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居之美在民间
2020-04-07林艺涵
摘 要:美术课堂不仅是习得专业知识与技法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与情感体验的桥梁。为了丰富小学美术课堂中视觉艺术类型的多样性与弘扬闽南传统文化,从而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美术资源,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对我国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自信,继而更包容地从审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理解不同地区、民族乃至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成更加健全的品格。
关键词:闽南民居;传统装饰艺术;小学美术课堂;传承发展
一、 闽南民居艺术特点与教育价值
闽南,即福建省南部地区,以厦门、漳州、泉州三地范围内为主要区域。其文化(方言、民俗、艺术表现等)辐射至其周边部分省市区域。历史上闽南地区部分城市因成为通商口岸,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洗礼,如:在宋元时作为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泉州市,鸦片战争时期被迫开放的五大通商口岸之一的厦门市,都为闽南人打开了解外来文化的窗口,外出打拼返乡的华侨将东南亚乃至西方的美术元素应用在了自建的宅邸上,如建筑形式、工艺、建材、审美等,使闽南民居的装饰艺术不仅在装饰纹样上承袭了中原文化的传统样式与吉祥寓意,还与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经过世代的交融与碰撞,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民居建筑风格,也侧面体现了闽南人包容开阔的文化胸襟。
然而由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与精神需求的改变,传统民居的建筑制式不再完全受用,装饰纹样的寓意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旧宅纷纷面临翻建、弃用的命运,这无疑是传统美术文化遭到冲击的体现之一。为避免这样的现象,就要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从思想上、心态上给予关注重视。目前相关研究、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相关专业的学者、从业人员、高校相关院系专业、社会爱好者等人群,而少年儿童,这一人类文明前进的崭新生命体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浸润,基础教育乃立国之本,教育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要从娃娃抓起。
目前,我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堂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该套教材具有能够在全国较广泛地区使用的普及性,因此针对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介绍就要依靠当地教师搭建桥梁,也正如俗话所说“入乡随俗”,使教学内容站稳国家步伐、手牵地方特色,让美术课堂更具有适应性、丰富性。
二、 数据分析,寻找课程切入点
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融合资源,教师与学生都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做到教师有方向,学生有意识。
首先教师自身的前期研究工作至关重要,正所谓若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研究形式包括文献阅读,实地采风,人物访谈,问卷调查。文献阅读包括《闽南建筑装饰艺术》《闽南建筑》《地道风物——闽南》《外廊文化与近代闽南侨乡景观》等书籍,分组对资料进行分类研究,如工艺技法、历史人文、制式格局等。定期讨论,整合资料,不仅建构出较完整的知识框架,也为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向与内容做出充分的准备。实地采风包括泉州南安的蔡氏古民居、龙海市埭美村、厦门市海沧区新垵村、厦门市思明区兰琴古厝、卢厝等地,切身感受闽南传统民居的风貌,写生或拍照记录素材以作为资料备用。并随访当地人了解百姓关于古厝的故事,结合与高校艺术系民间文化研究专家的面对面采访,感受不同人心目中的闽南古厝文化和闽南文化,拓宽知识与思想的角度。
在前人经验相授和亲身体悟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生源情况设计问卷调查表,在无任何知识铺垫的前提下随机从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抽样50名学生以电子书包的形式展开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人文地理文化,形象特征识别,风格工艺辨识,保护传承理念几个方向。发放问卷共计300份,收回300份,收回率达到100%。
在人文地理文化方面,抽样显示有68.3%的学生一出生便身处闽南地区主要城市,已超过半数。然而能正确判断闽南地区主要城市的学生却仅占32.30%,不足抽样总数的1/3。可见学生们对闽南地区的基本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形象特征識别方面,对闽南传统建筑特色材料之一的红砖正确判断达到65.4%,对红砖厝是闽南传统民间建筑特色之一的正确识别占54.7%,而对于燕尾脊这一结构名称的正确判断占67.9%。由此观之具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们能对闽南传统民间建筑的形象特征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偏差。
