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模型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2020-04-07王文君胡美琴刘洪颜
王文君 ,胡美琴,刘洪颜
(山东大学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山东 济南 250100)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机制的建立和科学评价体系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改革的深化和公共技术共享平台建设的推进,各高校公共技术共享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定位、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而针对高校公共技术共享平台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现有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模式的适用性问题也日益显露,主要表现在指标设置不合理、不全面;操作过程困难,反应评价结果不真实;评价方法不恰当,评价结果不公平等[1]。因此,为了促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运行效果,有必要立足于平台建设运行现状,结合平台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深入研究高校共享平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这将对全面构建高校公共技术平台绩效评估体系,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平台建设、管理及其运行特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3]:
(1) 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平台运行情况既取决于操作者又受外部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价指标对客观实际抽象的描述要清楚、简练、符合实际,评价内容要有科学的规定性,各指标概念要科学、准确,有精确的内涵和外延。
(2) 目标导向性原则。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不仅具有测试服务功能,还应具有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引领和综合服务的功能。共享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立足建设目标,能以反映平台设备使用效益为基本准则,从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的角度选取评价指标。
(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大型设备共享平台是由多个实验室及多台大型仪器设备构成的复杂有机体,不仅包括项目、成果、收益等硬性指标,还包括日常管理、运行管理、开放共享等软性指标,这就要求共享平台评价指标在选择和运用中,既要包括定量评估要素,也要包括定性评估要素。
(4) 内外评估相结合原则。以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为宗旨的内评估,将平时的工作合理客观的纳入考核体系,全面地促进共享平台运行和仪器设备管理;站在用户角度全面考察平台运行效果的外评估,以外部监督和外部评价为宗旨,结合内评估,既反映管理绩效,又反应运行绩效。
2 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基于组织发展战略而设计的一种战略性组织绩效评价框架。基于BSC模型的高校大型共享平台绩效评价体系,是从高校战略的角度评价共享平台管理运行情况,通过形成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导向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4]。基于BSC模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总系统,各子系统间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四个子系统通过分类评价指标和单项评价指标层级体现(如图1)。
图1 基于BSC模型的高校大型共享平台运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
2.1 基于BSC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
良好导向的指标体系对于提升平台的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开放管理现状,结合BSC理论构架,采用指标聚类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5-6],从影响共享平台运行和管理的多个指标中筛选出了基于BSC模型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BSC模型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总表
2.2 基于BSC模型的评价指标的解释
基于BSC模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财务业绩、顾客满意度、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表达。分析表1各指标内容如下:
(1) 财务业绩指标:直接体现运行管理效益,由校内和校外有偿服务收益来表征。
校内有偿服务收益率(%)=(校内有偿收入/平台有偿服务总收入)×100%;
校外有偿服务收益率(%)=(校外有偿收入/平台有偿服务总收入)×100%。
(2)顾客满意度指标:基于用户的立场对组织的绩效做出评价,为组织的发展战略提供具体目标。由用户培训满意度和用户测试满意度来衡量。
用户培训满意度=(培训用户数中表示满意的人数/培训用户总人数)×100%;
用户测试满意度=(测试用户中表示满意的人数/测试用户总人数)×100%。
(3) 内部流程指标:是组织内部良好运行和管理的重要支撑,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① 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平台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主要从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使用和维保记录的准确性、设备标签的粘贴情况、环境卫生和安全措施及上岗证持有情况六个方面来表征。
② 运行管理。运行管理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有力支撑。是否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完整的门户网站是决定平台绩效高低的重要因素。可通过以下四个指标来度量:
先进仪器设备数量:平台所拥有世界先进仪器和设备数量;
仪器设备完好率=(完好仪器设备台件数/仪器设备总台件数)×100%;
中高级职称人数所占比例:(中高级职称人数/平台总工作人数)×100%;
平台信息化建设情况:主要从网站建设规范性、功能完整性、内容丰富度和信息时效性方面来考量。
③ 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的宗旨是推进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技术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共享仪器设备率=(平台共享的仪器设备数/平台设备总数)×100%;
共享仪器设备机时利用率=(单台大型仪器利用率之和/平台大型仪器设备之和)×100%。其中,单台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有效使用机时/定额机时)×100%(注:有效使用机时=必要的开机准备时间+测试时间+必须的后处理时间);
共享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率=(单台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率之和/平台大型仪器设备之和)×100%。其中,单台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率=(对外服务机时/实际使用总机时)×100%;
协作共享课题数:校(院)际、校企联合承担的课题数;
协作共享收益率=(为外单位提供测试的服务收益/测试服务总收益)×100%。
④ 功能利用与开发。反映了仪器设备功能使用情况和自行研发能力(包括功能开发、升级改造等);
功能利用率=(平台设备使用功能数/平台设备功能总数)×100%;
功能开发率=(本年度平台新增加功能数/本年度平台功能总数)×100%。
(4)学习与成长指标:有利于提升组织的长期发展能力和创造力。该指标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 员工学习与成长。主要表现在获得独立操作资格人员数、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情况。获得独立操作资格人员数:经培训考核通过并授权后可独立使用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操作的人员数;
人才培养情况:主要反映在平台运行和管理过程中所培养的人才情况,可通过人才数量(博后、博士、硕士)和人才质量(表现为独立完成科研项目或课题的能力)来表征;
队伍建设情况:平台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化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情况。
② 项目成果产出。项目成果产出是活动开展价值的最根本体现,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指标来表征:
承担项目数:评价期内所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数;科研获奖情况:评价期内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奖项数;
发表论文和专著的数量:在国内外权威和一般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出版著作数量;
发表论文和专著的质量:平台在推动教学项目、科研课题和社会产业研发方面的重要性和贡献度,考评时需引入影响因子、科技成果转化和课题性质等参数给予合理的权重分配;
获得专利情况:从发明专利的数量及不同类型专利的性质来考量,专利类型不同赋值也应有所差别。
3 评价方法
3.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高校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项目较多,构成要素具有模糊性,对此多因素、多层次具有模糊性的问题,可采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7]。该方法用一定标度对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减少了个人的主观臆断带来的弊端,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3.2 熵权-TOPSIS法
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最具有操作原理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排序明确等优点。同时为避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性,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权法进行计算,熵权法可简化评价过程,且同时具有精度高、客观性强等优点[8]。
3.3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
常见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包括专家咨询-多指标线性加权法、AHP-熵权法、AHP-DEA(基于层次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法)、AHP-TOPSIS法等[9]。通过引入客观的模糊数学和TOPSIS等方法,可以避免单纯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法的缺陷。此外,通过进一步引入数据分析软件,比如Metleb、DPS、SPSS、Expert Choice、DEAP或Excel等来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可将繁杂的数据处理流程简单化,并使计算结果精准化。
具体操作中还需注意专用和通用平台的功能特征。通用平台适用面广,共享度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较好;专用平台为学科和专业发展所需,为学科高水平探索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在考核专用平台时,除了必须考虑到平台仪器设备对学科研究、学科建设的贡献度外,还应重视它们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此类平台,只要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均应认为合格。
4 结语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绩效评价有利于学校掌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不仅能为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还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支撑保障。基于BSC模型的绩效评价体系,克服了传统静态的业绩指标,构建了一个以满意度为核心的多维动态指标体系。该体系兼顾了高校长期发展战略和目标,全面而具有操作性,为科学评价高校大
型仪器设备平台运行管理绩效提供了良好的评价模型,有利于明确高校共享平台运行管理的目标导向,促进其平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