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探究
2020-04-07冯莉金兰香王巧燕王东
冯莉 金兰香 王巧燕 王东
摘 要:为建立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服务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我们将语文教学内容分解为(1)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连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语感能力、阅读潜力能力、筛选贮存能力);(2)写作能力(领会授意者意图的能力、把握接受主体的能力、辞章建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3)口头表达能力(复述、口头造句、看图讲话、朗读和背诵),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内容的权重。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 引言
教学评价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中学教育活动中占据重要位置。语文教学质量对中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极大影响,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不言而喻。廖哲勋是我国较早介绍国外教学评价成果、探讨教学评价标准的学者。此后,随着《新课程的评价与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出版,国内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内容、方法等逐渐明确。常见的教学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目的游离评价、CIPP、外观评价、差距评价、CSE评价、自然探究评价、层次分析及回应评价等。其中,层次分析法在国内教学评价中应用较多,但这些研究多关于高等教育,极少牵涉中学教学,且未见到被用于中学语文教学评价。本研究试图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学语文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服务。
二、 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按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贡献度进行电力分配时提出的权重决策方法。该方法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最高层指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最低层是指决策时的备选方案。中间层指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
2. 构造判断矩阵
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间的权重时,采用一致矩阵法,即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比较,采用相对尺度,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提高准确度。
Aij为要素i、j重要性比较结果,Aij的标度方法见表1。两两比较结果可构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Aij=1/Aji。
3. 计算特征向量、最大特征根
对矩阵每行元素的积开n次方,得到近似特征向量:
=∏nj=1aij1/n,i=1,2,…,n(1)
对近似特征向量ωj=(1,2,…,n)T做归一化处理:
ωj=j/∑ni=1i,j=1,2,…,n(2)
计算最大特征根的近似值:
λmax=1n∑ni=1(Aω)iωi(3)
4. 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对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记为ω。ω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则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其中,n阶一致阵的唯一非零特征根为n;n阶正互反阵A的最大特征根λ≥n,当且仅当λ=n时,A为一致矩阵。
三、 分析
(一)构建矩阵
通过查阅文献、咨询相关专家,我们确定的判断矩阵如下:
(二)特征向量、最大特征根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1. 目标层(A矩阵)
近似特征向量:
1=31×1/2×5=1.36
2=32×1×4=2.00
3=31/5×1/4×1=0.37
归一化近似特征向量:
ω1=0.36
ω2=0.54
ω3=0.10
最大特征根:
λmax=A°ω(A)=11/25
214
1/51/41°0.36
0.54
0.10=3.09
则CI=0.047,CR=0.082,通过一致性检验。
2. 准则层(B矩阵)
对准则层相同运算,得到B矩阵单排序权重向量和最大特征根。
ω(B1)=(0.07,0.10,0.16,0.34,0.32)T
ω(B2)=(0.06,.011,0.29,0.54)T
ω(B3)=(0.09,.013,0.23,0.55)T
λmax(B1)=5.27
λmax(B2)=4.01
λmax(B3)=4.13
对各B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CR(B1)=0.061
CR(B1)=0.002
CR(B1)=0.046
检验系数均小于0.1,各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至此,确定出中学语文教学评价指标权重(表2)。
四、 讨论
层次分析法可以将定性标准转化为定量标准,使资源分配活动更加准确。本文确定的中学语文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将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师明确对教学内容的侧重力度,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不过,应该注意的是,以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强烈受分析目的影响。本文目标层权重的分布,可能正是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从信息输出的角度看,文字表达(写作)与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不应该有很大差别,但本研究为写作能力赋予的权重显著大于口语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构建判断矩阵时,参与打分者对考卷内容的关注高于对语文教学的内在目的。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46.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5.
[3]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于怀彬,沈容芳.层次分析法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6):54-57.
[5]霍海峰,温鲜.层次分析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2(28):48-49.
[6]白琳.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评价权重模型[J].市场论坛,2013(7):90-91.
[7]霍施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8]莫小泉,何家文,何月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J].高教论坛,2016(7):100-103.
[9]冯丽霞,施韶亭,杜文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评价指标模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5):19-23.
[10]吕小宇.教学过程评价方法研究[J].科教导刊,2018(7):38-39.
[11]沈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8(28):133-135.
作者简介:
冯莉,金兰香,王巧燕,王东,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