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瓜煤矿“三软”煤巷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应用研究

2020-04-07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煤柱宽度底板

张 磊

(霍州煤电集团吕梁山煤电有限公司木瓜煤矿,山西 方山 033100)

1 工程概况

吕梁山煤电有限公司木瓜煤矿目前主采的10#煤层为复杂结构煤层,倾角4°~8°,平均6°,煤层厚2.3~3.4m,平均厚2.95m,煤岩类型为半亮型焦煤。目前,10#煤层首采区的第二个工作面即将进入准备阶段。10-102工作面盖山厚度+227~+424m,地面标高+1225~ +1335m,工作面标高+927~ +988m。10-102工作面地面位于木瓜村西南方向黄土丘陵下方,上部地表以侵蚀性黄土梁峁为主;井下位于一采区准备巷道左翼,工作面北部与即将回采完毕的10-101工作面相邻,工作面以东为实体煤,以南为南区实体煤,紧邻一采区边界。10-102轨道顺槽紧邻10-101,沿10#煤层顶板掘进,其顶底板岩性特征如表1所示。为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10-102轨道顺槽设计采用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但依据矿方提供的煤岩体物力力学实验室测定的10#煤坚固系数为0.6135,顶板抗压强度17.23MPa,底板抗压强度15.69MPa,10-102轨道顺槽属于典型的“三软”煤巷,巷道掘进过程中支护较困难。为确定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的煤柱宽度,展开了相关的研究。

表1 10#煤顶底板岩性特征表

2 合理煤柱宽度的初步确定

查阅相关的研究成果获知,工作面回采巷道采用护巷小煤柱和锚网索联合支护时,煤柱宽度和巷道围岩变形量的关系为[1]:

其中:

u-巷道围岩位移收敛量,mm;

B0-煤柱宽度最小值,m;

u0-单一巷道掘进时围岩变形量,mm;

k1、λ-待定系数,单位:1;

x-护巷煤柱宽度,m;

K-煤柱稳定性系数,一般为0.2~0.33。

由此可知,小煤柱护巷条件下,巷道围岩的收敛量和煤柱宽度间的关系较复杂,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巷道变形量在不同的围岩性质条件下差异也非常大,根据康红普教授等相关人员的研究成果,沿空掘巷的顶底板移近率和煤柱宽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对于软岩和中硬岩条件下,煤柱宽度在20m范围内时,沿空巷道围岩的变形量变化明显。10-102轨道顺槽属于典型的“三软”煤巷,围岩位移量对煤柱宽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当煤柱宽度为10m左右,巷道顶底板移近量达到最大,之后煤柱宽度增大,顶底板移近率不断减小,通常情况下,当护巷煤柱宽度小于10m条件下,称为小煤柱沿空掘巷。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工作面回采巷道采用护巷小煤柱和锚网索联合支护时,合理煤柱宽度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原则[2]:煤柱和巷道应力水平较低的原则;锚杆能够有效地锚固围岩的原则;满足隔离临近采空区的原则;尽可能提高工作面采出率的原则。综合以上分析及原则,初步确定10-102轨道顺槽沿空掘巷煤柱宽度为3~8m。

图1 巷道顶底移近量与护巷煤柱宽度间的关系

3 “三软”煤巷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宽度数值模拟

3.1 10-102轨道顺槽支护方案

10-102轨道顺槽为矩形断面,巷道掘进净宽为5600mm,高度为3400mm,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锚杆采用Φ20×2000mm螺纹钢锚杆,每排顶底和两帮共14根,间排距为1000×900mm,锚杆间通过H型钢带横向连接,每根锚杆采用MSZ2335和MSCK2360树脂锚固剂各一卷,预紧力为40kN 。顶板锚索采用Φ17.8×6200mm预应力钢绞线,每排2根,采用“二0二”布置,间排距为2000×1800mm。巷道围岩采用双层网护表,内外层分别为钢筋网和塑料网,网片间搭接距离为100mm。10-102轨道顺槽支护详情如图2所示。

