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cGIS下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建立与研究

2020-04-07张荣华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数据库

张荣华

【摘要】农村宅基地使用和经营情况与农村土地生产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为了准确的获取农村宅基地界限权属和范围,合理保护农村宅基地人员补偿安置,实地搬迁、用益物权等。相关的信息系统,精确安全在进行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需要采用先进技术,利用组建数据库开发环境等技术,在构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数据库设计,完成数据入库、属性编辑、地图输出、数据检查等功能,满足国土部门对农村宅基地数据管理的需求。

【关键词】ArcGIS;农村宅基地 ;数据库

根据物权法规定,农村宅基地指的是满足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生活需求和家庭副业生产需求。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模式下,分配给农户使用的宅基地以及附属用地,农村宅基地的经营和使用情况,与农村的生产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于农村宅基地的界限、范围、权属进行准确的确认,合理保护农村宅基地。进行宅基地用益物权、征地搬迁、人员补偿安置等,在建设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方面,发挥技术优势结合计算机能力和GIS知识技术,实现对农村宅基地信息收集,以宗地为核心实体完成信息的统计分析、辅助决策与图表结果输出。利用平台建立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流程,对数据采集、编辑和入库等进行说明。

1、系统建设要求

1.1数据格式,依据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基础,参照全国土地调查相关的数据库标准建设要求,形成了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的种类根据农村宅基地的信息管理要求,包括宗地,也就是土地使用权人的土地权属界址范围等指定地块,也包含土地批准、用途权属性质、介质点数、介质线包括介质线、性质、分类代码等属性信息,行政区域权属性质,地籍区域数集、地籍子区数据、集区代码、属性信息、房屋层数、房屋结构等[1]。

在数据库的功能上,要求以宅基地数据管理工作业务流为导向,建立农村宅基地管理法法规,将适量数据和其他属性信息进行一体化管理,系统,要求能够进行数据的增加删除移动采用变更编辑的方法,对数据控制中的宗地界址地信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查询和管理,能够进行文字、图表、资料输入、输出,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农村宅基地信息化管理属性批量编辑,基础数据入库信息查询,完成农村宅基地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和智能化管理。

2、ArcGIS下平台的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建设技术路线

根据农村宅基地数据设计要求,方案对系统进行数据化设计,采用组建以及数据库进行GIS的二次开发。以ARCGIS完成宅基地数据库、创建、属性编辑、地图输出、数据检查等I其技术路线为下表。

數据库设计首先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输出空间信息理论方法的应用。作为一种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模型分析的方法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空间数据实时提供多种动态的地理信息,用地环境系统研究产生最新版本,能够让用户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部署GIS功能和业务逻辑,面向对象建立数据模型[2]。

3、系统实现

3.1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建库的总原则是在GIS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参照农村土地调查规程以及集体用地使用权的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监理乡镇村等级级别的数据库,将所有土地权属作为等级资料,实行数据化的无缝化、信息化的数据存储。建库后进行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础地理信息等文档地籍数据的存储,建立的档案包括空间数据、档案数据、属性数据,地籍测量空间数据成果,包括土地权属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土地信息要素,提交的数据成果格式为VCT、SHP格式,空间数据包括界址点、界址线、房屋地雷的图形等。属性数据成果哟啊建立注册登记表的数据,形成MDB格式下的数据文件,属性数据来源于申请书、调查表、审批表、登记卡等。宗地档案影响数据成果以及所有的资料要求具备等级审批表单。

采用支持面向对象技术的数据模型,在系统处理和使用空间数据上能够形成数据库,形成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型多种多样,在进行数据库创建是根据数据库设计的表结构,自动创建农村宅基地数据库,设置相关单位信息坐标系和比例尺计量单位,导入数据之后实现数据浏览功能,包括放大、缩小、实现漫游和数据入库,进行外部数据入库界址点和界址线的处理图形勾画,导入外部数据,包括CAD数据、XY坐标文件和符合规范的外部数据库。在系统中进行编辑部分矢量图形不能外部采集的情况下,系统可以提供内部的图形勾画编辑,进行外部调查数据成果,再将数据进行自动的输入。在属性编辑上对于导入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系统内的直接勾画,实现系统中补充部分的属性的编辑,比如界址点属性赋值、界址线属性赋值和自动编号,对界址点和界址线进行批量添加属性,对界址点进行编号。