在风格工艺辨识方面,判定闽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风格深受南洋文化的熏陶的学生比例达到46.3%,其他选项占比均较小。而对工艺类别与艺术形式的鉴别则参差不齐。由此可见,学生们平时在美术基础知识与技法学习都没有真正理解内化,不足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对课程融合的实施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要求。
在保护传承理念方面,60.3%的学生认为应该禁止过度开发和积极保护为主要手段,并通过网络渠道,开发文创产业,以及旅游业来提升宣传效果。可见学生们能从事物本质出发思考问题,紧跟时代脚步的手段开展应用。
总的来说,当前阶段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储备并未达到较高的比例,但仍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为了学生在今后常规课程中更有效地接收闽南传统民居的相关知识,依照最近发展区这一理念,在常规课程之前应展开与上述相关知识的补充学习。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课前知识的学习也应渗透在平时的生活体验,如通过书籍,实地参访,旅游等形式开展。低段的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阅读《闽南童谣绘本》系列读物,可爱活泼的插画,朗朗上口的童谣展示了闽南民俗、衣食住行等内容。中高段的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单的要求阅读相关宣传画册,观看视频资料,利用班级假日小队的机会,分组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实地参访古城镇,或是长辈的旧宅。
以上正是通过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发展水平的教学途径,符合美术学科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特点,分学段完成不同类型任务,增强学生对闽南传统民居形象的感知力与想象力,建立视觉与情感连接。
三、 课程融合,实施课程有效性
首先由教师厘清繁杂庞大的资源库,将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所有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即工艺美术资源和思想文化资源。再分三个方向融入课程,即造型与色彩,工艺与形式、文化与内涵。接着依据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从低段到高段逐册逐课根据知识点、重难点筛选出可供融合的课题。(见表1)
其次,以上思路每位教师务必做到胸有成竹,但并非将现成的结果直接套用在常规课中,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带领中段和高段的学生分类查找,参与知识的分类整理,即学习任务单。
而任务单也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要求与问题设置由浅入深,逐渐细化。任务方向依次为寻找身边的民居(概念与外观特点),闽南传统民居(概念与造型色彩),闽南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工艺与形式),闽南传统民居的精神世界(文化与内涵)。
如“工艺与形式”这一方向由中段的学生执行整理。先将学生根据能力高低均衡搭配分组,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素材和自身收集的素材,总结闽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纹样选材类型,工艺和材料,以及图案形式,最终成果生成PPT报告在课堂上交流,共享。“文化与内涵”这一方向则由高年级学生执行整理,由表入里地分析纹样的寓意及其背后的人文情怀,最终的成果生成PPT报告。且每个班需提交两段时长约5分钟的短视频,视频内容还包括学生们的学习活动过程如采风等,在汇报时播放。最终,呈现了许多优秀报告和短视频作品,教师审核后进一步鼓励学生们将视频与所整理的资料共享在网络个人空间,分享喜悦,共享知识,宣传地方文化。
有了对整理资源库的参与经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是让知识从输入到输出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形成,锻炼思维模式,提升学习能力。这符合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更重要的是,对闽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认知与理解不仅停留在表面的视觉形象及艺术形式原理,而是在参与的过程中建立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当学生们走出课堂,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探索闽南传统民居及其背后的文化,理解闽南民间文化信仰,感受我国历史长河中多样的文化形态,最终懂得尊重和珍惜我国各地的文化与传统,这是不可少的美术核心素养之一,即“文化理解”,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品格。
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与学科教学融合呈现出无缝衔接的良好形态。如在学习《多彩的窗户》这一课时,学生自发地联系到闽南传统民居的窗棂设计,包括材料、图案内容、图案形式,甚至是浮雕还是透雕都能即刻脱口而出,已然形成了知识的内化。当把其他国家传统窗户设计、现代窗户的设计和闽南传统民居窗户设计相对比时,学生也能主动地从造型、色彩、材料、工艺、形式、内涵等方面进行思考比较,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提示。这说明学生开始外化知识,懂得运用美的原理,感知、分析、比较、诠释美术作品中所包含各种美的因素,分析和辨别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进而做出自己的看法与判断,也正是美术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判断的生成。
