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雅高逸,心融神会

2020-04-06李文进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错字篆书笔法

李文进

李文进(以下简称李):张先生你好,我们认识并彼此了解已经很多年了。每次见到你,就想到你的篆书作品。今天很高兴看到你的新作,它带给我的气息令人振奋,视觉冲击力很强,总有要为你的书法发表一点我的心得体会的冲动,这是因为看到你在篆书笔法的创新上有了显著的成果,衷心地为你感到高兴。这显然是经过长期思考后的结果,我为此很感兴趣,请你谈一谈你的创体会。

张晓东(以下简称张):创新谈不上,还只是一点有意义的探索。比如我对一些相关书体的用笔特征和墨汁、书写材料上有些思考。尤其是最近两年特意在我的篆书用笔上结合一些隶书的元素,又比如融入一点金农的漆书浓墨刷字的味道;在纸张选择上,有时候用白云龙纸,它那种涩涩的感觉容易出效果;比如我在行笔出峰的时候喜欢向左稍斜一点出峰,还有一些尖的笔锋。加入一些这种感性东西,味道就不一样。

李:这样的用笔,写出来的篆书气息生动,别有韵味。张怀瓘在《论用笔十法》中说:“迟涩飞动谓勒锋磔笔,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得法。”我在你的篆书新作中看到了严谨的结构中有飞动的感觉,这种感觉赋予了篆书的生命之美。

张:书法的美,只有参与书法实践的人才能“体味”到。线条中蕴含的力量是书法美的基础,线条的质感要反映鲜活生命的律动。

李:这种味道通过逆峰用笔出来的质感,和一些具有开创性的篆书大家相比,你在用笔上的处理突破了传统范式,可以说,前无古人。你已经形成了个人独特的书法风格并且又能被广泛接受。能谈谈你对篆书用笔上的新的体会吗?

张:篆书之祖是蝌蚪书,元代篆刻家文字学家吾丘衍说:“蝌蚪书为字之祖。上古无笔,以竹莛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我通过观察后,发现这种用笔在今天的宣紙上书写肯定没有这种效果,我便开始尝试一种头粗尾细、形似蝌蚪书味道的用笔,但又肯定看不出痕迹,前面我说过,我又借鉴了金农的漆书刷字的味道。这样就有意思多了。

李:在我看来,你对笔法所做的改进给人的感觉却是全新的。这种改变的结果通过作品展现了外刚内柔之美,给人以情景交融的之美,颇有诗的味道。篆字在你的笔下犹如一道风景,你在创作中融入情感后便有了画面的效果。正如朱光潜在《诗论》中所提到的那样,即“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你能否谈谈这种改变对你意味着什么?

张:书贵有神气,要求书法作品透着精气神,就需要书法家静修内功,还要在书写工具和笔法上有所改进。我在对笔法进行改进的同时并没有对单字结构进行重新的解构,依然保持金文严谨又灵动的面貌。但为什么我单在用笔上有了这一点点小的改变后获得业界更多的认可和关注呢?这意味着我的合理尝试得到了一种鼓励,并且我的学生也在研究这种新的笔法。

李:人们一直认为草书最能体现书法的魅力。最近见过你创作的一些草书,基本上都是用你的篆书笔法写的,有的很有《平复帖》的味道。你一直对篆书情有独钟,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讲,如何提高线条质量,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张:我一直认为,学习书法,先从篆书入手,是练习线条的不二法门。顺便延展地说,篆书的品种很全的,用笔也大同小异,如在大篆、小篆这样一个大的体系中,你会发现大篆里包括金文、石鼓文、古玺印文、镜铭、青铜剑的错金文字,又如秦诏版、瓦当、砖铭、楚简等。写好这些风格,你需要去体会不同的用笔技巧。小篆里有李斯、李阳冰等及明清流派。这些虽然用笔强调中锋,但也有细微的要求和变化,当你仔细去心摹手追后,线质自然会提高。

李:吾丘衍在《论篆书》一文中提到,“凡习篆,《说文》为根本。能通《说文》,则写不差。”因此,我通过对你篆书作品的长期关注,发现你在创作选字时,几乎没有错字。如邓石如、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他们在文字使用上还有些争论的地方。举例来说,邓石如的《四箴四条屏》中的“应”“辱”“战”的写法有误;齐白石八十九岁书“海为龙世界”的“龙”字结字很独特,但写法是不对的;吴昌硕《篆书渊深树古五言联》里的“识”字写法也有出入等(网络上都能找到,就不展示)。从这一点上看,足见你在文字学上下的功夫很深。

张:是的,后来有人评价邓石如、吴昌硕的篆书,他们的作品里几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错字”,因为他们对文字考据学还不是那么严谨。如文字学家的王福庵、吴大澂,他们的篆书作品里几乎可以说没有错字。因为他们都是熟读《说文解字》,对篆书文字的源流和构造了如掌心。

李:你说的是。邓石如是跟着当时的嘉庆朝中一个幕僚曹文植入京师,有点拜师学艺的感觉,对文字学如《说文解字》开始有些研究,可以说,在篆刻和篆书上虽不属于那种学术型的书法篆刻家,但确实是独立门派的大家。邓石如是一位有风骨之人,颇有徽人气节,后来不忍朝廷腐败,不愿与其共舞,便重返家乡安庆怀宁,终以一介布衣身份立足于书法史。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发现其作品中存在一些错字或有争议的篆法,你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

张:因邓石如结识朝中一批懂文字学的幕僚后,错字也少一些。书法作品开始有官宦家庭和有识之士收藏,从此奠定他的书法地位。所以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邓石如,我说,他们都是篆书届的领袖人物(开宗立派),但他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大家,在篆书风格上是开创性的领军人物。书法界对“错字”的容忍度也要看一个人的历史背景,但这并不等于默认这种现象合理。

李:邓开创性的一点就是突破了篆书纯粹中锋用笔的写法,有提按动作、有侧峰出峰的飞白效果,这种书写上融入的感性色彩是王福庵、吴大澂这些深谙文字学的大家们所忌讳的东西。你对此有何评价?

