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想雪景品读文言

2020-04-07刘薇

关键词:品析湖心亭张岱

刘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2-058-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取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文言文的用词及语法现象,更是为了感悟先人伟大的思想,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提升自身的品味和文学素养。

可在平日的文言文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字句不漏地翻译,学生头也不抬地飞记;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传统教学,即便老师讲得再好,对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再全面,学生对文言文作品的品味和理解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根本提不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不用谈及品味文言文的意境了。这样的教学显然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如何打破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沉闷现状,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点畅想,有一点创造,有一点浪漫?我在《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尝试用情境设置、配乐诵读、畅想雪景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在活动中感悟文章意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设计情境

如今,因为没有了说古语、写古文的环境,所以学起文言文来总是“事倍功半”,学生极易产生畏难情绪。我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力求在课堂前期准备中酝酿情境氛围,帮助学生体验和表达情感。上课前,我通过PPT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大雪过后的图片,同时伴以舒缓的风笛音乐,学生立即被带入那冰清玉洁的情境中,原本躁动的心也立即平静下来。这些图片的展示如同钥匙一般悄悄地打开了学生的心扉。

二、重视诵读

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更要有意识地对学生朗读进行点拨和指导,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我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通过自由诵读、学生示范诵读、学生齐读等不同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体味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诵读点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

三、巧妙设计问题

一个设计巧妙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问题的设置既要具有一定的预设性,又不能简单地将问题抛出,从而取代学生的主动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理想效果。

我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张岱在文中如何描述眼前的雪景?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雪景。3.品析文中写景文字的精妙之处。4.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字概括,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5.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些问题深入浅出,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文中的写景文字,感悟张岱的精神世界。这是我在《湖心亭看雪》教学中的重点。在品析写景文字的精妙之处时,我没有生硬地将一些诸如“分析量词”之类的问题简单抛出,而是待学生谈及时才以图片展示、换词等方法将事先预设的问题巧妙地提出。这就让学生完完全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鼓励学生设疑

在教学过程中我既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幼稚、肤浅,甚至是片面的观点不能一棒打死,而是要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引导。用心呵护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

总之,文言文教学要突出对课文的感悟、体验。老师需要把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言世界。

教學实例:

湖心亭看雪

知识目标:品析文中写景文段,感受本文的意境美

能力目标:诵读,在诵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感悟作者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及对故国的思念

教学重难点:学习写景方法,感悟作者的创作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播放风笛音乐,配以雪景图片。

(一) 导入

刚才老师注意到,同学们看到那些雪景图片时眼里都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咱们桂林不常下雪,偶尔碰上一次,老师会高兴好几天!你呢?你会做什么?

看来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共同认识一位爱雪之人,他眼前的雪景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同去《湖心亭看雪》吧!

(课件展示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板书:湖心亭看雪 张岱

(二) 整体感知

1.大声地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自主正音 学生范读,自主点评 集体朗诵

2.1)小组学习 自主串译 2)学生质疑,互助解决

(三) 品读——赏景入境

1.这篇文章写了件什么事情?

2.找出文中写景语句。

3.小组讨论学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眼前的这幅雪景。

4.小组讨论学习:品析文中写景文字。

张岱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共42个字雪景表达了出来。可见他的用词是多么精炼!你能不能试着品析一下这两句话的用词呢?

(生讨论,各抒己见。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路顺势通过图片展示等提出问题。)

寥寥几笔文字,张岱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冰清玉洁的雪景,让我们走进了清逸灵动的意境。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段写景文字吧!

板书:景:冰清玉洁 清逸灵动

(四) 研读——知人入情

1.研读“痴”

可以用哪个字对他的看雪行为作评价? 明确:痴

小组讨论学习:为什么说他痴? 明确:不寻常的天气 不寻常的时间 不寻常的行踪

2.研读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情感

能结合所查阅到的关于张岱的生平资料来谈谈张岱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明确:本文创作于明亡之后,可开篇所写的时间依然是“崇祯五年十二月”。这表明作者一直背负着对故国的难解之思,或许只有到这样冰冻的世界,才能镇定自己隐痛的内心,作者之意也并不全在山水中,只是寄情山水吧。

板书:情:痴情山水 怀念故国

(五) 拓展迁移

“温故而知新”,试找出《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一诗中的写景诗句,并体味景色描写中流露出的情感。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广西 桂林 541000)

猜你喜欢

品析湖心亭张岱
湖心亭看雪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个人的梦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