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2020-04-07
信息技术课程相对于其他主要科目来说,学生和教师都容易不够重视。由于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高低也存在差别,而教师的教学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传统科目一样,也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否则,信息技术课堂将会是学生我行我素的无序课堂,进而成为无效课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活动给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以及兴趣缺乏动力不足的原因,才能在兴趣激发调动方面开展一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那么,如何才能让信息技术课堂兴趣盎然呢?以下是几点有效的尝试。
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灵活创新教学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积极灵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这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信心,有效地增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因此,这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产生影响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注意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创新整合。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让他们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尤其很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采用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师将理论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学生听起来却云里雾里,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改革,必须要在形式上创新,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教学的形式实际上是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因此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近些年来,广为提倡的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实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立足学生的实际努力改革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为数不多的信息技术学习时间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通过开展趣味化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有趣的教学内容,他们仍然是非常感兴趣的。正所谓,每个人都有一颗童心,有趣的事物总是讨人喜欢,引起人的注意。那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为什么不着力地从课程教学的趣味方面开展工作呢?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后进生因基础差,常常会失去信心。在上机实践课中,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可以开展一些兴趣活动,给学生呈现出一些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例如一些程序能够解决一些人们的实际问题,并且可以展现出创新的效果。这些都让学生耳目一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外,相对于普通的基础知识学习的学生,对于游戏的内容更加感兴趣,所以,教师也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边玩一边掌握相关的操作方法,这些都能够提高他们内在的价值感,增强自尊心,同时也让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进一步提升。教师开展趣味化的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还是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某一个层次的需要方面进一步扩大。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说,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进行分析,学生在自尊感以及自我实现感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和提升。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了解人性的特点,了解人的基本需求和内在的动力,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才更加有趣,才更能够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有设计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
教学活动要在目标的指引之下来完成目标的设定,不仅要具体明确,而且要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既要有认知的目标,又要有行为的目标,同时,还要融合情感的目标。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特殊性,正确看待对学生“双基”的传授。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高中计算机课程都着重讲授程序设计语言,这实际上是把培养和掌握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能力作为高中计算机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所以这一目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样,教师能够根据目标的指导进行分层目标的设定,让学生可以掌握必备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让计算机为他们的学习成长和发展服务。所以,在教师准备整个课程的过程中,目标非常清晰。在学生的头脑中也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层次体系,具有明确的学习框架,这也能够让学生有一种清晰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主动推动教学的改革创新,让学生的兴趣高低成为教师主动进行改革调整的重要原动力,要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能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得到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信息技术的综合水平。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让每一位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者都能够体会到内在的成就感,让他们高效地利用课堂学习时间,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索、整合和建构,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从信息技术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更多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