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判断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0-04-07刘小勇覃凤娴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纤溶二聚体脑出血

刘小勇,覃凤娴(通信作者)

1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检验科 (广西柳州 545007);2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广西柳州 545007)

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的脑血管性疾病[1],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硬化,血压增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导致人体凝血系统激活及脑血流量改变[2],这些因素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3]。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 products,FDP]是纤溶系统的两个重要指标,其中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症的一个特异性指标[4],常用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疾病及溶栓治疗后的疗效监测。FDP是血液中纤维蛋白和(或)纤维蛋白原被纤溶酶降解后的降解产物总称,是反映人体纤溶系统功能的又一重要指标,对该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血栓性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5]。脑出血后往往继发凝血机制异常及纤溶亢进[6],导致纤溶指标出现异常。本研究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病程中不同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和FD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探讨D-二聚体和FDP检测对评估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7]。根据CT影像估算的颅内出血量将研究对象分为大量出血组(出血量≥30 ml)与小量出血组(出血量<30 ml)。其中,大量出血组45例,女20例,男25例;平均年龄(60.4±7.5)岁。小量出血组55例,女25例,男30例;平均年龄(61.6±5.5)岁。另外,选取同一时期健康者88名作为对照组,女42名,男46名;平均年龄(60.8±6.7)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对象在入院时(0 d)、入院后第1、2、3、5、7、14天分别从肘静脉采集静脉血2 ml,并用109 mmol/L枸橼酸钠1:9比例抗凝,每分钟1 500 g离心15 min后,检测上层血浆中D-二聚体及FDP水平。

1.3 临床评价

采用日本Sysmex CS 5100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及FDP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D-二聚体及FDP水平

入院时,小量出血组及大量出血组的D-二聚体和FD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出血组D-二聚体及FDP水平在各时间段均高于小量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D-二聚体和FDP水平在两组的变化趋势

小出血量组和大出血量组的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后不断升高,并分别持续至入院后第5天(小出血量组)和第7天(大量出血组),然后逐渐下降(图1A)。两组FDP水平变化趋势同D-二聚体(图1B)。

2.3 D-二聚体及FDP水平与脑出血量的关系

将脑出血患者颅内出血量与D-二聚体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颅内出血量与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823,P<0.05)。另外,FDP水平与颅内出血量亦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856,P<0.05)。

表1 3组不同时间点D-二聚体及FDP水平比较(±s)

表1 3组不同时间点D-二聚体及FDP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aP<0.05;与小量出血组同时期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D-二聚体(mg/L FEU) FDP (µg/ml)大量出血组 45 0 d 4.79±1.12ab 9.47±3.26ab 1 d 6.54±2.21b 13.22±4.43b 2 d 7.79±2.65b 16.70±4.96b 3 d 10.39±3.54b 30.91±6.75b 5 d 13.62±4.36b 46.11±7.22b 7 d 16.89±5.52b 50.13±8.06b 14 d 7.02±2.03b 19.22±5.23b小量出血组 55 0 d 1.26±0.71a 3.56±1.12a 1 d 1.86±0.36 4.87±2.24 2 d 3.49±0.65 7.01±3.06 3 d 6.57±1.11 12.19±4.63 5 d 9.71±2.32 18.65±5.33 7 d 6.31±1.90 11.06±3.62 14 d 2.58±0.55 6.97±2.23对照组 88 0 d 0.35±0.21 1.20±0.33

图1 D-二聚体和FDP水平在各组的变化趋势

2.4 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FDP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比较

D-二聚体联合FDP检测阳性检出率(88.0%,88/100)高于D-二聚体单项检测阳性检出率(68.0%,68/100)及FDP单项检测阳性检出率(75.0%,7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及小动脉血管硬化往往引起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出血[8],从而引起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血循环中,激活人体凝血途径,促进人体血栓形成[9]。血栓的形成进一步激活人体纤溶系统,引起纤溶指标异常[10]。D-二聚体和FDP是人体继发纤溶亢进的敏感指标[11],监测血浆D-二聚体和FDP水平可作为诊断脑出血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判断脑损害程度的指标[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患者的D-二聚体及FDP水平较健康者明显升高,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13];其升高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血管破裂后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势必引起人体纤溶系统激活,形成的大量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引起其降解产物D-二聚体明显升高[14];此外,形成的大量纤溶酶还可非特异性降解纤维蛋白原生成FDP,引起FDP水平显著上升[15];因此,在监测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同时,有必要监测FDP的水平改变。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推进,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和FDP水平不会马上下降,小量出血组持续升高至治疗后第5天才呈下降趋势,大量出血组则持续至治疗后第7天才逐渐趋于下降;整个过程中大量出血组的D-二聚体水平和FDP水平均高于小量出血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实脑出血患者的D-二聚体和 FDP水平与颅内出血量呈正相关,即血浆中D-二聚体和 FDP水平及高水平持续时间可间接初步反映颅内的出血量大小,提示血浆中D-二聚体及FDP水平的监测可用于初步判断颅内出血量的大小及疾病的预后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将脑出血组D-二聚体和FDP的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结果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说明D-二聚体和FDP的联合检测可减小误差,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评估更精准。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和FDP水平与颅内出血量呈正相关,且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因此,监测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和FDP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改变,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积极的指导依据,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纤溶二聚体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