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20-04-07王玥

职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中职学校

王玥

摘 要:新时代,国家急需具有高素养、高技能的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高度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本文阐述了培养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从建设工匠文化、完善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校企合作三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中职学生  工匠精神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可见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其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层群体,应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本质,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彰显自我价值,实现技术进步。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古代,工匠精神一般指传统手工艺人对自己的手工作品认真负责、追求完美的精神,朱熹在《论语集注》说,此“言治骨角者 ,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即使是现在,人们依旧认为“工匠精神”只是针对于手工技艺领域。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具有新时代的内涵,其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四方面。新时代赋予传统意义的“工匠精神”以新内涵,它不再单纯地针对传统手工技艺这个行业,而是各行各业都要追求的目标,它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而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的一环。

二、培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1.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我国GDP总量首超90万亿,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我国已经具备了产业转型的经济实力。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应大力响应国家倡导“工匠精神”的号召,从学生接触职业教育的之初就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品质,促进学生技术与品质双向发展,使学生成为未来优质技能型人才后备军,以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

2.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企业岗位中不仅能用精湛的技术解决技术问题,也能保持对自己职业的热情、追求产品的完美并积极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

1.社会工匠文化的缺失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大家普遍追求“付出少,来得快”的经济效益。受此影响,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不想去一线工作,甚至轻视技术工人。虽然近几年工匠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和一定传承,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社会各界对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印象有了些许改变,但是公众仍然不能从心里尊重技术工人,更不能深刻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

2.学校教学层面的不足

中职学校对于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课程都有所涉及,但是由于缺少系统的设计以及重视不够,使得课程本身流于形式。思想教育应该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营造浓厚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都缺少这种文化环境。从 “重技能、轻素质”环境中走出来的中职学生不管是在以后的升学之路上还是在就业岗位上都会急功近利,不能潜心钻研职业技能,缺乏职业素养,职业忠诚度低。

3.校企合作的不规范。

学生在企业实践中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有助于加深其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然而,现在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模式效果不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就业标准不符等问题依然存在。在企业实训中,实训老师只讲技术而不讲精神,导致讲授内容缺乏职业精神的熏陶,学生感受不到所在企业的文化,对所学职业缺乏饱满的热情,学生更加难以理解、感受工匠精神。校企合作的结果与预期有较大落差,为以后学生步入企業埋下隐患。

四、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1.弘扬工匠文化,营造文化氛围

工匠文化最开始出现在日本,他们将拥有特殊技能的人称之为“匠人”,“匠人”都有极高的艺术追求,力求每一件作品都尽善尽美。现在对于工匠文化内涵可扩展到各行各业,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行业怀有认真、敬畏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首先,国家应结合时代特征重建工匠文化,并利用媒体宣传将工匠文化融入到公众社会生活中,推广“职教周”等相关活动,激发人们劳动最光荣的荣誉感和崇尚感,逐渐转变人们根深蒂固的鄙视工匠、职业教育的观念。其次,学校应结合企业以校企合作为连接构建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工匠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并践行。学校可定期邀请本地著名企业的优秀职工来校进行经验分享,拉近学生与优秀员工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企业工作的了解。创办“大师工作室”,利用“名师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工匠精神培养效率。企业还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根据本土文化特征发展企业文化,形成自己不可替代的特点。在进入企业实习或者正式工作后,学生会受到深厚的企业文化感染。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理念,从而加深中职学生对于所在企业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责任感。

2.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只有将“工匠精神”理念贯穿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培养出爱业敬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应加强精神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逐渐丰富教学内容。2019年发布的《职教20条》中提到,鼓励中职学校与中小学相衔接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于中职学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属性特征,劳动教育尤为重要,所以中职学校不仅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各门课程中,还应该与劳动教育相衔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会精神内涵。如此,既能满足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论要求,又能满足中职学生精神需要。同时,学校还应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师生共同参与专业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并给予改正意见,用专注、认真、敬业的态度感染学生,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工匠精神”的魅力。

3.规范校企合作,重视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是中等职业学校和企业都应积极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该形成科学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并具体到细节。企业应积极和学校沟通,双方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标准,最终形成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其次,中职学校应秉承“学中做,做中学”的原则,以专业实训课程为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实的实训课程中初步感悟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最后,企业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基地,应辅助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使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企业实习是学生学习道路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期间的学习可以说是知识的积累,而企业实践才是最终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十九大报告全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2017-10-18).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9,1.

[3]杜晓光.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9(7).

[4]张蕴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加强高职内涵建设[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5).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中职学校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