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唐山抗震精神对“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2020-04-07杨春杨扬

今传媒 2020年3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现实意义

杨春 杨扬

摘 要:本文深入研究了唐山抗震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关系,以及在新时代如何发扬唐山抗震精神与“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虽然“红船精神”与唐山抗震精神的产生相隔了半个多世纪,但二者却是密不可分的,“红船精神”是唐山抗震精神产生的基础和资源,唐山抗震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红船精神”;唐山抗震精神;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3-0050-02

一、唐山抗震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密切关系

“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准确、凝练地概括了唐山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在惨绝人寰的大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强不屈的毅力。如今唐山抗震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并成为唐山这座城市的主体精神。在中国,以一个城市承载一种精神,或者以一种精神概括一个城市,这是一个首例。唐山抗震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抗震救灾中得以凸现和彰显。唐山抗震精神产生的资源很多,其中最为直接和影响最大的应是“红船精神”。何谓“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唐山抗震精神与“红船精神”有着内在关联:从精神层面看,“红船精神”包括“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三个层面;而唐山抗震精神则包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的奉献精神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两个层面。诚然,唐山抗震精神中也包含着“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的元素。

二、唐山抗震精神直接继承和大力弘扬了“红船精神”

1.“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继承和弘扬了“红船精神”中的“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唐山抗震精神中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就是“红船精神”中“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精神的体现。在唐山大地震之后的四十多年中,唐山这座城市创造了 “十年建设恢复,十年经济振兴、十年快速发展,十年展翅腾飞”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当惊世界殊”的东方神话,并相继荣获全国园林绿化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社会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先进城市等20多项国家荣誉称号,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壮丽诗篇。习近平总书记于2010年和2016年两次亲临唐山视察,对唐山作出“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为唐山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现在新唐山正在成为面向渤海湾、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最具前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充满科技含量和超越精神的现代化城市,努力成为使世界震惊,让世人瞩目、繁荣美好、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1]。

2.“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继承和弘扬了“红船精神”中的“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英雄的唐山人民继承和弘扬了“红船精神”中的“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表现出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的人文情怀。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在废墟上崛起,在血泊中行进,匍匐互救,英勇无畏地进行了人类抗灾史上最卓绝的生死救援,“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2]。面对在大地震中亲人罹难和家庭財产的损失,他们虽悲伤痛心,但意志坚强、不屈不挠。当他们看到国家和集体利益遭受损害时,看到同胞遇有危难需要帮助时,不救亲人救大家,不顾小家为国家,表现出一种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的人文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3]。

三、大力承传、弘扬“红船精神”和唐山抗震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红船精神”和唐山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体现。虽然这两种精神分别诞生于20 世纪的20年代和70年代,但它们所体现的“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却是一脉相连的,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迄今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芒,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1.牢记初心和宗旨,坚定信仰和理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即将迎来100周年,唐山大地震也过去了40多年,但“红船精神”和唐山抗震精神却依然熠熠生辉,因为这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和英雄的唐山人民用血汗凝成、用生命铸就的,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唐山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资源,甚至对人类的共同未来和精神指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追求的多样化、人生价值的多元化以及物质享受的低俗化,使得有些人逐渐失去了人生的定位、价值的追求和理想的向往,甚至是我们的某些党员干部思想空虚、精神苍白、道德失衡、信仰丢失,有的甚至陷入腐败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我们高扬“红船精神”和唐山抗震精神,以拨正失衡的道德标尺,失位的精神坐标。那么如何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和唐山抗震精神呢?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需要广大党员对党忠诚、敢于担当,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的人文精神以及“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以不负历史使命和人民的重托。

2.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积极主动有所作为

在新时代,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员都要自觉担当历史重任、积极主动有所作为的精神,为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正是由于广大共产党人发扬了“红船精神”才使得我们的党发展壮大,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在唐山大地震后,也正是由于英雄的唐山人民发扬了抗震精神,使唐山成为面向渤海湾、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且最具前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在新时代,要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继续弘扬“红船精神”和唐山抗震精神,奋发有为,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第1版),2005-06-21.

[2] 程才实.唐山震后重建的哲学思考·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125.

[3]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7).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现实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红船精神”研究现状及进一步研究探析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