除此之外,在学科教学融合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地方美术资源的特殊性,在美术课程标准大方向的指引下,分学段和学习领域制定具有适应性的具体目标和方式。以“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例,闽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在各学段的学习目标都有所不同。(见表2)
根据自己对闽南传统民居的观察和理解,选择合适的素材与技法,运用写生、雕刻、摄影等方式表现闽南传统民居的艺术美感,以表对传统文化、对先人的尊崇之情。
如低段二年级《对折剪纸》一课中,学生们首先通过绘本插图了解到闽南传统民居独特的造型与色彩,教师帮助分析对称图案设计的思维转化,学生采用对折剪纸的方式制作出闽南传统民居的形象,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继续采用这种技法完成门窗、悬鱼饰等细节的补充。第二课时教师启发学生结合你看过的绘本故事,想象“古厝周围有什么?”再进一步剪出花草树木、动物等完善补充画面,形成有故事画面。无形中,先通过故事建立起形象感知,到实践转化成具体的图像,再通过二次联想拉近古厝与低年级学生的距离,在寓教于乐的情景中渗透闽南传统民居独特的艺术美。
而在高段六年级《风景写生》一课,学生因已经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分析民居建筑本身的造型从整体到局部的线条形态、疏密关系,以及民居建筑与周围景物造型、线条的对比与和谐,除了进一步对闽南传统民居展开艺术观察和理解,也为创作形式埋下伏笔,因此当提问“哪种绘画形式能最纯粹地表现古厝的造型美与线条美”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线描”。随之而来的写生必然会面临如何取舍、组合画面的问题,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先思考“你觉得古厝哪个部分的造型和线条感最美,美的形式是什么”,再在此基础上决定周围还要表现多少内容,其线条的疏密程度是否能形成相互对比的效果。如有的学生选择表现屋顶之间重叠美感与密密麻麻的瓦片线条感,于是将屋脊与屋檐的装饰线条予以弱化、简化,并借此作为密集成“面”的瓦片线条的分割“线”,将画面划分成几大“面”,再从整体上与背景的大面积留白形成黑白的对比。从而形成疏密有致,黑白灰关系明确,多变却统一的画面。而这期间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会学习。
四、 总结收获,探究发展新思路
(一)成果与收获
通过把地方美术文化资源与国家教材资源相融合,润物细无声地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美术知识空间,对地方文化多了几分感悟与理解,学会发现、欣赏不同地域文化的美与内涵,并为之感到珍惜。继而对我国多元化的民间文化艺术产生自豪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不再只是单纯学习美术专业技能技巧,而是通过艺术审美传递情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美育所打造的是视觉中的美,也是思想中的美,是新时期对美术学科育人目标的再思考。
开放课堂结构,重心下移。创设符合不同学段身心发展规律的情景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准备工作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捕手而非被动的受益者,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土壤,且敢于打破常规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把关注单纯知识与技能的传统课堂扩展到关注生活、社会、民族的大环境中去。
(二)思考新的课程探究方向
闽南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既有其独特的形态又离不开中原文化的根基,因此开展地方文化资源的相关教学不仅要熟悉当地相关文化知识,还要补充与之相关联的文化信息,况且国家教材具有在全国较广泛地区使用的普及性,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一定广度的文化知识储备与更开阔的思想视角。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更多相关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自我修养,才能提供给学生更专业、更有深度的教学品质。
文化学习不是一个学科的事情,既然涉及地方文化,还应结合相关科目共同参与。如《地方》课程恰好是基于地方文化内容设置的课程,因此要勇于跨学科合作共建,教师之间针对可相互合作的内容及时交流,通过不同的课堂促进培养思想意识的惯性。
总之,在更替步伐越来越快、信息流通越来越广的时代,要弘扬、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势在必行。优秀的传家宝不可失传,要让新生代成长在富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土地上,形成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继而形成对我国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崔珈硕.利用地方资源进行美术校本课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孟德馨,张强.河北省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研究[J].学周刊,2012(14):8-9.
[4]刘大庆.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5]马阳,周小儒.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J].中国住宅设施,2019(2):39-40.
[6]谢行发,吴志军,肖璐.滩头年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17):127-129.
作者简介:林艺涵,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演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