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养蜂技术员的日子》之(四)
——虎林县养蜂生产座谈会纪要
2020-04-06杨玉华
杨玉华
(黑龙江省虎林市绿都蜂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虎林 158400)
(续上期)
1980 年10 月10-11 日召开的“虎林县养蜂生产座谈会”,是虎林县养蜂生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对当时虎林县养蜂生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宣传这次会议精神,我把会议纪要打印200 份,分发给各公社、生产队和大大小小的蜂场。让广大蜂农和社队干部尽早明确我县发展养蜂生产的方向从而激发全县养蜂生产的动力。本文将座谈会的纪要叙述如下。
虎林县养蜂生产座谈会纪要
1980 年10 月10-11 日,县革委召开了“全县养蜂生产座谈会”。县革委副主任杨玉生、县委农工部部长姜福恩、农业科科长刘德新等领导参加了会议。来自县内国有蜂场、集体蜂场和个体养蜂户的代表以及部分生产建设兵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县供销社、外贸、林业、农行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共有27 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农业科副科长于信生主持。
会上传达学习了省政府办公厅(1980)85 号关于将我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的文件;听取了县革委副主任杨玉生关于《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养蜂生产大发展》 的讲话;还听取了县委农工部关于《虎林县养蜂生产发展规划》 的意见;总结交流了一年来,我县养蜂生产的发展情况以及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和大包干的经验;讨论了今后几年我县东北黑蜂换种工作的技术方案。
会议期间,通过认真学习和广泛交流,与会同志感受到虎林县要大力发展养蜂生产的强劲东风,一致表示要努力提高科学养蜂的水平,适应我县养蜂生产大发展的需要。与会人员在认真总结全县养蜂生产的经验教训之后,一致反映我县养蜂生产目前存在3个薄弱环节:
(1) 政策不实,队伍不稳。全县现有30多个国有和集体养蜂场,大多缺乏长远规划,忽视基本建设。少数生产队的蜂场领导不重视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养蜂员报酬不合理。一些社队还随意改变制定的合同,使养蜂员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2) 靠天养蜂,管理粗放。养蜂生产技术性、季节性都很强。然而,有的养蜂员仍旧采用传统干法,靠天养蜂,饲养管理水平和放养技术都很落后,造成单产不高、收入不稳,挫伤了社队发展养蜂生产的积极性。
(3) 资源利用率差,发展不平衡。我县的蜜源丰富,发展养蜂生产条件优越。但是蜂群发展很不平衡,山区养蜂较多,平原地区的社队养蜂较少。社队办的集体蜂场只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15%,绝大部分社队还是空白。一些蜜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至今养蜂迟迟发展不起来,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一年来,很多社队解放思想,扬长避短,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经验,调动了养蜂员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养蜂生产的发展。一是定产:这种形式就是“三定一奖”。三定是定蜂群、定产值、定费用;一奖是超产有奖或超产分成。完不成产值扣罚养蜂员的工分或工资的10%左右。二是分成:就是把养蜂生产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均按四、六或者三、七比例分成,集体得大头,养蜂员得小头。三是大包干:就是一包到底。养蜂单位把蜂群和生产用具登记造册,交给养蜂员管理,并确定每群蜂的上缴利润。其余部分全部归养蜂员所有,费用也全部由养蜂员个人负担,上缴利润多少由养蜂单位和养蜂员共同协商确定。
