语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学生也无法通过被告知,就掌握缄默知识。因此,学程设计应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实践体验的场域,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探究,身心亲历,在不知不觉的体验和实践中,学生不仅更易掌握缄默知识,主体地位得到保障,也更能够保证学习中的自我意识与主体能动性。
2.基于缄默知识的直觉性,要让孤立的活动有隐性联结。
缄默知识大多数通过学习者的观察、模仿、顿悟完成,所以无法对它进行理性架构。课程设计中会涉及相当多不同层次的领域、不同侧面的活动。基于缄默知识的直觉性,这些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活动应相互贯通,教师在设计时只有找到内在联结点,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的直觉领悟。
3.基于缄默知识的生成性,应动态把握学程。
教学过程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充满不确定的因素。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思维、情感、知识背景等个体属性各不相同,且无法统一,教师无法预测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果,但应掌握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做出预见,灵活地把握教学节奏,随生成而变,随动态而变。
(三)促进隐喻思维的培育,对话机制应真实而有效
“从隐喻思维的发生机制看,思维的过程不是事物与事物的简单映射,也就是说,观念到观念的映射性输入并不是思维。”[3]隐喻思维的培育,需要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学习者的认知、经验、思维、价值观等相互碰撞,经由观察、模仿、剖析、判断、反思等活动才能逐渐形成。因此,课程设计中,构建思辨性对话体系,形成对话的文化氛围,架构真实有效的对话机制,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比如,教师应具有倾听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发现,当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时,应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再行判断,而不是以标准答案、教材书本,甚至权威答案即刻予以否定。教师也应掌握良好的对话表达方式,会点拨引导,但不灌输告知,会创设情境挑起思维冲突,因不同的教学内容施教,因不同的学生施教。教师还应充分给予学生思维空间,摒弃教学功利性,不追求快、多、省,充分保障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深度和广度,让对话真正发生。
(四)推动模仿行为的发生,课程资源应予以充分挖掘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有其示范性,而模仿行为是具有偏见性的,学生将更倾向于模仿自己喜欢的、敬重的对象。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模仿行为的发生,应多元打造教师个人魅力,使之成为课程中良好的隐性资源。教师应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自身广博的知识体系、良好的道德修养、较高的学科专业素养、独特而吸引人的教学风格……都是学生模仿行为的对象。从小的方面来说,教师的仪态仪表、言语习惯、做事态度等,也都將成为学生模仿的因素。
除了偏见性,模仿行为还具有自觉性。模仿行为发生在自觉状态下,这决定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延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课程的实施不要局限在教室和课堂,学校的其他非正式学习场所、学习时间,以及学生的生活场景、家庭、社会场景、人际交往的真实情境,都可以拓展利用为课程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学生的学习场景将更自然、更广阔。
【参考文献】
[1]陈时.语文教育中的隐性要素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8.
[2][3]周莉莉.隐喻性思维:认知视阈下的隐性课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