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2020-04-07李秀杰韩真张庆田朱自果蒋恩顺李勃
李秀杰,韩真,张庆田,朱自果,蒋恩顺,李勃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 泰安 271000)
山东省葡萄栽培面积38000 hm2,在农民脱贫致富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山东省葡萄成熟期恰逢雨热同季,管理上稍不慎,就会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裂果、烂果难以控制。目前生产上大剂量、多批次使用农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生产成本飙升。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研发绿色栽培方式,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直是科技人员关注的重点。
避雨栽培是在葡萄生长季节,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以上位置的设施上,防止降雨对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从而保证葡萄正常成熟的一种简易设施栽培方式[1~3]。避雨栽培可避免雨水溅射和流淌,降低葡萄叶幕层温度和湿度,理论上能够降低喜湿病害的发病率。近年来避雨栽培在我国南方地区逐渐兴起[4],该技术的推广使得南方等葡萄种植的次适宜区变成了高效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借鉴南方地区葡萄避雨栽培经验,2010年开始将避雨栽培技术引入山东济南、泰安、济宁、聊城等鲜食葡萄主栽区,并对避雨栽培模式、搭建成本以及避雨栽培对葡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微域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5~9],初步制定了适合山东省应用的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规程。在广西等地的研究显示,避雨栽培对防控葡萄霜霉病[10~12]、灰霉病[13]和白腐病[14]等有一定效果。病虫害的发生具有地域性特点,不同区域的病虫害发生时间和类型不同,但截至目前,有关避雨栽培对山东省鲜食葡萄栽培中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2018~2019年连续2 a 在山东省鲜食葡萄主产区对避雨和露地2 种栽培方式下的葡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避雨栽培葡萄的病虫害防控提供指导,进一步完善山东省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葡萄品种为夏黑。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2018~2019年连续2 a 在以泰安为代表的鲁中鲜食葡萄主产区和以济宁为代表的鲁西南鲜食葡萄主产区,对避雨和露地2 种栽培方式下的葡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泰安试点选择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金牛山试验示范基地,葡萄2014年栽植,南北行向,株行距2 m×6 m,T 型架整形;济宁试点选择在济宁市曲阜尼山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葡萄2016年栽植,栽植方式和架式均与泰安试点相同。同一试点,采用对比试验设计,设葡萄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CK) 2 个方式处理。避雨设施选用简易连栋避雨棚,棚高2.6 m,跨度6 m,顶部全年覆膜。2 个试点均采用滴灌方式灌溉,排灌条件良好,葡萄管理水平较高。
葡萄发芽前,全园喷施1 次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虫卵和成虫;萌芽后不进行任何病虫害防治,果实不套袋,以便于观察果实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
1.2.2 调查项目与方法
1.2.2.1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为害程度。从春季葡萄萌芽开始,每处理均随机选取正常生长的葡萄植株20株,田间调查病虫害发生的种类;目测病叶和病果面积,参照付丽等[15]方法,结合当地果农防治经验,对病虫为害程度进行分级。
病害程度分级标准。+:零星发生,一般不需要防治;++:轻度发生,需要采用兼治措施防治,若不防治将造成一定损失;+++:中度发生,需要专门防治;++++:严重发生,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多次防治。
虫害程度分级标准。+:轻度发生,一般不需要防治;++:中度发生,需要采用兼治措施防治,若不防治将造成一定损失;+++:严重发生,需要专门防治,若不防治将造成明显损失。
