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初中生物学科素养的生本实践活动创新策略研究
2020-04-07吴育栋
摘 要:课程改革给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将提高初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看作是宗旨,采用实践、探索和合作等丰富的教学形式,整合理论性知识点,用于推动生物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本文基于生物学科素养下,首先介绍了生本实践活动创新的意义,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实践活动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科素养;生本实践活动
如何秉承着生本理念开展具备创新性的生物实践活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时候,也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是现阶段教育界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正是培养他们学科素养的关键时期,所以创新生本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生物教师要整合课内外的各种资源,构建生态型的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课程保障。
一、 生物学科素养下生本实践活动创新的意义
(一)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
生本实践活动,主要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出发点,结合现实生活去探究事物,发现和运用知识,将生本理念融入专题教育中,尽量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感受、体验和反思中去实现专题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按照学生的兴趣和基本需求,选择一些具备创新性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论证理论性知识的准确性,对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同时,课外活动在探究的时候,要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得他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到实践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技能。
(二)扩宽教学空间
生本实践教学活动中,还能扩宽教学空间。从传统化的教学情况而言,主要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这种过于单一的状态下,容易丧失对生物的兴趣。而生本实践活动的存在,需要教师将创新理念融入其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掌握到一定的生物发展规律,发展他们的生物学科素养。
(三)培养综合性人才
生本实践活动同课堂教学相比,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性,当学生在自我探究的时候,能够主动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自我思考意识。再者,实践活动开展的时候,引导学生走入到现实的生活中,融入社会,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将知识点内化,让生物知识不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种行为,达到教和学的一体化发展。
二、 生物学科素养下生本实践活动的创新策略
(一)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主要是借助一些科学仪器,探究自然现象,这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方法,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学生会接触到许多的仪器,这些实验设备可能在书本上见过,但是没有具体触碰过,所以在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他们会对此产生兴趣。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向他们讲解仪器的使用规则,掌握一些核心技巧,为之后的实践活动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创新中涵盖了材料和实验模式的创新,一方面,如若教材中的实验器材在现实中很难找到,或者是教材中的实验材料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获得的效果不够理想,教师对此进行创新的时候,秉承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去选择合适的素材。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中,教材中是利用菠菜叶去进行实验操作,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叶片的结构。但是在现实中操作的时候,菠菜叶非常薄,从而导致叶肉的组织受到了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采用一些比较厚的革质叶片,将切下的叶片放入到清水的杯内,用干净的毛笔蘸取。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的优势性,通过3D模型和动画相互结合的方法,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在文字、动画和图片相互融入的情况下,全方位地投入到课堂实验的演示中。以实验常态课“显微镜的使用”为例,充分诠释出信息技术下生本实践创新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前制作“口腔上皮组织”的临时装片,利用手机拍摄下来发送给学生,告知下节课的重点知识。这样学生也能提前的做好预习工作,了解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接着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当各个小组成员完成课前的导学案以后,让组长负责校队答案,将错误率最多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组内的交流。最后,实验探究的时候,熟悉显微镜的使用规则,掌握物镜和调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去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二)情境教学
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这一主体,鼓励他们自主探究,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借助强制性手段,让那些比较懒惰的学生重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根尖”,为学生提供显微鏡设备,秉承着从下向上的基本原则,按照根冠、分生、生长和成熟区来进行观察,对生物的整体和局部能够有一个具体化的认知,避免出现观察遗漏的情况。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特点,与搭档进行讨论,这样在培养他们自主性意识的时候,也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为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提供理论性的依据,将这些知识真正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同样,在生本实践活动中,教师为了凸显出学生的重要性,可以借助一些实验素材,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予学生带来不同的矛盾,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对于新知识也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体会。初中教材中涵盖了许多模拟实验、演示实验等,这些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行情景化的实验教学中,采用质疑→假设→实验→操作→结论→讨论六个环节,当学生在提问、做出假设的时候,也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进行实验设计,并且验证实验结果,最终得出一个有效的实验结论。
生物学科素养基础上,还应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生物学本身就具备极强的艺术性,融合了科学家们的精神智慧,这些都能成为情境创设的主要题材。因此,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发展史的时候,将严谨的科学态度涵盖在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又或者是融合美术这门学科,运用美术的形式去诠释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体会到生物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
(三)生活化教学
生本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只有在感知、思维和想象的过程中,才能产生诸多的疑问,从而萌发出一些全新的想法。初中的抽象性思维尚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那么在开展实践类活动的时候,尽量是结合学生现阶段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例如在人教版“生物的特征”中,借助多媒体的幻灯片,让学生仔细去观察山、水、树木和石头等,回答画面中什么是生物?什么又是非生物?这些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假设学生的感性认知中,鸟是生物,然后分析它的生物特征,拿出图片中出现的其他生物和小鸟进行对比分析,相似点是什么?接着总结并归纳生物的特点。于是学生在生物特征的讨论和思考中,会明白生物具备一定的寿命,而且生物是由细胞所构成的,整个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手段。
同时,还可以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其中,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当探究性实验的时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基于生活化的背景下去进行实验,针对主要问题展开分析讨论,这样才能获得一个更为明显的实验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也会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呼吸”作用的教学工作完成以后,为了加强学生的印象,设计一些具备生活性质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完成。首先是展开讨论,分组设计实验的步骤,新鲜的苹果在干燥和湿润的状态下会呈现出怎样的变化?通过各个小组的观察结果来总结结论。整个实验都是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的,对比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比较清晰的答案,而且在探究活动后,同学们对于这部分的知识也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
(四)生物DIY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极强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还拥有一定的生物学素养,所以他们乐于将书本上的知识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技术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物的概念、原理,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发酵食品的制作是人们比较熟悉的,这节生物课主要是通过课上学习微生物发酵原理,利用周末的时间来进行实验操作。在放假前期布置生物发酵食品DIY作业,准备酸奶、米酒和泡菜,让学生从这三种中自由的选择一种,当学生在自行操作的时候,家长在旁边起到一个辅助性的作用,但是不能代替学生去操作。然后利用视频或者是照片将整个过程都记录下来,星期一带着作品到课堂上,让学生讲述整个制作的过程和相关的操作事项。从这次DIY实验操作效果而言,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技能,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学生向教师分享自己的作品也会从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除此之外,在感恩节快要来临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制作精油皂,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父母,将学生分为4~6人一个小组,准备烧杯,形状各样的磨具,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始手工制作活动。这样的实验课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部分,此外,周末的时候,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或者是将相关的社会资源带入到课堂内。
三、 结语
创新以生为本的生物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也应该摒弃掉以往的教学理念,按照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尽量迎合学生的基本需求。本文采用实验法、情景法、生活体验和生物DIY等实践活动,为生物教學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让学生玩耍的时候也能学到知识,真正达到一个寓教于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葛伯红.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高考,2018(16):38.
[2]梁颖.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研究的思考[J].新课程,2018(10).
[3]白玛曲吉.让生物学科学素养理念在生本课堂上绽放[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
[4]谢红芳,祝志安.发展初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7):126-127.
[5]杨军.浅议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J].读天下,2016(23).
[6]顾华.浅议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5(4):89-90.
作者简介:吴育栋,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平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