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

2020-04-07丁志刚

艺术评鉴 2020年4期

丁志刚

摘要:泗县拉魂腔集表演、舞蹈、说唱、戏剧等技艺于一体,深受人民喜爱。随着社会发展,拉魂腔观众减少,演出亏损,生存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分析拉魂腔的历史发展脉络,提出了简要的发展对策,旨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拉魂腔、喜欢拉魂腔,进一步呼吁传承拉魂腔。

关键词:拉魂腔   发展时期   泗县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022-02

“拉魂腔”是从说唱形式逐渐过渡、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成为安徽四大地方戏剧种之一,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其从说唱形式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地方剧种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拉魂腔的萌芽时期

拉魂腔最初是一个人自说自唱的形式出现,用最简单的说唱形式,没有音乐伴奏、没有服装行头,说唱艺人用柳树挖成的梆子敲击,用来掌握节拍,这种最原始的说唱是为了生活而产生的。以前泗县地区经常闹天灾,很多艺人四处乞讨维持生计,艺人们用演唱的形式以求温饱或极少的钱物,他们所唱的内容也只是一些庄稼话或者是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小段子”,而这种简单的“小段子”却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这就为拉魂腔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专业性的戏曲艺人也由此产生,后来还自制了伴奏乐器土琵琶,在说唱的基础上加入舞蹈元素,构成了戏曲的雏形。

二、拉魂腔固定班社的形成时期

据考证:1860年起安徽泗州(今泗县)一带的拉魂腔艺人开始利用庙会演出,形成了“打地摊”的表演形式,既有说唱又有表演,由于连续演唱比较劳累,就采取了帮腔与唱和的形式,无意中也就形成了班社的雏形。

1920年左右,初具规模班社形成,有了固定的组织,也有了比较简单的衣箱和行头,舞台也从农村发展到城市。但是进入城市之后,依然没有固定的演出剧场进行演出,还是在地摊、小茶馆等简陋地点进行演唱,后来为适应观众需要和演出环境的改变,拉魂腔艺人在演出上进行了一定的变革和发展。在音乐方面增加武场,吸取京剧和梆剧的锣鼓,这时期的女声唱腔,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门调,吸收了梆剧、花鼓和流行于当地的琴书、坠子等曲艺的优美唱腔来丰富自己的唱腔艺术。

三、拉魂腔的黄金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拉魂腔”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也迎来了春天。为了和柳琴戏、 淮海戏区别开来,流传于淮河两岸的“拉魂腔”被命名为“泗州戏”。1952年,国家把一些民间老艺人组织到一起,组成最初的泗州戏剧团。同年,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宝琴,代表安徽去上海参加华东地区第一次文艺汇演,她表演的《小女婿》是一出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的现代小戏,这是旧上海滩舞台上鲜见的艺术形象,刷亮了人民的眼睛。后来这部剧又被江苏省泗洪县移植过去,在泗洪剧场首次上演时,轰动全城,万人空巷。

1957年在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中,中国文艺界异常活跃,各地剧团相继组建,并选拔精品小戏到北京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演出,李宝琴的《走娘家》《打干棒》等小戏被安徽选送进京,当戏唱完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依次来和她握手。[2]1958年李宝琴主演的《拾棉花》在上海拍摄成电影;1959年,李宝琴表演的《杨八姐》作为献礼节目在北京演出,演出结束后,李宝琴参加国庆观礼,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是一个国家对艺术家的最高礼遇。[2]至此拉魂腔的演员们再也不需要走街串巷靠卖力来糊口了,新中国让他们能够有尊严的把这极具地方特色又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剧种传承下去,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四、拉魂腔的短暂衰落时期

