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协同护理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对全麻患者应激水平、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

2020-04-07胡志雯赵存芳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躁动医护苏醒

胡志雯 赵存芳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全身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与全身麻醉相关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在麻醉过程中,护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若出现意外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残留的麻醉药可扰乱患者的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嗜唾、昏迷、肢体躁动等现象,严重时可影响患者平稳度过全麻苏醒期[2]。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表现为肢体出现挣扎、血压上升等,可引发创面裂开、伤口出血等事件。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体温较低,药物代谢速度可能变慢[3]。协同护理模式为一种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应用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疏解焦虑、抑郁等情绪,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本研究探讨医护协同护理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对全麻患者应激水平、苏醒期躁动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 9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无手术禁忌证;(2)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方式;(3)患者年龄18~66岁;(4)ASA分级为Ⅰ~Ⅱ级;(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同时参与其他研究患者;(2)合并有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3)术前异常体温;(4)合并有神经系统性疾病;(5)认知功能缺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18~65岁,平均(45.2±3.4)岁;麻醉前ASA分级:I级49例,II级41例;手术类型:消化系统40例,泌尿系统26例,肝胆系统14例,其他10例。观察组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20~66岁,平均(45.8±3.2)岁;麻醉前ASA分级:I级52例,II级38例;手术类型:消化系统41例,泌尿系统28例,肝胆系统12例,其他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观察组接受医护协同护理理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

1.2.1心理护理 (1)术前1 d患者接受心理访视。护士诱导患者展露焦虑情绪并记录焦虑评分,根据反馈的结果对患者采用脱敏疗法、想象疗法等治疗方法。手术当日早晨,护士采用“三句半”信心训练法鼓励即将手术的患者:“医生特意来看您!”,“马上要做手术了”,“手术状态不错,一起加油”,半句话“要对自己有信心”,告知患者麻醉前紧张时可以想象刚才的训练场景,保持良好的心态。(2)手术后当天晚上,护士采用“三句半”信心训练法鼓励术后患者,“特意过来看看您”,“今晚要特别注意,是最不舒适的一晚”,“过了今晚就好多了”,“辛苦了”。告知患者紧张焦虑时可以想象刚才的训练场景,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患者度过焦虑期。

1.2.2医护协同护理 (1)成立由1名医生,5名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医护协同小组,医生负责向护士教授麻醉的流程、关键点和核心步骤,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并及时指出和纠正护士的错误,教授完后对护士进行考核,保证护士的学习效果。(2)分配工作任务:麻醉师负责患者的麻醉治疗,护士负责护理工作。根据每位患者的疾病特点和个体情况制定完善的麻醉计划,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主治医生和护士共同探讨患者的麻醉剂量和类型,在麻醉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3)基础护理准备:在医生完成病历书写后应与责任护士沟通,以更加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执行最佳的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及时执行医嘱,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提醒。医护共同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密切监测引流管的状态,观察伤口敷料及管路护理,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为患者提供常规保温护理措施,在消毒时尽量缩短处理时间。(4)规范护理流程: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拟定麻醉治疗方法,在执行前做好交流沟通。规范护理流程可帮助提升医护协同管理模式推行。

1.3 观察指标

1.3.1应激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散射浊度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1.3.2术后康复 比较两组术后PA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食物耐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苏醒期躁动情况,躁动评分标准[4]:3分:有明显肢体躁动,挣扎十分强烈,需多人联合制止;2分:出现肢体躁动,有拔去导管等行为,需要护理人员制止;1分:在吸痰等操作时有躁动倾向,经安慰后可改善;0分:无躁动行为。

1.3.3负性情绪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5]。分值越高表明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

1.3.4舒适度评分 采用Kolcabal舒适度量表[6]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等5个维度,共28个条目,分值越高表明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的比较,表1

组别例数肾上腺素(pmol/L)手术前手术后去甲肾上腺素(pmol/L)手术前手术后C反应蛋白(ng/L)手术前手术后对照组9052.62±5.94168.31±17.89140.41±19.25170.39±26.575.84±1.5294.32±15.69观察组9052.21±5.98102.35±14.95139.68±18.85150.54±22.355.95±1.5055.21±9.85t值0.4626.840.265.420.4920.03P值0.650.000.800.000.630.00

2.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的比较,表2

组别例数PACU滞留时间(min)拔管时间(min)苏醒时间(min)食物耐受时间(d)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9082.4±10.734.5±9.672.3±15.14.4±1.13.9±1.29.8±2.1观察组9051.2±10.324.2±8.544.9±10.82.6±0.52.2±0.56.6±1.2t值19.937.6214.0014.1312.4112.55P值0.000.000.000.000.000.00

2.3 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比较 n(%)

注:χ2=12.70,P<0.05

2.4 两组术前、术后SDS、SAS评分的比较,表4

表4 两组术前、术后SDS、SAS评分的比较 (分,

2.5 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评分的比较,表5

表5 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评分的比较 (分,

3 讨论

全身麻醉在外科手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麻醉后的患者在苏醒后可因麻醉药物的残留出现肺通气功能下降、呼吸道梗阻、呼吸不畅等不良反应[7,8]。手术结束后,麻醉作用逐渐消失,拔管、吸痰等操作可引发机体出现强烈的心血管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重点预防可能发生的应激反应和苏醒期躁动[9,10]。患者在拔管期间需要接受适当的护理干预,以减轻可能因拔管而发生的应激反应[11]。患者本身的保护性反射已逐渐减弱,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本研究采用医护协同护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以探讨对患者应激水平、苏醒期躁动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应激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其原因:在医护协同护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下,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更为密切,同时采用相应的保温措施可有效减轻交感神经兴奋,减少术后的应激反应[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PA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食物耐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1)在医护协同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于指导患者实践过程中既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服务,又提高了患者的主观积极性。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监督和鼓励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与王鹤仙[1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在医护协同护理管理模式下,麻醉医生和护士相互配合,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治疗和护理更加规范,因此观察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1)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而联合协同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疾病信息了解得更加全面,与患者建立了密切的沟通,可大幅度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患者的躁动反应和SAS、SDS评分。(2)全麻手术后引流管、监护仪等可带来不适感,护理人员密切监测引流管的状态,确保引流管和各路管道的通畅,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对全麻患者实施医护协同护理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手术应激反应,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提升患者舒适度,是一种优质的联合护理措施。

猜你喜欢

躁动医护苏醒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植物人也能苏醒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