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专题研讨综述
2020-04-06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2020年11月29日,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全省各市(含定州、辛集)教科所(教研室)、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的主要负责人围绕所在地市2020年的教研工作情况做了总结性发言及专题研讨发言。
一、有序组织开展“空中课堂”教学工作
2020年新春,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各个中小学校开始重新定位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既为学生推送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一)制定“空中课堂”教学措施
承德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按照承德市教育局的决定,与广通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河北广电网络承德有限公司合作,免费开通有限电视直播频道,保障了“空中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
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按照保定市教育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下发相关指导文件,指导各单位和部门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线上教学”调研;做好中小学线上教学示范课、录播课和在线教研的遴选征集、审核上报工作;开展在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摸底调查,成立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
邢台市教育局普通教育教学教研室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主要实施市教研员包县措施,并要求县区教研员包校,坚持每天搜集基层反馈的教学问题,同时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开展网络教研。
(二)创新工作模式,推动网络研修
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指导全市教师短时间内掌握钉钉、腾讯课堂、希沃、瞩目等网络平台的操作方法;结合在线教学的特点指导学校制定教学计划,严控学生网课时间,落实“两操一课”;开设心理健康课;组织云教研及网络集体备课。
承德市中学教研室利用“互联网+教育”探索教研方式变革,除了依托承德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环境提高教研效率和质量外,还搭建了承德市中学网络教研平台。
秦皇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充分利用网络教研资源,集体策划组织了“疫中情——讲好抗疫故事”的主题教研活动。同时,针对有些学科线上教学的有效性、技术性等问题组织了专门的网络研讨交流活动,如数学学科举行的“全市高中数学GeoGebra软件辅助教学研讨活动”等。
二、健全教研机构与制度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区域内完善的教研机构与制度建设是提高区域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必要保证。建立新型教研方式,既可以推进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组织方式、发展模式的转型,又可以大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提高专兼职教研员的工作能力
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选拔、聘任、培训了120名沧州市兼职教研员,完善了专兼职教研员为主体的教科研队伍。与此同时,还实施了第二轮“沧州市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五·三·一工程”,培养了500名“教坛新秀”,300名“学科带头人”和100名“教学名师”。
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在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定,优中选优,确定聘任基础教育各学科及学前教育、特殊教育254名一线教师为廊坊市中小学兼职教研员。同时,为提升专兼职教研员业务水平,特组织相关人员赴四川师范大学学习。
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遵循“源于一线,走入一线,服务一线,指导一线”的原则,“动态进出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加强激励和补充意识”的要求,“夯实基础、对标发达”的目标,组建雄安新区兼职教研员制度,扎实推进雄安新区教研工作的开展。
(二)增加教师研修力度
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信息技术与教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方向,利用腾讯QQ、沪江Cctalk“沧州网络研修会客厅”等网络平台举办了200多期的“每周话题”研讨和教材培训、专题讲座、课例研讨、成果分享等形式多样的教师主题研修活动,实现了教科研工作模式的创新和转变。
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邀请省内外专家对高中学段教师进行培训,并组织中小学三科部编教材网络培训,协助教师发展中心开展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组织中小学各科优质课、课后说课、学科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加强中心教研组及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辐射和引领作用。
(三)组织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承德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为提高教育质量,制定了《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活动,并制订“承德市中小学全员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主要以任课教师、教学中层管理人员与校级领导为主。
秦皇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市总工会、市人力資源与社会保障局举办了“全市普通高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配合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发起的部分学科评比活动,组织对应学科的青年教师开展全市评比;组织全市基础教育所有学段、所有学科的2020年“一师一优课”网上晒课和市级评选活动。
三、提高高考备考质量
当前,伴随着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教育也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考试,需要学校将提高高考备考质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观、质量关,又要从多学科、宽领域开展创新实践。
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开展高考试题研究和高中命题研究,召开3次考试质量分析会,并针对学校学科管理、学科备课与教学等问题提出复习备考建议。此外,各学科开展市级学科研讨活动共20余次,开展新教材培训共20余次,对全市高中5个学科150多节优质课进行评选。
承德市中学教研室稳步推进,深化初高中课程改革;加强备考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一,针对选课走班、生涯规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管理变革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交流与研讨,明确高考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新挑战,及时制定应对策略。第二,研究和总结高考命题思路,召开普通高中高考备考会。第三,落实集体备课,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的研究。第四,实施质量监控,突出常态与过程的管理。第五,完善质量检测体系。
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开展“高三管理教研”活动,各县教育局主管副局长、高中校长、副校长、教学和年级主管参与研讨,从管理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分享优秀的管理成果,整体把握高三教研方向;开展“高考目标引领研讨会”,制定科学的高考目标;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各高中学校年级组长、教师参加交流,深入探讨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四、加强课题管理,开展课题研究
加强学校的课题管理,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可以有效促进课题研究的开展,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同时,课题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解决教学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落实“科研兴校”的战略。
承德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继续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促进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变。自开展市级“小课题”科研活动以来,广大一线教师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关心的课题展开研究,探索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
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建了对课题研究进行全程引领的“专家库”,探索出课题论证、审批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推动、结题验收、成果推广的专家全程引领工作机制,并组织大型课题培训10余次,参加培训教师超过2000余人。
秦皇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成果品质,扩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辐射范围,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以及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与应用,在各县区甄选的基础上,结合县区实际,分县区陆续组织开展了全市教育科研精品课题成果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