由于“文革时期”以江青为代表的“四人帮”阻碍了戏曲工作者,很多艺术家没有了演出的舞台而把自己最宝贵的艺术时光白白地浪费掉了,也让很多艺术家感到了前途的渺茫而对演戏逐渐失去了信心。文革期间,除了样板戏外几乎没有为古装戏曲提供任何的发展空间,而中国戏曲在形成之初就以演出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为创作方向,并且这方面的戏曲也最为优秀,只因“四人帮”的迫害,抹杀了中国古装戏曲演出的所有成就,演出者也成了黑分子,从某种意义上这一举动实际上是扼住了戏曲发展的咽喉。样板戏的冲击,拉魂腔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仿佛泗县拉魂腔退出了戏曲舞台。

五、拉魂腔的第二春

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泗县政府也开始重视拉魂腔的发展与传承,1980年创作的大型历史剧《海云花》,在安徽省文艺调演中获一等奖,后被改编成电影《龙女》。1999年安徽省和江苏省共同举办两省12市小戏小品大赛,泗县选送的节目《瓜田小夜曲》获一等奖;在2005年召开的泗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十位人大代表提出了振兴拉魂腔的建议,得到县政府高度重视,拉魂腔也迎来了它新的春天。2006年5月20日,拉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2006年开始,為了更广泛的传播、抢救拉魂腔,泗县政府为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泗州戏(拉魂腔)文化艺术节,打造泗县戏曲名片,一时间泗县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景,在每届的艺术节中由开幕式、闭幕式、戏曲大赛、经贸洽谈活动等板块构成。

为了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打造拉魂腔文化品牌,加强泗县文化建设,促进泗县崛起。2008年11月19日,中国(泗县)泗州戏研究会正式成立。对外开展艺术专业交流,加强横向联系,开展拉魂腔创作和理论研究,邀请专家来泗县交流。近年来,泗县着力实施精品工程,推行“三不政策”,即演员不局限专业剧团、编导不局限本县、品种不局限大戏、小戏;在安徽省第八届艺术节上演出的《秋月煌煌》就是改革的一个有益尝试,它突破了拉魂腔擅长叙事的剧种个性,引入歌舞身段,强化肢体语言的叙事功能,将人物内在心绪物态化,增强视觉艺术魅力,开始向审美时尚靠拢,向现代剧场逼近。

从2011年起,泗县制定“戏曲泗州”目标,将拉魂腔的传承、保护、挖掘和创新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挂钩,试图将拉魂腔相关产业打造成该县支柱产业。泗县正谋划建设中国拉魂腔艺术中心,使之成为集演出、创作、研究、展览、艺术制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场所。

为响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传承和发扬拉魂腔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和繁荣,2012年6月15日宿州学院与泗县人民政府携手合作,共建泗州戏学院,培养泗州戏高级专门人才、进行泗州戏的研究与开发。泗州戏学院的成立为传承和发展拉魂腔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解决了人才培养方面的难题,也为拉魂腔的理论研究搭建了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泗县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间的发展,拉魂腔也由原来的戏曲拓宽到戏歌、小品,并且不断的推陈出新,从其他兄弟剧种学习来丰富自己,并且在近几年推出的新剧,拉魂腔加入了大量的流行音乐元素,其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拉魂腔。

六、结语

拉魂腔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成为活跃农村文化市场的一直主力军,成为繁荣基层演出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的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繁荣城乡文艺舞台、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拉魂腔与泗县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这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要积极传承、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不拘一格多元保护、极力传承,从文本文化走向生态文化,打破文字的局限性,尝试进行多元化保护的方式。对于传统艺术我们要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以宏观的视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优秀民间文化多样共存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江苏国际频道《新闻视野》栏目.唱响淮河两岸的泗州戏[Z].2012-6-13.

[2]胡迟.李宝琴:拉魂腔里唱人生[J].江淮文史,2009,(01).

[3]王丙春.泗縣成立泗州戏艺术研究会[N].拂晓报,2008-11-25.

[4]安徽省文化厅.《关于表彰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百佳剧团”的通报》[R].皖文管[2009]144号文件:201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