1.2.2.2 物候期。春季随机选取正常植株10 株,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记录物候期。
1.2.2.3 叶部病虫害发生率。4月中旬进行第1 次叶片虫害调查,以后每月调查1 次,共调查5 次。随机选取葡萄植株20 株,每株随机选新梢中部的3 片叶,调查发生病虫害的叶片数,计算叶片病(虫) 害发生率(受害叶片数/调查总叶片数×100%)。
1.2.2.4 果穗病害发生率。6月1日进行第1 次果实病害调查,以后每15 d 调查1 次,共调查6 次。随机选取葡萄植株20 株,每株选3 穗果,调查发生病斑或腐烂的果穗数,计算果穗病害发生率(受害果穗数/调查总果穗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避雨栽培对葡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为害程度的影响
表1 葡萄主要病害种类及其为害程度Fig.1 Disease types and harm degree of grape
2.1.1 病害种类及为害程度 连续2 a 调查结果(表1)显示,避雨栽培葡萄发生的病害种类与露地栽培葡萄基本相同。在泰安和济宁地区,霜霉病和酸腐病严重发生,其中对叶片为害最重的是霜霉病,对成熟果实为害最重的是酸腐病;白腐病、炭疽病和灰霉病轻度发生,有一定的为害;白粉病、黑痘病和锈病零星发生,一般不需要防治。在叶片病害中,霜霉病发生最重,一旦发病,病害蔓延很快,通常难以控制。在果实病害中,酸腐病发生最重,发病严重时整个果园飘荡着酸腐气味,腐烂的葡萄汁液顺果袋流下后造成深色污染,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果园美观;白腐病轻度发生,对果实也有一定为害,应注意提前防治。
2.1.2 虫害种类及为害程度 连续2 a 调查结果(表2)显示,避雨栽培葡萄发生的害虫种类与露地栽培葡萄基本相同。在泰安和济宁地区,绿盲蝽严重发生,为害程度最大,每年四五月叶片受绿盲蝽为害最重,受害叶片呈不规则孔洞,严重者发生皱缩;斑衣蜡蝉、二星叶蝉和烟蓟马中度发生,为害较重,其中烟蓟马主要为害幼果,被害部位形成小黑斑,严重影响果粒外观;葡萄粉蚧和东方盔蚧轻度发生,一般不需要防治。
表2 葡萄主要害虫种类及为害程度Fig.2 Pest types and harm degree of grape
2.2 避雨栽培对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连续2 a 调查结果(表3) 显示,在泰安和济宁地区避雨栽培葡萄的物候期较露地栽培葡萄普遍推迟,其中济宁地区的葡萄物候期略早于泰安地区。试验年度,泰安地区避雨栽培葡萄的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转色期、浆果成熟期分别较露地栽培葡萄晚1、2、2~3、3~4 和5~7 d,济宁地区避雨栽培葡萄的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转色期、浆果成熟期分别较露地栽培葡萄晚0~1、3~4、1、2~6 和8 d。从2 个试点的物候期看,同一年度,露地栽培模式下济宁地区葡萄的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转色期、浆果成熟期分别较泰安地区早1~3、2~3、2、0~2 和3~4 d,避雨栽培模式下济宁地区葡萄的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转色期、浆果成熟期分别较泰安地区早2~3、1、3~4、0~1 和0~3 d。
表3 避雨栽培对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月-日)Fig.3 Effect of rain shelter cultivation on phonological period of grape
2.3 避雨栽培对葡萄病虫害发生率的影响
2.3.1 叶部病害发生率 连续2 a 调查结果(表4)显示,避雨栽培对葡萄生长前期叶片病害发生率影响不大,但能有效降低葡萄生长中后期的叶片病害发生率。试验年度,在葡萄生长前期,2 个试点露地栽培葡萄的叶片病害发生均较少,避雨栽培下葡萄叶片病害发生率与露地栽培葡萄差别不大。自6月底开始,随着降雨增多,2 个试点露地栽培葡萄的叶部病害率均逐渐升高,到8月底以后病害集中暴发。2018年和2019年10月底,泰安地区露地栽培葡萄的叶部病害发生率分别为91.67%和78.33%,济宁地区露地栽培葡萄的叶部病害发生率分别为75.00%和70.00%;避雨栽培下,泰安地区的葡萄叶片病害发生率(分别为36.67%和31.67%) 分别降低了60.00%和59.57%,济宁地区的葡萄叶片病害发生率(分别为75.00%和70.00%) 分别降低了48.89%和33.33%。
2.3.2 叶部虫害发生率 连续2 a 调查结果(表5)显示,避雨栽培能有效降低葡萄生长前期叶片的虫害发生率。试验年度4~6月月底,泰安和济宁地区的露地栽培葡萄叶片虫害发生严重,而避雨栽培葡萄的叶片虫害发生率明显降低。2018年和2019年5月底,泰安地区露地栽培葡萄的叶片虫害发生率分别为86.67%和71.67%,济宁地区露地栽培葡萄的叶片虫害发生率分别为60.00%和53.33%;避雨栽培下,泰安地区的葡萄叶片虫害发生率(分别为36.67%和28.33%) 分别降低了57.69%和60.47%,济宁地区的葡萄叶片虫害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20.00%) 分别降低了72.22%和62.50%。自7月底开始,害虫对露地栽培葡萄叶片的为害逐渐降低;避雨栽培下葡萄叶片虫害发生率与露地栽培葡萄差别不大。
