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马蹄酥
2020-04-07朵拉
朵拉
马蹄酥不是马蹄, 是一种饼。外形类似马蹄的酥饼。我一直以为是槟城土特产,因为所有的游客到槟城,都会找马蹄酥。有个印尼的朋友,他是马蹄酥迷。沉迷到一抵达槟城立刻去饼店购买,一买到马上打开来吃。有一回我载着从印尼过来的他去饼店,他拎了几盒出来,过后带他喝著名的南洋咖啡,走进咖啡店刚坐下,他立马打开马蹄酥来吃。我说,墙上贴着说明“不许带外头食物”,他说,我这么老了,他们应该会原谅。
朋友不是强词夺理或者野蛮人物,我在说的是马蹄酥的魅力。
马蹄酥的故事要说到同安。一座具有1700年历史的同安古城。遇见古城之前,我到厦门,一个同安朋友专程到厦门岛上来看我,我探听了一下,原来同安在厦门岛之外,要过一个大桥呀!这样的距离对海外来人有点远。中国腹地大,不管去哪儿,他们都会说不远不远,对于自南洋小岛来的人,三步五步还可以,超过一百步就是很远的地方。
回想起来,“距离”,就是我自1993年到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习过后,开始不断到访厦门,去了不下二十次,但不曾去过同安的原因。我在槟城遇见同安人拿督杨,他力邀我去同安看看,而且老说我们是同乡。我说,我是泉州人,他说,元代的同安属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后来在网络上阅读,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的说法:“辛亥革命以前,同安县管辖的范围包括厦门、金门和漳州”。再后来我在网络上遇到张老师,他听到我是泉州人,也说我们是同乡。闽南几个地方,方言相似,其实大家都是同乡。同安的朋友在厦门带我穿街走巷,坚持一定要我去同安:“你这么爱厦门,肯定会爱上同安,因为厦门历史的根源地就是同安。”
下着微雨的上午,苏颂站在以他为名的公园的纷纷细雨中,背后以大片白玉石镌刻着的是他一生的简历。最吸引游客的却是位于广场后边一个红色建筑,叫“水运仪象台”。“复原的水运仪象台投资800多万元,是国内首台按1:1比例仿制的仪象台,高约12米,宽约7米,呈正方形,外为优质不锈钢框架、高硬度防护玻璃橱窗,内为硬木结构。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可运转的小型天文台”。这是资料文章书写的记载。
我们绕着仪象台转了一圈,看起来像大型玩具的“水运仪象台”在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口中的评价是“苏颂把时钟机械和观察用浑仪结合起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因此可以说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比方和斐先行了七个半世纪”。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今天天文台活动圆顶的祖先,也是天文台跟踪器械转仪钟的祖先,同时也是钟表的鼻祖。所以李约瑟把苏颂定位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面对宏伟的雕像,佇立在自己名字石头上的苏颂一手拎着卷起来的书册,一手抚着下巴的胡子,远远地眺望。他的目光那么远那么远,他看见诗和远方的未来、他看见美好光明的未来就从他这里展开。
这里有一个小小同安古城藏着的伟大人物。
突然就想起前几年在福建省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听着志愿者导览员的介绍,北宋时期的宰相,算术、地志、山经、本草、训诂、律吕等学无所不通,主要贡献是科学技术,特别是天文学和医药学,著有《苏魏公文集》。中国传统文人,多出文学家,这不太稀奇,但苏颂的著作还有关于医药学的《图经本草》和天文学的《新仪象法要》。我张口结舌看着摆在博物馆内的苏颂“水运仪象台”,记下了伟人的名字。
难怪到了同安,我对苏颂这个名字如此熟悉!
一千多年历史,地灵人杰的古城,历代英才辈出,名人何止苏颂?是南洋游客时间不够用,那天晚上九点多才从厦门一个饭局回同安,路上接到张老师的电话,他和夫人一边在溪边散步,一边等候我们。
丝丝小雨飘洒在溪边,我一下车便担心张老师淋雨,他说,不怕不怕,这雨就是细细的。我们在雨中聊天。就在同安古城的溪边,我认识了吴必达。原为文化局局长的张老师,对同安历史文化了如指掌。他指着面前的“龙虎宫”庙娓娓道来:吴必达是雍正年间的武进士,官至广东全省水陆提督军门调补厦门水师提督军门代管台湾澎湖水陆官兵,据传任广东水师提督期间还曾奉命巡视南海诸岛。乾隆年间,吴必达修缮早前于明嘉清年间倡建的、原名“碧溪殿”的庙,吴以“虎奋龙襄”之地易名“龙虎宫”。虽为武进士,但吴的文学与书法也很著名。“龙虎宫”内至今保存一块“碧水钟灵”匾之外,另有一副他题撰的对联:“怀保众生喜民物恬熙大哉德洋恩博,默持多士瞻风云际会允矣虎奋龙骧”。吴还是乾隆皇帝的亲信。在乾隆三十一年入京陛见,随驾谒东陵,乾隆皇帝甚至为吴必达母亲王氏91岁寿辰送来一块亲笔题写的“萱寿延祺”圣匾,还在“龙虎宫”之左前侧树立牌坊。我们就在牌坊下边拍合影。夜色中照片不甚清晰,然而这是和张老师张师母的纪念合影呀。
已经夜里十点多,张老师相约,竟是为了送我一盒珠光青瓷茶具。同安汀溪窑,又称“同安窑”,以烧造“珠光青瓷”而闻名于世。同安窑青瓷传到日本后,受到日本茶汤之祖珠光文琳的青睐,故日本学者把同安青瓷誉称为“珠光青瓷”。在日本镰仓海岸就发现了大量镰仓时代的同安青瓷碗等,在日本唐津山麓遗址中,同安青瓷出土最多。还有太宰府附近、福冈湾底以及福山草户庄等地的镰仓时代遗址,同安青瓷也都有出土。因此便有日本青瓷专家到同安来调研,拾到地上一块破了的古青瓷,原想带回去,到了海关才发现不准带出中国。
我拎着手上的珠光青瓷茶具,不知道如何描述感动。只因为在微信群组见张老师提起“珠光青瓷”,我喜欢这美感十足的名字,问了几句,张老师便记在心上。同安人对南洋华人有着深厚感情呀!
辛亥革命以前,战乱、天灾、瘟疫和民国后土匪盛行等原因,迫使一些贫穷的同安人到海外寻求发展,“当时很多先人出去都是带着同安的土、水或者米,甚至背着祖宗的族谱、供奉的菩萨或是为祈求平安画的符”。到了南洋地,思念家乡的食物,为了安慰思乡之情,把家乡食品的做法也跟着带了出去。
同安有三宝,是三种传统美食小吃:封肉、马蹄酥和炸枣。从小吃马蹄酥长大的我,本来以为不过就是一种饼,到了位于同安钟楼附近小巷子里的双鹿老铺,里边有块匾写着“财源广进”。整个铺子的装设和售卖的各种各样的饼的包装,一看就是百年老店的样貌,一问果然没错,这家创立于光绪十八年的老铺至今仍然在营业。同安的朋友跟坐在店里的阿姨特别介绍,她是来自马来西亚槟城的南洋客人。店里的阿姨马上回答,你们那边也有马蹄酥,是很久很久以前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学徒带过去的手艺。
站在小巷子里,抬头看见那双鹿老铺招牌上写着“净素马蹄酥”,时空变换,老铺没有变,味道没有变,这时候的我马上明白印尼的那位朋友对马蹄酥的深情。他一到槟城,每一次都很紧张地即买即吃,原来,他咀嚼的是他的家乡味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