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思考及建议

2020-04-07高咏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装配式方法策略

高咏

【摘要】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涉及混凝土的拌制、钢筋的合理布设等环节,施工过程的多层化对于建筑的设计要求较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效率的追求,因此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建筑,即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具有建筑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物施工效率。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的内涵与特征,然后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重点探讨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建议与路径,以期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应用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标准;方法策略

装配建筑物是一种能够将一个整体建筑物细分为多个子建筑物分别设计的建筑物施工方式,建筑物的各个子项目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预制完成后通过运输汽车将各子部分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然后通过浇筑混凝土进行各自部分的拼接。装配建筑物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建筑质量高、劳动力需求少、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政府明确要求建筑行业进行结构转型升级,明确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可以说,现今我国建筑业迎来了发展模式升级改造的重要机遇期,装配式建筑代表着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物只是意味着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分别进行工程设计,设计完成够在工厂内进行预制,预制完成后由汽车拉到施工现场,然后使用相应的设备将各子部分进行拼接,进而完成建筑物的施工。装配式建筑物是建筑行业的一场革命,相比于传统建筑物的施工模式,该种施工方法具有更环保、更经济等优点,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建筑行业群体,因此,实时的进行建筑模式的优化升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具有辽阔的发展前景,但装配式建筑在现今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适应时代的需求,需要结合现今的互联网技术对待建的建筑物的基本参数见进行收集与整理,进而完成整个建筑物的设计,例如,对建筑物内的地板、内饰、骨架以及墙壁等组件进行预设后,可直接在工厂内进行预制,预制完成后利用汽车将各个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按照房屋的施工规格精心组装,就可以完成建筑物的施工,在组装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大型设备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施工精度的提升,还可以加快施工速度,而装配好的建筑构件可以向生产线生产零件一样样进行批量化生产,颠覆了我们过去对建筑物施工的理解。

2、装配式建筑的特征

2.1 节约建筑资源

大多数装配式的建筑构件都是在预制加工厂中通过分批处理生产的,不仅在加工过程中可以精确控制各种建筑材料的数量,而且预制构件的尺寸精度也很高,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不合格构件的数量较少,该种生产模式使得构建的生产呈现出批量化、快速化,不仅大大地节省了整个施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还有助于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2.2 提高建筑品质

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多变,而环境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建筑物混凝土建筑的难度,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物而言,由于建筑物各个子部分均是在工厂内进行量化生产,这样使得整个建筑物的施工环境得到保障,从而提升建筑物组件的质量。此外,批量化的生产对于提升组件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中,组件预制的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较高,而在装配式建筑中,装配线的使用则可以将施工工艺技术、操作时间等利用机械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外部因素对组件施工质量的不良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大大提升装配式建筑物的质量。

2.3 降低施工伤亡几率

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中大型构件的预制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机械设备使用数量较多使得施工人员所要面临更多的威胁,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大型设备出现故障,则极易造成安全事故,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而由于装配式建筑物所使用的为预制建筑构件,因此,加大地减少了现场所需施工人员的数量,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大型起重设备多用于起吊和安装,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大大减轻。

3、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建议与路径

3.1降低建造成本

(1)减少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差异。对于简单的建筑物,减少预制构件的差异,并在构件的生产阶段提高模具的重复利用率,从而使预制构件的生产更加标准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降低成本。(2)制定合理的预生产体系。在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仍不成熟,而盲目追求高预制率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建筑成本。因此,有必要根据项目规模和公司自身技术条件,确定合理的预制率。(3)选择适当的加工厂地址,在早期规划中,通过分析装配方式、预制件数量与大小、结合现场施工特点确定合理的工厂选址,例如,可根据收集到的地形,土地面积和附近的交通设施等信息,进行厂址合理化评估,进而确定出合理的工厂地质,以确定最优选的位置方案。

3.2推广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

建筑房地产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其数据和信息不计其数。但从目前来看,建筑业和互联网尚未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许多信息尚未得到利用,而BIM技术是建筑行业中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可以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通过数据的汇总分析,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该模型贯穿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而BIM技术的使用则可以通过物联网合理分配组件,有最优的方式满足建筑施工需求。

3.3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规范体系

因为装配式建筑不为人们所熟知,装配式建筑物本身就是一种认知与技术的颠覆,并且未被广泛使用,所以相应的法律规范只是零散的,因此,就需要国家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规范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来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指引。

3.4完善相關产业链

将业主、设计单位、预制工厂、施工单位等所有上下游企业整合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装配建筑物的设计、生产、施工、后期运营和维护的整合,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整合各企业的优势资源,可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变,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机遇与挑战,结合装配式建筑物的优缺点,制定适合预制建筑物发展的战略,例如增加政策支持、增加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产业链等,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帅,张德海,张小莉,等.现代建筑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C].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2]戴超辰,徐霞,张莉,等.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SWOT分析[J].建筑经济,2017(2):10-13.

猜你喜欢

装配式方法策略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甘肃省首家装配式建筑工程公司成立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