表4 避雨栽培对葡萄叶部病害发生率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rain shelter cultivation on incidence of grape leaf disease (%)
表5 避雨栽培对葡萄叶部虫害发生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rain shelter cultivation on incidence of grape leaf pests (%)
2.3.3 果穗病害发生率 连续2 a 调查结果(表6)显示,避雨栽培能有效降低葡萄果穗病害发生率。随着果实成熟,露地栽培葡萄的果穗病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18年和2019年7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时,泰安地区露地栽培葡萄的果穗病害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6.67%,济宁地区露地栽培葡萄的果穗病害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5.00%;避雨栽培下,泰安地区的葡萄果穗病害发生率(分别为5.00%和3.33%) 分别降低了62.49%和50.07%,济宁地区的葡萄果穗病害发生率(分别为6.67%和0) 分别降低了49.96%和100%。8月中旬,即成熟后在树上挂果1 个月,与露地栽培相比,泰安地区避雨栽培葡萄的果穗病害发生率分别降低了69.24%和78.27%,济宁地区避雨栽培葡萄的果穗病害发生率分别降低了70.58%和75.01%。
表6 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病害发生率的影响Fig.6 Effect of rain shelter cultivation on incidence of grape fruit diseases (%)
3 结论与讨论
2018~2019 年连续2 a 在山东泰安和济宁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葡萄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的叶片和果实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以及发生时期均基本相同。虫害对葡萄生长前期叶片的为害大于生长中后期。主要害虫有绿盲蝽、斑衣蜡蝉、二星叶蝉,其中绿盲蝽是葡萄生长早期对叶片为害最大的害虫。研究发现,自2017年以来,绿盲蝽种群数量剧增,成为葡萄生长早期的主要虫害,防治不当会造成葡萄植株被害率高达70%以上[16]。泰安地区在不实施任何防控措施的情况下,绿盲蝽对葡萄叶片的为害率高达80%。绿盲蝽以成虫、若虫的刺吸式口器为害葡萄嫩芽和嫩叶,因为伤口较小,通常数天后才会被发现,而此时为害已形成,不仅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果实上的疤痕还严重影响葡萄的商品价值。绿盲蝽成虫取食后均潜藏在梢端叶片基部,稍受触动即迅速逃匿,防治难度较大。调查发现,避雨栽培可有效降低葡萄叶部虫害的发生,与露地栽培相比叶部虫害发生率降低了57%~72%。这可能与避雨设施或者顶部棚膜等阻挡了害虫的跳跃迁移有关。绿盲蝽虫害对泰安地区葡萄叶片的为害程度大于济宁地区,原因可能是泰安地区试验地周围山坡上杂木丛生,果园内部还有苹果、桃等果树,为虫卵提供了栖身越冬场所,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迁移到葡萄叶片上为害。因此,在建园时要注意选址,尽量避开树木茂盛的山区,选择离树林较远的地块,且园内不间作寄主果树、苗木。
连续2 a 的调查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推迟了葡萄物候期,果实成熟期较露地栽培晚5~8 d。避雨栽培葡萄的病害发生种类和发生时期虽然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但叶部病害发生率较露天栽培最高可降低60%。叶部病害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尤其是8~10月发生的霜霉病。对葡萄果实为害最大的是酸腐病,其次是白腐病,但很多时候二者是同时发生的。避雨栽培葡萄的果穗病害发生率可降低50%~78%。
综上所述,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葡萄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未有大的改变,但病虫害发生率显著降低,进而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数量。避雨栽培作为一种绿色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投入,还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生产系统的环境友好性。因此,在夏季多雨潮湿的山东省,葡萄避雨栽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