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成语读写辨误(七)

2020-04-06嘉行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联合式毒虫人高马大

嘉行

不要惹“事”生非

成语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的。了解成语固定的结构形式,对于我们正确运用成语和不写错别字有很大的帮助。成语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单讲联合式,联合式就是成语前两个字组成的词组和后两个字组成的词组是并列关系。如“人高马大”“铜墙铁壁”“惹是生非”等。这里的“人高”和“马大”、“铜墙”和“铁壁”、“惹是”和“生非”都是并列关系。在并列关系中,“人高马大”是主谓式并列关系,“铜墙铁壁”是偏正式并列关系,“惹是生非”是动宾式并列关系。在动宾式并列关系中,两个宾语可以是同一类的事物,也可以是相反的事物。比如“攀龙附凤”里的“龙”和“凤”就是同一类的;“惹是生非”里的“是”和“非”意思相反。

我们在运用成语时,因为这类知识储备不足,将成语写错的不在少数。《人民日报》(海外版)有篇《侨领遇害说明了什么》的文章,文章里有两句话。“华人自求多福、不想惹事生非的心态,某种程度上给作恶者以可乘之机。”“‘安分守己,不想惹事生非,这当然不能说是什么毛病,这是长期以来侨民在异国他乡,克服人生地疏、语言不通之不利,得以白手起家的生存之道。”两句话里都将“惹是生非”误写为“惹事生非”了。作者将“惹是生非”误写为“惹事生非”,可能因為“惹事”也是一个词,并常用。但还应该知道,“惹是生非”是招惹是非的意思。知道了成语“惹是生非”的意思,又知道了它的结构形式,就不会写错了。

谁说“鼓”能惑人心

成语“蛊惑人心”,语出《元史·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蛊”,古代传说中一种由人工培育的毒虫。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让它们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叫蛊,可以用来害人。

“蛊惑人心”往往误写为“鼓惑人心”。请看下面一个例子:“不错,嘉靖皇帝死后,隆庆上台之初,也曾猛砍一斧头,将‘方士付法司论罪,以示拨乱反正。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他不再崇奉动辄以炼丹术鼓惑人心,取悦皇帝的道教。”(见《中华读书报》文《厚诬乎?粉饰乎?〈张居正〉引发文史之争》)

“蛊”是会意字,上从“虫”,下从“皿”,像把毒虫放在器皿里。“蛊惑”,用蛊使人受毒害而迷惑。“蛊惑人心”,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鼓惑”有煽动、迷惑的意思,但在程度上没有“蛊惑”重。按字面说,“蛊惑人心”是“用蛊来迷惑人心”的意思。写成“鼓惑人心”是错误的,“鼓”是一种乐器,可以激励士气、鼓舞人心,怎么能“迷惑人心”呢?

猜你喜欢

联合式毒虫人高马大
我教小“徒弟”
对付毒虫咬伤有良药
“熊大”轶事
毒虫回忆录
《颜氏家训》复合词中词和词组两存状况浅析
《颜氏家训》联合式复合词构词类型初探
联合式木材干燥窑的应用与展望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社区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