图2 10-102轨道顺槽锚网索支护断面

3.2 合理煤柱宽度模拟分析

根据10-102轨道顺槽具体的采矿地质条件,为研究其采用小煤柱护巷的可行性及合理的煤柱宽度,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研究分析[3-4]。模型由左向右分别为10-101采空区、护巷煤柱、10-102轨道顺槽,模型尺寸(长宽高)为210×80×92m。模型上部边界施加5.5MPa的均布载荷,模型底部为固定边界,四周边界水平位移被约束,测压系数取0.8。模拟计算过程中煤岩体服从摩尔—库伦屈服准则。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如图3所示。

图3 数值模型示意图

为分析不同护巷煤柱宽度条件下,10-102轨道顺槽围岩的稳定性,数值模拟开挖步骤为:建立模型—初始地应力场平衡—10-101工作面回采—10-102轨道顺槽开挖和支护—10-102工作面回采。分别进行留设10-102轨道顺槽护巷煤柱宽度为3m、4m、5m、6m、7m、8m的数值模拟计算,比较10-102轨道顺槽掘进和10-102工作面回采期间其围岩的变形量。首先得到10-102轨道顺槽掘进期间其围岩位移量和煤柱宽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掘巷期间不同煤柱宽度条件下围岩位移曲线

由图4所示结果可知,煤柱宽度由3m增大到8m,护巷煤柱侧的10-102轨道顺槽煤帮位移量由42mm增大至205m,顶板下沉量由370mm增大至447mm,10-102实体煤侧的煤帮变形量由187mm减小为162mm。由此可知,随着护巷煤柱宽度的增大,煤柱的承载能力提升,由于煤柱内的能量通常通过其变形释放,因此导致巷道煤柱侧和顶板的围岩量逐渐增大。当煤柱宽度在3~5m间变化时,顶板下沉量增大明显,煤柱宽度由5m增大至8m,顶板下沉量基本不变。由此可知,煤柱宽度达到5m后继续增大,其对于顶板的支撑能力基本不再变化,因此可初步设计护巷煤柱为5m。

图5 回采过程中不同宽度煤柱围岩位移曲线

10-102工作面回采期间,10-102轨道顺槽围岩位移量与煤柱宽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煤柱宽度由3m增大至8m,煤柱帮位移量由46mm增大至307mm,顶板下沉量由652mm增大至928mm,实体煤帮的位移量在400~500mm间交替变化;当煤柱宽度为5m左右时,煤柱内应力水平较低,易于巷道的支护稳定,因此煤柱宽度为5.0m较合理。综上分析可知,10-102轨道顺槽采用小煤柱护巷技术可行,煤柱宽度为5m最为合理。

4 现场应用效果

为考察木瓜煤矿10-102轨道顺槽采用5m小煤柱护巷沿空掘巷技术的效果,掘巷期间布置围岩位移监测点,整理后得到如图6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对10-102轨道顺槽围岩位移监测的30d内,成巷后的前10d内围岩位移增大明显,之后围岩变形量基本稳定不变,最终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约为87mm,两帮移近量最大值约为148mm,成巷10d后围岩位移速度为零。可知,10-102轨道顺槽采用5m小煤柱沿空掘巷具有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图6 10-102轨道顺槽掘巷期间围岩位移规律

5 结论

10-102轨道顺槽“三软”煤巷初步确定护巷煤柱宽度为3~8m,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煤柱宽度为5.0m。掘巷期间围岩位移监测结果表明,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约为87mm,两帮移近量最大值约为148mm。10-102轨道顺槽位移量有效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煤柱宽度底板
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现存状态研究
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宽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厚煤层预采顶分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研究
辛置煤矿2-104综放工作面合理留设煤柱尺寸研究
板上叠球
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硐室底板加固技术实践与应用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铝蜂窝复合材料客车底板性能研究及应用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