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
2020-04-07
一、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实践反思
2017 年8 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明确指出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指南》在总结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工作的价值方向和根本任务,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然而,从实践层面看,当前的中学德育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工具理性倾向。所谓“工具理性”,即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实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班主任往往习惯性地化身为“管理者”的角色,只关注学生的外在行为和教育的直接结果,忽略了学生的道德养成和全面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背道而驰,其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德育目标上,关注问题解决,忽略学生发展。德育的出发点是人,“以人为本”是德育的基本理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德育的终极目标。然而,不少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却将学生行为问题的解决作为终极目标,这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当一名班主任过分关注问题的解决时,可能就会疲于应对少数的几个问题学生,却无暇进行系统的班级建设;可能眼中只剩下学生的各种问题,却不见学生的任何可取之处;可能只在乎问题是否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却不在乎问题背后的成因,也忽视了解决方式给学生人格或心理上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之,急功近利地寻求问题的解决,往往只见症状而不问病因,非但治标不治本,还会在问题恶化的过程中陷入与学生的冲突和对立。其结果可能是教师束手无策,解决问题的工作热情最终转化成职业倦怠的心灰意冷,从此各种问题更加层出不穷;也可能是学生知难而退,外显的行为问题恶化为内隐的观念错位,于是深层问题被遮蔽而无从解决。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问题都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学生也未能获得真正发展。
2.德育内容中,强调美德伦理,忽略底线伦理。所谓“底线伦理”,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而美德伦理则是个体在道德自我完善过程中的更高追求。底线伦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伦理,它并没有提出很高的道德要求,而是希望人们都能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倘若美德伦理是道德建设的巍峨大厦,那么底线伦理则是大厦的根基,只有根基坚实稳固,大厦才不会摇摇欲坠。然而,中学德育中充斥着圣贤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美德伦理,德育的本质从“育人”蜕变为理想化的“育伟人”,结果是校园欺凌、师生冲突等恶性事件频发,底线伦理一再受到冲击,这与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忽略底线伦理不无关系。因此,从底线伦理出发,坚守阵地,稳固根基;到一般的道德标准,逐步引导,循序渐进;最终知行合一,砥砺前行,如此才能真正走向高尚的美德伦理。
3.德育过程中,关注道德认知,忽略道德养成。一般认为,思想品德的养成包括道德认知的建构、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意志的砥砺和道德行为的实践四个紧密相关的基本环节,完整的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然而,不少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仅停留在道德认知的灌输上,极少关注德育的其他基本要素,也没有切实遵循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道德认知教育占据了德育的全部环节,甚至成为德育的主要目标。其结果是造成了学生的高知低行甚至知而不行,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甚至还会造成一种适得其反的误导,使学生以为道德追求仅是假大空的表象,说一套、做一套,最终使其沦为伪善之人。
4.德育方法上,强调教条规训,忽略文化熏陶。当德育目标偏向于问题解决,当德育内容窄化为美德伦理,当德育过程局限于道德认知,德育方法也相应地异化为教条与规训了。具体而言,当前的中学德育工作仍是以道德知识灌输、道德行为规训、集体影响和舆论扬抑等传统方法为主。不可否认,这些方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学生特定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德育的环境和对象变得日渐复杂,这些方法也在逐渐失去其本来的效用。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学生,其对教条与规训存在本能的心理阻抗,甚至可能演变为激烈的行为对抗。因此,转变和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从师生对抗走向共同成长,应成为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者探索的方向。
二、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优化路径
中学德育所呈现的实践问题既有复杂的客观原因,也在于班主任缺乏深入的实践反思和系统的专业指导。而《指南》的发布,无疑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指明了价值方向,也提供了行动参考,值得深入学习和探讨。笔者基于实践反思的四个方面,结合对《指南》的解读,归纳了中学德育工作优化的基本路径。
1.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指南》在指导思想中再次强调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理念,特别指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这就提示我们,务须回归“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从支离破碎的问题中抽离出来,切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如此,德育的目标才会从“育伟人”回归为“育人”,德育的内容才会从单调的书本走向多彩生活,德育的方法才会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同时关注人的个体差异。总之,“以人为本”是做好中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遵循道德养成的客观规律。《指南》在基本原则中特别强调“遵循规律”,指出德育工作应“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指南》对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的德育目标做了具体规定。德育目标的分层设置,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也突显了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衔接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学生的阶段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走向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指南》在实施途径中特别提出了“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强调“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因此,中学德育要走出封闭课室,走向多彩生活;走出教条规训,走向生活实践;走出虚幻的道德圣殿,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学班主任必须有意识地设计和开发各项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力求做到事事是德育,事事能育德。
4.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指南》在德育途径中明确提出“文化育人”,并指出“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学研究表明,品德形成更多是内隐学习的结果。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作为重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也要重视对学生心灵和情感的文化熏陶,“文化育人”应该成为中学德育方法创新的主要方向。
总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任务。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回归“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地优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拓展德育途径,不断将中学德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