在生产实践中,社队干部和养蜂员也总结了落实生产责任制和大包干的4 点好处:一是利于领导,方便管理。实行生产责任制或者大包干以后,任务明确,养蜂员把生产成果放在心上,很多问题都可以自行处理和解决。特别是签定了书面合同,双方互守信誉,避免了过去那种遇事找干部,干部不愿管,养蜂员干着急的局面。现在是领导放心,养蜂员安心。二是有利于调动养蜂员的生产积极性。由于责任明确,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养蜂员干劲倍增。以场为家,不怕吃苦,精心管理,增收节支,集体和个人双双获利。三是歉年不歉,收入稳定。养蜂生产受蜜源植物流蜜和天气的影响,有丰有歉。实行生产责任制和大包干之后,养蜂员自己就可以根据蜜源情况实行转地饲养,追花夺蜜。使歉年不亏损,丰年夺高产,收入基本稳定。四是减少了蜂产品外流。由于实行产量与个人利益挂勾,外流蜂蜜养蜂员就少得收入。所以,控制了蜂产品随便送人和外流的现象。
为了尽快使全县养蜂单位更好地解决养蜂员的报酬问题。会议就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有关生产发展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是每名养蜂员饲养的蜂群数量在25~30 群为宜,一名熟练的养蜂员带一名助手,放养50~60 群。二是定产形式可根据大小年蜂群的平均产值确定,每群蜂120~150元。大包干形式,每群蜂的上缴利润在40~60 元。三是国有蜂场的养蜂员应由单位负责取暖费、医疗费、劳动保护和福利费,上缴的产值可略高一点。集体蜂场的养蜂员应与社员的福利待遇相同。四是蜂场落实生产责任制,以蜂群春季排泄后定群作为生产承包期的开始。蜂群的群势要求入窖达到6 框蜂以上,出窖蜂群保证4 框蜂以上。五是如果蜂场以扩大饲养规模为主,养蜂员当年的分蜂群可以作价顶产值上缴。但蜂群一定要达到群势标准。六是生产责任制的形式由养蜂单位和养蜂员共同商定。要签定详细的书面合同书,上报县养蜂管理站备案。
为了切实贯彻省政府将我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的决定,参会人员还认真讨论了《虎林县普及东北黑蜂的技术方案》 和《虎林县养蜂生产发展规划》。根据全县养蜂生产的10 年发展规划,预计到1985 年全县养蜂数量要达到1.5 万群;1990 年要达到2 万群。会议认为要完成上述规划,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领导,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最近,县委在农业科配备了一名主管养蜂的副科长,并成立了养蜂管理站。这个站要从组织上、技术上加强养蜂生产的管理,搞好养蜂技术培训,安排好放蜂场地和东北黑蜂换种工作。要切实担负起搞好生产经验交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深入基层巡回指导,编印不定期的养蜂简报,推广经验,表彰先进,促进养蜂生产均衡发展的任务。还要承担起组织养蜂员技术考核,为蜂农签发养蜂工作证等工作。
(2) 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养蜂生产技术性和季节性都很强,各养蜂社队可根据本地情况,解决好合理报酬问题。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生产责任制或者大包干制度,发挥养蜂员的一技之长,体现党的按劳分配政策,促进社队养蜂生产的迅速发展。
(3)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鼓励集体、个人发展养蜂。凡是有条件的社队和单位,都可以大力发展养蜂。实行国有、集体、个人并举。巩固提高现有蜂场的生产能力,积极组织从外地调进蜂群,多建新蜂场,增加饲养量。到1985 年,全县50%的社队都要办起养蜂场。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养蜂,家庭养蜂的数量不受限制。
(4) 搞好东北黑蜂普及工作。各社队蜂场和养蜂单位要在农业科的统一指导下,搞好东北黑蜂换种工作。积极筹建县种蜂场,为全县实现良种化服务。明年要在虎头以北地区进行东北黑蜂换种,1983 年底全县要基本上完成换种工作。
(5) 保护蜜源植物,保持生态平衡。我县蜜源植物种类繁多,要尽快搞好森林蜜源资源调查。适当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给养蜂生产的发展创造条件。
(6) 要抓住安全越冬、病虫害防治、蜂种改良、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全面提高蜂群质量,建设高产稳产蜂群。以蜜为主,狠抓分蜂,在生产发展上要创造出一个高速度。
(7) 供销社、外贸、林业、银行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农业部门发展养蜂生产的各项举措,帮助社队解决养蜂生产发展中的困难。搞好蜂产品收购、外调、物资供应和养蜂贷款的发放,促进全县养蜂生产的大发展,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
当年这份会议纪要,还分别抄送了省农业局、牡丹江地区行署农业局,引起了省内主管养蜂领导的重视,为当时指导农村发展养蜂生产,进一步落实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未完待续)