3.2数据库的设计上,建立农村宅基地及数据库的目的是以宗地为单位进行农村宅基地的调查数据的整理,建立在空间数据库中,符合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数据尽心更有效的管理和组织,便于空间数据的查询和分发以及制图,建立农村宅基地数据库系统能够帮助社会发展,动态地满足经济社会的土地宏观调控和国土资源管理需要,为宅基地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提供空间数据和工地建设用图。农村宅基地数据建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数据准备,包括基础数据获取,一部分是确保数据可用i选哪个,一部分是监理宅基地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联。在数据检查上,包括数学基础、检查要素层和要素几何特征检查,对数据库的空间参考信息进行检查。例如采用高层标准,检查高层系统是否符合数据库建设要求,检查空间参考是否包含代号,要素层齐全是否、一致性与否。要求检查要素图层是否完全创建要素曾几何特征,检查包含了图层数据介质线、线层以及线状图层重叠检查,拓扑关系的检查。数据输出中,对于界址点和成果表进行符号的输出,包括批量输出宗地图、批量输出分幅图等。

依据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建库的标准,在GIS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参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数据库建设要求,以近期的地籍测量建立相关的数据源,包括地籍数据库等,要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在图层范围内要进行建库内容的设定,如土地权属基础、地理信息等,并进行数据建档[3]。

3.3建立数据库设计思路,第一部分是数据准备,包括获取基础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在第二部分建设宅基地数据库,建空间数据和数序数件数据并进行关联。在农村宅基地调查与制图上进行权属的调查,基本单元是宗地包括地籍测量和权属调查,农村宅基地调查也称为地籍调查,包括准备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等。

3.3.1宅基地数据入库利用已有的CAD数据转为.mdb文件,打开属性表开始编辑添加权利人字段,根据地图显示信息定义坐标系统,在每个要素类上点击右键属性出现对话框,点击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坐标系统连接和关联,要实现属性表的连接与关联,依据字段名称进行属性数据合并,依据空间位置进行连接和关联。

3.3.2实现整个文档的保存,存为.mxd格式的文件,将各个要素转换成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根据需要建立地理数据库,启动Arc选择存放路径新建文件,建成数据库.

3.3.3在数据过程中将各类文件转成数据库格式启动,ArcTOOLBOX选择需要转换的要素类和转出位置,利用权利人字段进行连接,属性表中有相同的权利人字段,要防止数据冗余,将字段所有文件进行删除,全面完成数据库建立。为保证数据库准确性,在建立完数据库之后,还要将关联图片进行数据合并和对照。

3.3.4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进行宗地和地籍的测量,农村值啊基地调查要纪念性检验验收、成果资料的整理和归档,还要进行地籍信息的土地权属的调查。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根据调查计划,将通知书送达调查宗地进行留存。

结语:

农村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和科学化,使得土地信息管理工作能够将外业测量成果进行数据库的数据储存分析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從土地当前的管理政务现状出发,做好技术路线设计、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等,保证系统操作稳定、性能稳定、界面友好,能够将宗地信息以及相关联的地形图等数据信息加以直观显示,方便用户使用。

参考文献:

[1]曹林燕,陈红飞,王莹.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数据库建设浅析[J].冶金与材料,2019,39(4):147-148.

[2]钟祁福.宅基地确权数据库建设[J].低碳世界,2017,(35):34-35.

[3]黎家宁.浅谈基于MapGIS建立扶绥县农村宅基地数据库[J].中国化工贸易,2017,9(11):250.

猜你喜欢

农村宅基地数据库
数据库
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问题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