张:这种感性的用笔最大的好处是增添了篆书的活力,为当代篆书笔法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思考,包括吴昌硕,他的书写动作经常也是逆锋平出,这是隶书的一种用笔方法。

李:像吴昌硕这种逆峰用笔的好处就是能增加用笔的一种阻力感,这种阻力感增加了线条的质感,使其更加厚重,有力透纸背的效果。你对这种笔法有哪些方面的体会?

张:我认为一是增加阻力,使篆书线条不至于平庸。这种用笔的感觉就像农民犁地一样,因为犁地的时候他的动作是这样的(手势、犁尖的角度向下倾斜大约45度),这样写字的时候就不会有滑笔的动作,而且使线条有入木三分的味道,如果你顺势拖着笔走,线条就没有味道。

李:我看你的篆书用笔很有甲骨刀刻的味道,又不是甲骨文,是钟鼎文、散氏盘铭文,又不是散氏盘文字,而是多种篆书字体和书写技巧融汇的新元素。这是我关注你的一个主要动力。因为现在专家专得太单一了,在整个篆书大体系里你的篆书是全面发展的,不是一种简单的篆书体。你在创作时如何组合篆书文字以及调整笔法的?

张:我在创作的时候会根据字形的情况变形,比如人家要求写金文,但金文里没有这个字,我脑海里立刻就呈现出以小篆文字变为金文的味道出来,再用新的理解后的笔法写出来。这是篆书创作中普遍遇到的一个文字使用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将小篆或大篆文字根据需要加工变体,但需符合六书的原理即可。我创作的成都杜甫草堂刻碑的那幅篆书,那首诗的题目很长,我都用篆书题写,包括落款也用小篆写的,但大篆的气息更浓。

李:卜希阳先生对文字考据学很有研究,篆书写得很好,卜教授很高兴,见到你的作品集如见故人,給予很高的评价,对一些作品是连连点头。请你谈谈你在篆书创作中遇到篆字里没有的字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另外,崔志强先生也是非常赏识你的作品。我们看崔先生在篆刻上追的是流行印风,但他要求学生在临摹书法上一定要和原帖接近,越像越好。但入古出新的道路很漫长,你对古典和时风的评价是怎样的?你个人偏于古典还是流行?

张:我曾给同学写贺寿联时,在写到篆书里的“寿”字,都是高度体现文字学里的东西(常用的篆书“寿”字写法就很多),不懂文字学的人释不出来。我写这幅字用了很长时间,一遍一遍的自我否定之后才写成这幅字的。因为我现在不像在审计署工作时那样,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后,做的是跟我爱好对口的工作,更有时间和条件来研究书法,更有时间写好书法。所以在书法创新上才敢有一点点研究和尝试,完全跟我现在做这个专业的工作有直接关系,这和过去业余爱好就不一样,至于风格,我还是偏向于古意盎然又有时代感的东西。

李:特别提到一点的是,你的有些作品中有大量的错金文字的风格,错金文字有装饰性很强、线条细等特点。请你谈一谈篆体书的美学价值表现在何处。

张:我在一篇评论文章当中提到了篆书的意义,篆书的意义主要是它的装饰性强、美化的功用,一种很实用的理念在里头,比如,从汉代到唐代的墓碑碑额用篆书文字,是为了增加它的美观。我们奥运会的标志,用篆书的形式和元素来表达就很有中国特色。如今在商业领域使用篆书元素的地方越来越多。

李:篆书存在至今的意义之一恐怕是因它的装饰美。现代的很多logo的设计都在大量使用篆书。你认为篆书实用美学价值体现在哪里呢?

张:它的装饰性演化到一种极致就出现了鸟虫篆、叠篆等更具有装饰味道的文字。这两种字体直接用来做现代装饰设计就很别致。它能唤醒人们对古文字的热爱和感性认知力,有利于古文字的传承。

李:看到你的篆书,我想到了吴昌硕,作为篆书大师,他一生就只是把石鼓文风格的篆书写到极致,写出了自己的风格,你在所有篆书领域都有融会贯通之处,已经处于从奠定个人风格到逐渐自我完善的阶段。你有没有想过,将来篆书这一领域会越来越多地被人认可和临摹呢?

张:实际上我的研究生已经在临摹我的篆字,他们现在直接的感觉是,在对笔法上的掌握还存在一定难度,这给我一个直接的印证和提醒,需要我有系统地对这套笔法做出可操作性的解读。这也是自我检验和完善的过程吧。

李:很高兴看到你在篆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如今再次拜读你的篆书作品后,和其他篆书大家相比,我觉得你的篆书气息更古一些,看得出,你在篆书上所下的功夫很深,并且正在形成个人风格的同时又把这种笔法运用到行草书和隶书领域,可以肯定地说,你的篆书给当代书坛带来的将是一种新气象。我很有信心地看到这一天的到来。欣感之余,我特意为你作《读张晓东先生篆书有感》助兴:

问道承师悟法书, 修为炼达且闲舒。

驱除“四气”生奇志,篆势如虹若广虚。

猜你喜欢

错字篆书笔法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品读
小小纠错王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论笔法势的作用
错字惹祸
错字在身边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错字消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